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婴儿对母亲的依恋行为预示了孩子未来的延迟满足能力

婴儿对母亲的依恋行为预示了孩子未来的延迟满足能力

时间:2022-02-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于四五岁的孩子来说,待在“惊喜屋”里等待第二颗棉花糖显然是一种折磨。在最后看似永无止境的30秒内,同时也是孩子们最难熬的30秒,孩子的行为的确会预示其日后在棉花糖实验中的行为,这个验证虽不完善但也有依有据。具体来说,那些在“陌生情境”的最后30秒转移自己注意力的孩子,他们长到5岁时在棉花糖实验中也能通过更有效地转移注意力等待第二颗棉花糖。


婴儿对母亲的依恋行为预示了孩子未来的延迟满足能力


对于四五岁的孩子来说,待在“惊喜屋”里等待第二颗棉花糖显然是一种折磨。然而,在巴纳德幼儿中心的一个小屋子里,让一个18个月大的孩子单独与一个陌生人(这个陌生人是巴纳德学院的一位志愿者)共处一室,孩子的妈妈也离开了,地上只有一些玩具,这种状况对孩子来说应该更加折磨吧。婴幼儿与他最亲的看护人(通常是母亲)分离之后,他会抱着希望一直等着母亲回来,并不得不忍受这短暂的分别,这种情况会给孩子带来很大压力。1岁半的幼儿对与看护人的分离,已经出现了各种明显不同的反应——他们中有的会焦虑,有的会安心待着,也有的孩子会表现出矛盾的状态。通过孩子们在这个“分离与团聚”实验中的行为表现,我们可以管窥其生命早期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及应对技巧。


约翰·鲍尔比(John Bowlby)是一位非常有影响力的英国心理学家,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开始进行孩童早期依恋方面的研究,尤其是与看护人短暂分别后对孩童的影响(在战争时期这种紧张经历太常见了)。鲍尔比的学生——玛丽·安斯沃思(Mary Ainsworth)设计了“陌生情境”(Strange Situation),作为观察孩子与母亲之间依恋关系的一种方法。让母亲短暂地离开孩子随后又与孩子团聚,这种情境其实是在可控且较温和的条件下进行的,因为如果孩子在母亲离开后通过痛哭、绝望地敲打门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痛苦情绪,而这些痛苦的情绪不断扩大,变得不可控制的话,母亲可以立刻回来。



这个依恋实验被精心设计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自由活动阶段,母亲和孩子(以本杰明为例)单独待在实验的房间里,就像在家里一样玩耍5分钟。


第二阶段是分离阶段,学校负责人打电话让母亲走出房间,只留本杰明一个人,让他与一位本科生志愿者单独待上2分钟。本杰明事先看到过这位志愿者或者在他母亲在场时与这位志愿者有过大约17分钟的互动。在母亲与本杰明分开的这段时间,志愿者一直保持沉默,除非本杰明表现出了不安的样子,志愿者才会简单安慰他,告诉他母亲马上就回来。


第三阶段是团聚阶段,母亲与孩子分开2分钟后,又再次回来,此时志愿者悄悄离开房间,让母亲与本杰明一起活动3分钟。


1998年,我的学生安妮塔·塞西(Anita Sethi)想弄清这样一个问题:在依恋实验中18个月大的孩子的行为是否能预示他3年后面对棉花糖实验的行为呢?为了实证这个观点,我们在巴纳德幼儿中心重现了“陌生情境”并且用视频记录下了所发生的一切。每隔10秒,我们就会记录孩子的行为,例如,记录他是否会与母亲保持一定的距离,是否会在母亲不在的时候玩玩具来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或者是否会与志愿者互动。


同时,我们也记录下了他所有的情绪反应和任何负面情绪的表现(比如哭或露出悲伤的表情)。母亲的主动行为同样也被详细地记录了下来,包括她一开始是否主动尝试与孩子互动,是否干预孩子的自由活动并企图控制他的行为,是否忽略了孩子给她的暗示。以母亲的面部表情、声音传达、与孩子的位置关系、身体接触量、情感表达以及和孩子的分享等暗示性的动作来评定母亲的表现属于过度控制还是忽视了孩子的需求。


一些婴儿通过玩玩具,自己观察、探索房间或与陌生人互动成功地将自己的注意从母亲的身上转移走;而另一些孩子则一直紧盯着大门,很快就哭了。相较而言,前者巧妙地避免了后者所体验到的强烈的不安情绪。在母亲离开的2分钟里,等待时间每多1秒,孩子的压力就会随之增加一分。在最后看似永无止境的30秒内,同时也是孩子们最难熬的30秒,孩子的行为的确会预示其日后在棉花糖实验中的行为,这个验证虽不完善但也有依有据。具体来说,那些在“陌生情境”的最后30秒转移自己注意力的孩子,他们长到5岁时在棉花糖实验中也能通过更有效地转移注意力等待第二颗棉花糖。对比而言,没有成功将注意力从母亲身上移开的孩子在3年后也没能完成延迟满足,很快就按了铃。这些研究结果都强调了在孩子成长早期调节注意力来控制并缓解压力的重要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