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一网情深”的体验

“一网情深”的体验

时间:2022-02-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原来,互联网上这些“体验”也离不开大数据和云计算的应用。我们不妨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来描绘一下对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的理解。通过“互联网”的平台“相识”“相通”,经过“大数据”的积累和“云计算”的评价、推荐及“撮合”从而达到“相知”,再到“相爱”,最后,确定了“恋爱”的关系。“无现金化”把人们的支付、交易等行为迁移到移动互联网上,其核心是将消费者和商户的交易行为数据化,从而创造巨大的可量化数据。

互联网作为一个社会信息大平台,不但对人们的求知途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产生重要影响,而且,人们行为信息流动的同时,数据也留下了“记忆”和“痕迹”,记录了人们的行为“轨迹”。

从互联网诞生的那一天,人们就开始在互联网上生产数据,当你上搜索网站的时候,一些搜索引擎公司会记录下你的搜索习惯,并根据这些信息自动向你推荐相关广告;当你在电子商务网站购物时,一些电商公司会依据你的购物喜好,自动向你推荐有关产品;当你驾车上路时,电子导航系统会自动定位并向你指示方向……。另外,人们在网上发送的每一条推特、微博和微信,都清晰的记录各自的活动和行为习惯、偏好。全世界的网民不仅在传播和分享信息,而且都是数据的生产者,他们每时每刻都犹如一个信息系统、一个传感器,不断地制造数据。

今天的互联网,不但让世界变成了“鸡犬之声相闻”的地球村,相隔万里的人们不再“老死不相往来”,而且,正是互联网使得数据的流动对传统的人流、物流、资金流排列方式进行了重新的组合,从而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那么,这些又是如何实现的呢?原来,互联网上这些“体验”也离不开大数据和云计算的应用。我们不妨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来描绘一下对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的理解。

一个小伙子和一个姑娘都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小伙子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姑娘是“养在深闺人未识”,经媒人的介绍二人相识,使得两个人“有缘千里来相会”,而互联网就好比这个“媒人”,是这个“媒人”把这个小伙子和姑娘连在了一起,“相识”“相通”。用网络语言的话形容就是由“线下”变成“线上”实现了“端”与“端”的连接,正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到了两个人相知、相爱的阶段就是两个人运用“大数据”和“云计算”了解对方的过程。两个人相处时的了解靠什么呢?靠的就是对对方身上优缺点的发现、积累、汇集、判断、评价。两个人相处过程都会留下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的“脚印”,这些数据的“痕迹”就汇集成了“大数据”,而对这些数据的反复思考和评估就是“云计算”的“算法”计算的过程。

这时的大数据和云计算也成为了“月下老人”,反复向小伙子介绍和推荐姑娘的“优点”和小伙子喜欢的那些方面。通过“互联网”的平台“相识”“相通”,经过“大数据”的积累和“云计算”的评价、推荐及“撮合”从而达到“相知”,再到“相爱”,最后,确定了“恋爱”的关系。

这个过程,就是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应用的过程,它既是一个对事物相关联的因素(数据)了解的过程,也是一个对事物之间的关联因素(数据)不断挖掘的过程,更是一个对众多因素(数据)去噪、判断、决策的过程。

当今,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已经成为了解事物、判断事物、把握事物的新的技术手段,并且正在影响和改变我们的行为方式。

目前,我国的网络应用已经渗透到人们的衣食住行,2016年,网上预订机票、酒店、火车票或旅游度假产品的网民规模达2.99亿;网上外卖用户规模达2.09亿;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4.67亿,每10个网民中有6个使用网购;手机支付用户4.69亿,每3个用户就有2个使用手机支付;网络预约出租车用户规模达1.68亿,相当于俄罗斯的人口数量……

互联网在实现端与端链接的同时,还记录了人类活动的行为数据,比如,发布《2016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的国双数据中心是中国领先的企业级大数据分析软件提供商,也是一个数据信息共享机构。基于OLAP技术的强大交互式数据挖掘平台,将PC、移动等多个数据源的数据进行聚合、关联、交叉,通过归因模型等多种方式对用户行为、网站页面点击情况等进行研究,然后再通过追踪每个用户的搜索行为,购买行为和评论行为,找出用户的品牌筛选因素、购买决策因素,通过动态可视化的数据分析呈现,让企业主可以很直观地捕捉数据分析结果,快速调整营销策略。

另外,这份报告还描述了网民每日上网时间的分布,在PC端,人们的活跃时间依然呈现出双峰“马鞍”状的分布,即最高峰出现在早10时,下午15时;但是在移动端,访问的高峰期出现在夜间的21时左右。对于新媒体内容营销运营者来说,掌握消费者上线访问的时间点是非常关键的。因此,互联网不但可以实现端与端的链接,大数据还可以从链接中挖掘其特点与规律,为管理提供依据,这是互联网思维的重要功能。

此外,“无现金”时代已然悄悄开启,网民在饭馆、超市、便利店等线下实体店使用移动网络支付工具的习惯正在形成。“无现金化”把人们的支付、交易等行为迁移到移动互联网上,其核心是将消费者和商户的交易行为数据化,从而创造巨大的可量化数据。无现金支付的每一次交易,都可转化为数据的积累,这些数据,可以通过模型分析为微观经济和宏观经济的管理创造了条件。从治理层面看,无现金支付程度越高,政府掌握数据准确度就越高,这对把脉和决策经济发展十分重要。

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思维中最重要的就是数据思维,数据就是资源、财富、竞争力。因此,我们可以说互联网思维就是一种大数据思维。现阶段互联网的内涵已经扩展为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核心信息通信技术的集合。那么,在思维层面,要运用用户思维、技术思维、创新思维,以互联网的模式来思考和解决问题。即运用数据资源(需求数据、交易数据、社交数据、定位数据等)重构经济发展模式和国家治理模式。比如,全国互联网每分钟就有近40万人登录微信、向百度发起400万条搜索请求、网购100万美元的商品。这些行为都包含着大量显示人们想法、感受等有用的信息,可以为经济发展和国家治理提供决策参考。

互联网时代,无论是管理还是决策都已经由流程驱动向数据驱动转移,无论是商业决策还是内部的考核与管理,数据都已成为企业管理的中心,数据也成为企业继财务资产、人力资本知识产权之后的第四大资产。因此网络能量来源不仅仅取决于互联网用户数量,而且来自网上数据应用的深度。

由此可见,数据正在成为互联网过程中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它是互联网技术创新、思维创新的重要动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