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道路路基施工与竣工测量

道路路基施工与竣工测量

时间:2022-02-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线路中线桩在定测时已在地面标定,但由于施工与定测相隔时间较长,往往桩点已丢失、损坏或移位,在施工之前必须进行中线的恢复工作和对定测资料进行可靠性和完整性检查,这项工作称为线路复测。修筑路堤之前,需要在地面上把路基工程界线标定出来,这项工作称为路基边坡放样。在路基土石方工程完工后,应进行竣工测量,其目的是最后确定中线位置,同时检查路基施工质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路基施工测量的主要任务是放样出作为施工依据的桩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这些桩点是指线路中心位置的中线桩和路基施工边线的边桩。

一、线路复测

线路中线桩在定测时已在地面标定,但由于施工与定测相隔时间较长,往往桩点已丢失、损坏或移位,在施工之前必须进行中线的恢复工作和对定测资料进行可靠性和完整性检查,这项工作称为线路复测。线路复测工作的内容和方法与定测时基本相同。复测前,施工单位应检核线路测量的有关图表资料,会同设计单位进行现场桩橛交接。主要桩橛有:直线转点、交点、曲线主点、有关的平面和高程控制点等。

线路复测内容包括:全线GPS点的坐标、导线的角度和距离、线路水准测量、转向角测量、直线转点测量和曲线控制桩测量等。其目的是恢复定测桩点和检查定测质量,而不是重新测设,所以要尽量按定测桩点进行。若桩点丢失和损坏,则应予以恢复;若复测和定测成果的误差在允许范围之内,则以定测成果为准;若超出允许范围,应查找原因,确实能证明定测资料错误或桩点移位时,方可采用复测资料。

线路复测与定测成果的不符值限差为: (1)水平角:±30″; (2)距离:钢尺1∶2000,全站仪1∶4000; (3)桩点点位横向差:每100m不应大于±5mm,当点位距离超过400m时,亦不应大于20mm; (4)曲线横向闭合差:±10cm(施工时应调整); (5)水准点高程闭合差:; (6)中桩高程: ±10cm。

中桩点在施工中将被填挖掉,因此在线路复测后,路基施工前,对中线的主要控制桩(如交点、直线转点及曲线五大桩等)应设置护桩。护桩位置应选在施工范围以外不易被破坏的地方。一般设两根交叉的方向线,交角不小于60°,每一方向上的护桩不少于3个。为便于寻找护桩,护桩的位置用草图及文字作详细说明。

二、路基边坡放样

修筑路堤之前,需要在地面上把路基工程界线标定出来,这项工作称为路基边坡放样。路基的填方称为路堤;挖方称为路堑;填挖高度为零时,称为路基施工零点。路基施工填挖边界线的标定,称为路基边坡放样。它是用木桩标出路堤坡脚线或路堑坡顶线的位置,作为修筑路基填挖方开始的范围。设计横断面与地面实测横断面之间所围的面积就是待施工(填或挖)的区域。根据相邻两个横断面面积和断面的间距,就可计算施工土方量。修筑路基的土石方工程就从边桩开始填筑和开挖。测设边桩可用下列方法。

(一)从横断面图上求出边桩位置

当所测的横断面图有足够的精度时,可在横断面图上根据填挖高度绘出路基断面,则左右两侧边桩离中线桩的水平距离从图上可直接量出。根据图上所得距离和实地已放样的中桩,便可放出边桩,这是测设边桩最简单的方法。

(二)平坦地面路基边桩位置的测设

如图8-1所示,在平坦地面,路基边桩到中线桩的水平距离D1和D2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b为路堤路基顶面宽度(或路堑的路基顶面宽加侧沟和平台的宽度); m为边坡的坡度比例系数,填方通常为1.5或1.75,挖方依地质条件而定,通常为1.5、 1.0、 0.75或0.5; H为中桩的填挖高度,可从纵断面图或填挖高表上查得。

(三)倾斜地面路基边桩位置的测设

当在倾斜地面上测设路基边桩位置时,不能利用式(8-1)计算路基边桩的水平距离,且路基两侧边桩的距离D1和D2一般也不相等,此时可用试探法。如图8-2 (a)所示,对于路堤坡下一侧边桩的测设,先估计大致的坡脚位置,假定在1处,然后用水准仪测出1点与中桩的高差h1,再量出1点离中桩的水平距离D1′ 。坡脚位置到中桩的距离应为

若计算所得的D1大于D1′,说明坡脚应位于1点之外;若D1小于D1′,说明坡脚应在1点之内。按照差数ΔD1=D1-D1′移动水准尺的位置,再次按上述过程重复试测,直至ΔD1<0.1m时,立尺点即可认为是坡脚的位置。从图8-2 (a)上可以看出:计算出的D1是2点到中桩的距离,而实际坡脚在3点,为减少试测次数,在路堤的坡下一侧,移动尺子的距离应稍大于|ΔD1|。这样,一般试测一两次即可找出所需的坡脚点。

在路堤的坡上一侧,D2的计算式为

而实际测得为D2′。根据ΔD2=D2-D2′来移动尺子,但移动的距离应略小于|ΔD2|。

如图8-2 (b)所示,当测设路堑的边桩时,在坡下一侧,D1按下式计算

图8-1 平坦地面路基边桩位置的测设

实际量得为D1′,根据ΔD1=D1-D1′来移动尺子,但移动的距离应略小于|ΔD1|。

在路堑的坡上一侧,D2按下式计算

实际量得为D2′,根据ΔD2=D2-D2′来移动尺子,但移动的距离应稍大于|ΔD2|。

图8-2 倾斜地面路基边桩位置的测设

三、路基高程放样

路基高程的放样是通过中桩高程测量,在中桩和路肩边上竖立标杆,杆上画出标记,表示需要填筑的高度。如果填土高度较大,标杆长度不够时,可在桩上先画出一标记,再注明填土高度到标记以上若干米。挖土时,在标桩上画一记号,再注明需要下挖的尺寸。待土方接近设计标高时,再用水准仪精确标出最后应达到的标高。对于高填方路堤或深挖路堑施工,应每施工一定的高度,就进行一次施工高度处边桩和高程的放样。

四、路基边坡的测设

为了保证填挖的边坡达到设计要求,有时还应实地标定设计边坡,以方便施工。

(一)用竹竿、绳索测设边坡

如图8-3所示,O处为中桩,A、 B处为边桩,O与C、 D两点间距为路基宽度的一半。测设时在C、D处竖立竹竿,高度等于其相应的填土高度H,将A、C′、D′、B用绳索连接,则设计边坡展现于实地。当路堤填土不高时,可按上述方法一次挂线。当路堤填土较高时,如图8-4所示,可分层挂线。

(二)用边坡样板测设边坡

图8-3 用竹竿绳索测设边坡

图8-4 分层挂线放样边坡

施工前按照设计边坡度做好边坡样板,边坡样板形状为直角三角形,在其一直角边的顶部设置水准器。当水准器气泡居中时,样板的斜边所指示的坡度为设计边坡坡度。施工时,利用边坡样板测设与检核路堤或路堑的边坡。

五、线路路基竣工测量

在路基土石方工程完工后,应进行竣工测量,其目的是最后确定中线位置,同时检查路基施工质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它的内容包括中线测量、高程测量和横断面测量。

(一)中线测量

首先根据护桩将主要控制点恢复到路基上。在有桥梁、隧道的地段,进行线路中线贯通测量,应检查桥、遂的中线是否与恢复的线路中线相符合。贯通测量后的中线位置应符合路基宽度和建筑物接近限界的要求,同时中线控制桩和交点桩应固桩。对曲线地段,应交出交点,重新测量转向角。当新测角值与原来转向角值较差在允许范围内时,仍采用原来的资料。测角精度与复测时相同。 曲线的控制桩点应进行检核, 曲线的切线长、外矢距等检查误差在1∶2000以内时,仍用原桩点。曲线横向闭合差不应大于5cm。

在中线上,直线地段每50m、曲线地段每20m测设一桩。道岔中心、变坡点、桥涵中心等处需钉设加桩。全线里程自起点连续计算,消除由于局部改线或假设起始里程而造成的里程“断链”。

(二)高程测量

竣工时应将水准点引测到稳固建筑物上或埋设永久性混凝土水准点,其间距不应大于2km,其精度与定测时要求相同,全线高程必须统一,消除因采用不同高程基准而产生的“断高”。中桩高程按复测方法进行,路基高程与设计高程之差不应超过5cm。

(三)横断面测量

主要检查路基宽度,侧沟、天沟的深度、宽度,与设计值之差不得大于5cm,路基护道宽度误差不得大于10cm。若不符合要求且误差超限时,应进行整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