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环境的影响作用不可忽视

环境的影响作用不可忽视

时间:2022-02-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孟子的母亲认为给孟子找到了适宜居住的地方,于是长久地住了下来。据了解,约翰8岁,是因为当年与家人在森林中走散留在了森林当中,猴子们把他当作自己的孩子来抚养。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匡衡凭借对知识的热爱,终于成了一位大学问家。人格是在环境的不断变化中得到塑造的。人格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具有短时间段的稳定性,但是纵观一生,它还是可以被塑造的,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时,它就可能发生改变。

孟子幼年时期家住在坟地的附近,孟子总是喜欢玩些办理丧事的游戏。他的母亲看见孟子每天这样在坟墓周围嬉戏玩耍,觉得这个地方非常不适合居住,于是就带着孟子搬到了市场附近住了下来。可是住在这里,孟子总是学商人们买卖东西,孟母又觉得这个地方也不适合让孟子居住,于是就再一次搬家,这次搬到了书院旁边。这之后,孟子就常常模仿学生学做礼仪的事情。孟子的母亲认为给孟子找到了适宜居住的地方,于是长久地住了下来。

上面这个故事就是著名的“孟母三迁”的故事,孟母深知环境对人的影响之大,所以,为了孟子自身的成长,数次搬家,当孟子表现得像贤人之后便长久地居住下来。

曾经有一批医生和心理学家专门前往某地去研究一个和猴群长期生活在一起的男孩,这个男孩是被当地的村民发现的。在发现他的时候,他全身赤裸,身体的大部分都长满毛发,走路是用四肢,就像猴子一样,还可以用四肢完成跳跃等动作。在被村民发现之后,这个男孩被送进一家精神病院,继而又被转到另外一家医院进行照顾。男孩起初只吃香蕉,就像猴子那般喜欢香蕉,把香蕉当作主食,性情也是十分狂躁。过了一段时间,他学会了用双脚直立行走,慢慢地也习惯吃人们的各种食物,他又从新回到了人类的正常生活当中,性情也变得比以前温顺很多。之后人们给他取了名字,叫作约翰。据了解,约翰8岁,是因为当年与家人在森林中走散留在了森林当中,猴子们把他当作自己的孩子来抚养。于是,约翰就和猴子一样习得了它们的生活习性。

“猴孩儿”的故事,佐证了我们所提到的环境对人的重要影响,除了“猴孩儿”,著名的“狼孩儿”事件也说明了同样的道理。从古至今,我们都不应忽略环境对人的影响,环境足以改变一个人,对一个人的人格进行塑造。美国的精神病学家、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学家的埃里克森曾说过:“人在成长过程中有一种对外界的需要,并与外界相互作用,而个人的健全人格正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形成的。”

在西汉时期,有一个人叫作匡衡,出身十分贫寒,但是他天生喜爱读书。由于家贫,他没有钱也没有时间去读书,正好隔壁人家有书,他只好在闲暇时间给人家做工去赢得借书的机会,这让匡衡十分满足。但是每到夜晚,匡衡就十分苦恼,因为没有光,家里又没有钱买油灯,所以不能看书。有一天晚上,匡衡发现自己家裂开的墙缝中可以透过邻居家的光亮,内心十分高兴,于是他把墙缝凿的更大了,方便自己读书。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匡衡凭借对知识的热爱,终于成了一位大学问家。

我们时常能听到“逆境出人才”这句话,其实,在困苦的环境中,人们努力适应环境,寻求发展,这样更容易磨炼、塑造个人的意志,才能成为强大的人。

人格是在环境的不断变化中得到塑造的。在适应生活的过程中,人格的劣质部分会遭到淘汰。幼稚的人格品质得到保留并进一步得到发展与完善,每个人都具有人格,人格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人格具有独特性。一个人的人格是由遗传、教育程度、环境等因素决定的,而每个人的遗传、教育程度与生活环境都不尽相同,所以,每个人的人格不同。从这一方面。也可以看出环境对人格影响的重要意义。

第二,人格具有稳定性。人格的稳定性是一个人习惯表现出来的行为特点,我们通常说的“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就是这个意思。

第三,人格具有统合性。人是非常复杂的物体,人的行为也具有多样性、多层次性。但是人格的多元性并不是简单的物理堆积,而是有机的一个整体。

第四,人格具有功能性。也就是说人们常说的“性格决定命运”,人格是决定一个人喜怒哀乐、生活成败的根源所在。

第五,人格具有可塑性。人格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具有短时间段的稳定性,但是纵观一生,它还是可以被塑造的,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时,它就可能发生改变。

社会就像一个大熔炉,可以历练出许多不同人格的人,其实环境的因素是可控的,也是影响极大的。所以在生活中,我们要重视环境对人格塑造的重要性,做到“近朱者赤”,而不是“近墨者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