首页 理论教育 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

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

时间:2022-02-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战略的眼光来看,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的确是一项比接受知识更为重要的任务。一般从孩子进入初中阶段开始,家长就应着手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进入高中就要要求孩子能独立自主地安排自学计划,并且能够按照一定的自学习惯和方法完成计划。在自学过程中,自我检测、自我评价的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发现孩子自学潜力不错的时候,要尽快制定一个阶段性总体目标,让孩子有追求的方向,这会使孩子产生强烈的兴趣和动力。

2.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

《学会生存》一书的作者埃德·富尔曾精辟地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从战略的眼光来看,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的确是一项比接受知识更为重要的任务。

大数学家华罗庚对自学的必要性说得更加深刻:“一、在人的一生中,在校学习是短暂的,自学是经常的;二、在学习中,总是没有老师的时候多,有老师的时候少;三、在工作中,书上能够翻到、能够直接用的东西比较少,而通过自己想出来、创造出来的东西比较多。”

那么,自学的习惯和方法从何时培养呢?从大量的实践经验来看,中学时代就应该解决好这个问题。一般从孩子进入初中阶段开始,家长就应着手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进入高中就要要求孩子能独立自主地安排自学计划,并且能够按照一定的自学习惯和方法完成计划。这样做,对于孩子顺利地完成中学、大学学业,乃至一生的发展都有着深远的、特殊的意义。

有个教授曾经把预习做了个很形象的比喻。他说,一个人在陌生的大城市旅游,如果他一开始就穿插于各大街小巷,他可能永远也分不清东南西北,走不出这个城市。相反,如果在游览之前,他仔细地查看了本市的旅游交通团,那么在游览时,他对自己任何时候所处的位置都一清二楚。预习的作用就是这样,它可使学习者对所要学习的对象有一个整体概貌,不至于让他迷失其间。

不少中学生和家长往往只重视作业,而忽视了课前预习。每每要到老师讲课时在课堂上听个新鲜。其实,预习才能反映出孩子学习的主动性,因此,家长应培养子女在新课之前及时对有关内容超前感知、记忆和思维。这样,孩子上课的时候就不至于只是听热闹,而可以心中有数地听门道了。

在自学过程中,自我检测、自我评价的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到底自学成果如何,方法和时间的安排对不对,都要通过检测才能得出结论。如果说小学生这种能力尚欠佳的话,那么中学生就应该逐步学会利用这种手段来随时对自己的学习予以检测。检测并不是目的,它是为了测定应该掌握的学习内容掌握得如何。检测过程中难免会发现错误和不足,这就给学生提供了相当重要的该在哪些地方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补偿它们的依据。所以,家长一定要引导孩子学会在检测评价中“珍视错误”,也就是说,错误的出现教训了自己,从而也可以使自己在学习中消灭错误,不断提高。

家长或老师必须有能力判断孩子是否具备超前学习的能力或潜力。判断的标准有三点:第一是以前的基础是否扎实,如果连以前学的基础尚不扎实,何来能力去自学后面的课程。第二是对新事物的兴趣,一般对新事物不感兴趣的孩子,不大可能自觉进行超前学习,只有那些对新事物有强烈兴趣的人才具备强大自学潜力。第三是对目标有强烈追求欲望,有一种孩子具备超前学习的强大精神动力,这动力会转变为一种实际的物质力量。

自学能力必须从小开始培养,以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生活中让孩子自己独立解决各种问题,读书方面让孩子自己把以前不懂的地方弄懂和养成预习功课的习惯,这是培养孩子自学能力的关键。

发现孩子自学潜力不错的时候,要尽快制定一个阶段性总体目标,让孩子有追求的方向,这会使孩子产生强烈的兴趣和动力。要把总体目标分成一个个切实可行的小目标,制成详细时间表,让孩子在一步步完成的过程中尝到成功的喜悦,并从自己的胜利成果中取得进一步学习的动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