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可靠性管理概述

可靠性管理概述

时间:2022-02-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可靠性管理的目的,是保证用户所要求的可靠性指标的实现。可靠性管理的职能是计划、组织、监督和指导。可靠性管理标准的制定和实施,进一步推动了可靠性管理活动的深入。开展可靠性管理首先要分析确定目标,选择为达到产品可靠性要求所必须进行的一系列可靠性工作,并制订每项工作的实施要求,估计完成这些工作所需的资源。

站在现在的立场上看问题,可靠性管理和全面质量管理几乎是同义词。离开了可靠性技术,就无所谓现代全面质量管理,而离开了全面质量管理的轨道,可靠性管理就无从谈起。如此,我们可以对可靠性管理作如下定义:所谓可靠性管理,就是用工程的方法对产品的可靠性进行控制和管理。

如前所述,可靠性是表示产品所具有的综合能力的一种参数,是产品质量的标志,对这个参数进行控制和管理与对产品的性能参数和功能参数进行控制和管理一样,是通过在设计阶段的设计管理、生产阶段的工艺和材料管理,以及使用阶段的使用和维修管理来实现的。我国全国军事技术装备可靠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出版的《国家军用标准〈装备研制与生产的可靠性通用大纲〉实施指南》中对可靠性管理作了如下描述:“可靠性管理就是从系统出发,通过制订和实施一项科学的计划,去组织、控制和监督可靠性活动的开展,以保证用最少的资源实现用户所要求的产品可靠性”。

可靠性管理的目的,是保证用户所要求的可靠性指标的实现。只有用户提出了明确具体的可靠性目标,才需要在产品的研制过程中把可靠性作为一个单独的问题来加以研究和管理。如果合同和任务书中没有单独提出可靠性要求,或只是笼统地提出要保证产品的可靠性,或是虽提出了具体的可靠性指标要求,但却是“弹性的”,缺乏必要的可靠性经费,当然也不可能进行实质性的可靠性管理。因而,可以说用户的需求是推动可靠性管理技术发展的源动力。

可靠性管理的职能是计划、组织、监督和指导。管理的对象是产品的研制、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与可靠性有关的全部活动,但重点是产品研制阶段中的设计和试验活动。由于产品的设计、试验和生产过程是相互关联、彼此依赖的统一整体,任何一个阶段的失败都将导致整个产品的失败。所以,可靠性管理要贯穿了产品研制、生产和使用的全过程。强调从头抓起,从上层抓起,有一个全面的计划。在另一方面,对产品可靠性的影响多来自其薄弱环节。因而,在制订计划和实施管理时要抓住关键,突出重点,以提高可靠性工作的效率。

可靠性管理标准的制定和实施,进一步推动了可靠性管理活动的深入。美国空军副司令埃斯特斯在1964年全国(美国)可靠性和质量控制会议上介绍导弹可靠性管理经验时曾经说道:“首先,我们的绝大部分系统现今已转到了定量的可靠性管理,已经废除了那些虚假的、含糊的术语,如‘无缺陷’、‘工程质量良好’等,取而代之的是一些具体的,如‘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任务成功率’或其他定量术语……我们已经制定如下方针:所有合同都应包括以规定的最低可靠性数值为准的定量的可靠性要求和定量的维修性要求。”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初研制大力神Ⅱ导弹、民兵Ⅱ导弹和阿波罗工程的过程中,都制订和实施了内容广泛的工程可靠性大纲,有效地保证了这些工程可靠性目标的实现。

随着武器装备和工程系统的日益大规模化和复杂化,其重要性和研制费用也在不断增加,可靠性的要求也越来越细,越来越具体。这一切都进一步推动了可靠性管理的发展。可靠性管理的重点也从对可靠性要求的控制转向改进和保证可靠性目标的实现。这些发展集中体现在美军80年代初制订和颁发的一系列国防部指示指令以及可靠性军标中,如“DODD5000·40——可靠性与维修性指令”和“MIL STD785B——系统和设备研制与生产阶段的可靠性大纲”。

综合起来,可靠性管理工作有以下三个要点。

1)产品保证和可靠性保证

要保证产品研制成功,并能有效地运行,不仅要靠传统的工程设计和制造,而且要靠在研制过程中从各个方面对产品实施一系列保证。这就要求产品的研制单位做好各方面的工作。这些为保证产品目标的实现而开展的全部活动和工作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个整体被称之为产品保证。产品保证是综合保证,总体保证。可以按保证的目标和专业将产品保证分解成若干个专业保证,把每项专业保证需要开展的活动和工作用一个大纲组织起来,以实现产品保证的目标。典型的产品保证系统如图15-1所示。

可靠性保证是整个产品保证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为了实现产品的可靠性目标而开展的可靠性活动的一个有机的整体,是通过制订和实施产品的可靠性通用要求而进行的。可靠性要求一般包括管理、设计分析和试验任务三个部分,每个部分的任务又包括若干项工作,典型的可靠性工作通用要求结构如图15-2所示。

产品研制过程的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是一个具有特定目标和功能、由多个部分组成的有机综合体。产品保证是一个大系统,可靠性保证是它的一个子系统。要实现可靠性保证就必须开展可靠性管理。

图15-1 产品保证系统

2)可靠性管理

保证产品具有合同所规定的可靠性要求,是承制方应尽的职责。承制方要履行这一职责,必须在产品的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开展一系列活动,采取一系列措施,防止和控制产品可靠性缺陷的产生,即通过一组工作来保证。要使这一组工作既经济,又有效,就必须实施可靠性管理。

“保证”和“管理”,就目标内容来说是一致的,都要求在研制过程中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并完成一系列与产品的可靠性有关的工作,以实现规定的产品可靠性。所不同的是,“保证”强调的是承制方对订购方的责任,而“管理”则强调承制方内部关系中领导层的职能,强调对可靠性工作的有效监督和控制,是保证能力的体现。

3)可靠性管理方法

可靠性管理是运用反馈控制原理去建立和运行一个管理系统。通过这个系统的有效运行,保证可靠性目标的实现。可靠性管理的基本方法是计划、组织、监督和控制。

(1)计划。开展可靠性管理首先要分析确定目标,选择为达到产品可靠性要求所必须进行的一系列可靠性工作,并制订每项工作的实施要求,估计完成这些工作所需的资源。这些开展产品可靠性工程的前期工作就叫计划。

(2)组织。进行产品的可靠性工作要有一套完善的组织机构,在这个机构的各个层次上都应有专职的或兼职的工作人员。同时,还要明确相互的职责、权限和关系,形成产品可靠性工作的组织体系和工作体系,以完成计划确定的目标和工作。

(3)监督。监督是利用报告、检查、评审、鉴定和认证等活动,及时取得各种信息,以督促可靠性工作按计划进行。同时,利用转包合同,订购合同,现场考察认证,参加设计评审以及产品验收等方法,对协作单位和供货单位进行监督。

(4)控制。控制是通过制订和建立各种标准、规范及程序指导和控制各项可靠性活动的开展,并通过设立一系列检查和控制点,使产品的研制和生产过程处于受控状态。同时,还要建立可靠性信息系统,以便及时分析和评价产品可靠性状态,制定改进策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