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英雄失意泪潸潸

英雄失意泪潸潸

时间:2022-02-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赏心亭为建康城楼。《景定建康志》载:“赏心亭在下水门城楼上,下临秦淮,尽观赏之胜。”英雄失意泪潸潸。三国许汜缺少大志,只顾买房置地,遭到刘备斥责。动作幅度之大,正表明词人内心情感变化的剧烈。“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这不是多情善感的弱者之泪,而是有志难酬的英雄之泪。词人那种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极度孤独感,与上片结句“无人会、登临意”的无奈感遥相呼应,展现

英雄失意泪潸潸——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鉴赏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被选入人教社高中课标本《语文》必修四。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辛弃疾这首词的写作时间,邓广铭《稼轩词编年笺注》厘定于淳熙元年(1174),理由是:词作“充满牢骚愤激之气,且有‘树犹如此’语,疑非首次官建康时作。盖当南归之初自身之前途功业如何,尚难测度;嗣后仍复沉滞下僚,满腹经纶,迄无所用,迨重至建康,登高眺远,胸中积郁乃不能不以一吐为快矣。”(《稼轩词编年笺注》增订本第35页)是年,作者应江东安抚使叶衡之聘,在建康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赏心亭为建康城楼。《景定建康志》载:“赏心亭在下水门城楼上,下临秦淮,尽观赏之胜。”淳熙元年秋的一天,作者登上赏心亭,眺望祖国壮丽河山,有感难酬报国之志,激情难抑,唏嘘不已,写下了这首感人肺腑的千古名作。英雄失意泪潸潸。作为辛词代表作之一,词作显示了一位失意英雄的满腹悲愤,表现出高度的艺术技巧。

一、移情景物:浩渺壮阔的江山,激起英雄郁积已久的悲愤

陈洵《海绡说词》谓此词写景“纯用倒卷之笔”。秋日景致,从寥廓江天中见,“玉簪螺髻”从“遥岑远目”中见,“江南游子”从“落日”“断鸿”中见,显示了绘景寓情、移情于景的高度技巧。

上阕开头以无际楚天与滚滚大江作背景,境界阔大,触发了家国之恨和乡关之思。起句破空而来,写出了天高水长、浩渺寥廓的无边秋色。“楚天”,紧扣登临地点;“清秋”,点出登临时间。楚天千里,江流浩荡,境界壮阔,气势雄浑,词人目光随着滚滚长江流向遥远的天际。无边的秋色,空寂苍凉,东去的长江,渺茫壮阔,这种壮美的景象,最容易触发词人的悲怆情绪。开头两句写眼前之景,已经营造出一种使人热血沸腾慷慨悲歌的氛围,对下文写深沉的感喟起了有力的映衬作用。

接着作者写纵目远眺之景。以“玉簪螺髻”比喻山峰,既符合远眺的特点,也写出远山的秀丽。那千姿百态的山峰,有的苍翠高耸如美人玉簪,有的层层叠叠如美人发髻,江山的壮阔秀丽,激起了词人对祖国的无限深情,也触发了词人郁积已久的悲情。这种悲情是对中原沦陷、南宋小朝廷不思恢复的“愁”和“恨”。作者采用移情手法,不言自己的愁和恨,而说远山“献愁供恨”,把自己忧国忧民的感情投射于客观景物之中,语多一层曲折,情多一份含蓄。

“落日楼头”以下数句,表现词人的家国之悲。落日余晖映照楼头,失群孤雁哀鸣阵阵,日暮景象渲染了一种苍茫悲凉的气氛,衬托出词人的孤寂悲苦。诗歌表现的是“清秋”实景,但是,那落日残照不啻是危机四伏的南宋王朝的象征,那失落孤雁又恰恰是词人自身的写照。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江南游子”的万千愁绪在暮秋景物之中表现得十分自然。

其时,宋金以淮水为界。赏心亭纵目远眺:北望江淮前线,效力无由,远眺中原失地,光复无日;南望则山河虽好,仅存半壁,朝廷主和,志士不在其位,英雄无奈多情。以上种种,正是“江南游子”“恨”之深者,“愁”之大者,壮美河山触发了英雄悲情。

二、寄情故事:贴切灵活的典故,抒写英雄抗金救国的志向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辛稼轩,词中之龙也。气魄极雄大,意境却极沉郁,不善学之,流入叫嚣一派。”辛词向以善用典故著称,通过古人古事婉曲抒写英雄之志,是此词又一显著特色。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张翰见齐王将败而辞归,辛弃疾却不因南宋面临危机而退隐,词作反用张翰向往家乡的鲈鱼菰菜一典,表达了耻于辞官归隐,一心报效国家的壮志雄心。“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三国许汜缺少大志,只顾买房置地,遭到刘备斥责。词作正用刘郎讥诮许汜胸无大志一典,表明词人为国忘私的广阔胸怀,也批判了那些苟且偷安、钻营私利的宵小之徒。“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东晋大将军桓温北伐,于途见昔年所种柳树已有十围之粗,不禁慨叹“树犹如此,人何以堪”。词人化用这一典故,自惜年华在无所作为中逝去,表现了怀才不遇蹉跎岁月的痛苦。

作者连用三个典故,读之不觉生涩,反而感到十分贴切自然。一则,这些典故皆为熟典而非僻典,用事不觉寄慨遥深。二则,这些典故准确传达出作者思想情绪,含蓄蕴藉发人深省。三则,三个典故写法不同,一用反问句,一用揣测句,一用感叹句,句式错综灵动变化。用三个典故褒贬四位历史人物,叹惜流年如水,壮志成灰,表白自己以天下为己任的抱负,为歇拍洒下英雄之泪作了强力铺垫。

刘后村在《辛稼轩集序》中称:“辛公文墨议论尤英伟磊落。乾道绍熙奏篇及所进《美芹十论》,上虞雍公(允文)《九议》,笔势浩荡,智略辐辏,有权书衡论之风。”然而当权者却认定“吴楚之脆弱不足以争衡于中原”,辛弃疾的主张一直未能被采用,“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鹧鸪天》词),词人常常被置于投闲置散的境地。尽管如此,“要挽银河仙浪,西北洗胡沙”(《水调歌头》词)之志不可改易。三个典故从不同侧面抒写了词人心志,然而其心志的具体内容又始终未曾明言,全靠读者联系时代特征和作者处境去领悟,不是“叫嚣一派”,而是耐人寻味,深得蕴蓄之法。

三、融情动作:刚劲有力的动作,表露英雄报国无门的心境

“裂竹之声,何尝不潜气内转。”(谭献《谭评词辨》)这是清代词评家对这首词的品评。“裂竹之声”主要指词作上下片结句抒情主人公感情炽烈的动作,“潜气内转”主要指这种刚劲有力的动作之中流露的心态。动作幅度之大,正表明词人内心情感变化的剧烈。

夕阳快要下沉,孤雁的声声哀鸣不时传到赏心亭上,引起作者对远在北方的故乡的思念,看到腰间佩带的宝刀,情不自禁地拍打着亭上栏杆,可是,谁能领会词人内心的悲愤?“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看吴钩,袒露词人盼望手持吴钩驰骋疆场报效祖国的信念,而一边走动,一边拍击栏杆这一典型动作,反映出词人内心的一种冲动。然而,“无人会、登临意”,词人的一腔报国之志却无人理解。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这一动作性极强的想象之句,直写英雄心境。沉滞下僚,满腹经纶,迄无所用,这种际遇令词人情不自禁热泪潸潸。这不是多情善感的弱者之泪,而是有志难酬的英雄之泪。“倩何人”,正标明无人可代为“唤取红巾翠袖”,只好独自哀伤自怜自惜。词人那种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极度孤独感,与上片结句“无人会、登临意”的无奈感遥相呼应,展现出有心报国无人识拔的英雄悲情。

辛弃疾是一位既有文才又有武略的慷慨激昂的英雄。与南宋不少爱国词人不同的是,“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鹧鸪天》),词人年轻时参加抗金义军,擒获叛徒,冲破重围,南奔朝廷。词人作此词之时,距当年生擒叛徒,冲破重围,献俘阙下的英雄壮举已届十二年之久。南归时表现出的慷慨英雄之气未消,当权者的冷遇只能令一心报国的志士扼腕长叹。登楼凭栏处,挥洒英雄泪,正反映出一位失意英雄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真实心态。

后人论稼轩此作:“岭头一片青山,可能埋没凌云气?遐方异域,当年滴尽英雄清泪。”(张野《水龙吟·酹辛稼轩墓》)全词借景物传恨,用典故达意,以动作写情,委婉曲折地道出失意英雄的内心悲愤。秋色无边,江山壮阔,吴钩看了,栏杆拍遍,胸怀大志,耻于归田,可谓壮哉!落日残照,断鸿声声,壮志成空,年华虚掷,无人识拔,泪洒高楼,又何其悲也!苍凉悲壮是这首词的主体风格,这种字里行间浸透着的“红巾翠袖”揾不干的忧国忧民的英雄之泪,代表着民族文化中最纯真美好的一种爱国情感。

(原载《中学语文教学》2007年第5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