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土地是最大的政治

土地是最大的政治

时间:2022-02-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毛泽东的重要贡献之一,是运用马克思的学说重塑中国各阶级,并发动劳动阶级展开了对于国内外统治阶级不屈不挠的阶级斗争。因此,土地革命成为中国的正确的选择。正确的调查,是真正地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调查,是包括事物质与量两方面的调查,即数量分析调查。毛泽东审时度势,抓住了农民迫切需要解决的土地问题作为发动群众的切入点,决定将减租减息政策,改为实现“耕者有其田”的政策。

毛泽东的重要贡献之一,是运用马克思的学说重塑中国各阶级,并发动劳动阶级展开了对于国内外统治阶级不屈不挠的阶级斗争。历史证明:正是通过这样的阶级重塑和社会改造,毛泽东把一盘散沙的中国凝聚为一个整体,重塑了一个新中国。

毛泽东在青年读书时期就十分推崇法家的思想,他对商鞅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也正是从商鞅变法中,毛泽东悟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之道。这就是谁掌握了土地谁就掌握了农民,谁掌握了农民谁就谁掌握了中国。

公元前356年的战国时期,商鞅在秦国进行变法。商鞅变法从农业开始,他出台了一项强有力的农业改革措施。废除沿袭多年的贵族土地所有制,把“井田制”这件老古董送进了坟墓。商鞅提出新田制,实行土地私有,并一律按土地大小和质量好坏来收税。

除了推行新田制,商鞅还制定了铁血军规,其中最狠的一招就是没收了贵族的土地,采用军功授爵。所谓的军功爵制度就是杀一个人头,换多少土地,换多少富贵,用军功换土地。按照这种积分制,平民百姓只要在战场上浴血奋战,建立军功就可以晋升为贵族,获得土地。商鞅为不同等级的战功设置了对应的爵位,战斗中未获首级者、获一首级者、获满33颗首级以上者、战死者都有明确的赏罚标准。这样,身处底层的平民可以用敌人的首级换取属于他们的地亩钱粮。作战时杀敌一人,赐爵一级,赐田一倾,宅九亩。当时士兵踊跃参战,杀人头割左耳,回家换土地。这使秦国有了不竭的战争资源,成为虎狼之师,最终打败了六国。

在运用数据方面,毛泽东有着过人之处。比如,对于中国革命的定位,就是他从中国占90%以上的农民这一“百分比”出发作出的。不注意和了解这一数据,以及这一数据的“关联性”,他就不可能到农村去“闹革命”,不可能得出中国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战争”,不可能开辟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在旧中国,70%的可耕种土地被只占人口总数的10%的地主、富农、官吏和高利贷者占有,另外15%~20%的土地为中农占有,而占全部人口65%以上的贫农、佃农和雇农,却仅占有10%~15%的土地。

毛泽东高瞻远瞩,他认为,谁若能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农民就会不惜性命地跟着谁走。谁要是赢得了农民,谁就会赢得中国革命的胜利。毛泽东“农村包围城市”的主张战胜了共产国际为代表的“城市中心论”。因此,土地革命成为中国的正确的选择。他率先提出把革命部队拉到敌人统治最为薄弱的农村——井冈山,在那里发动群众,领导了农民“打土豪,分田地”,使农民获得了土地,建立了第一块革命根据地。

正确的调查,是真正地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调查,是包括事物质与量两方面的调查,即数量分析调查。数量分析方法是社会调查的一种重要方法,其特点是,在调查中要搜集大量的反映真实情况的、可靠的数据。然后,对这些数据,按照统计学的方法进行量的统计分析,描述事物和现象的典型性、波动范围和相互关系,揭示事物的内在规律,从而得出正确的定性结论。进行典型调查、专题调查或其他形式的调查,都要十分注意调查决定事物质量的数量界限,调查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调查事物内部各种成分的构成,调查事物数量变化的趋势,还要注意对上述几个方面的综合考察,只有深入地进行数量分析,才能做到胸中有数。例如,要进行土地改革,对于地主、富农、中农、贫农各占人口多少,各有多少土地,这些数字就必须了解,才能据以定出正确的政策。对于何谓富农,何谓富裕中农,有多少剥削收入才算富农,否则就算富裕中农,这也必须找出一个数量的界限。在任何群众运动中,群众积极拥护的有多少,反对的有多少,处于中间状态的有多少,这些都必须有个基本的调查,基本的分析,不可无根据地、主观地决定问题。

毛泽东为我们做出了定量调查的范例。毛泽东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所做的农村调查,特别注意对农村阶级状况做出精确的数量统计和分析,得出了正确的阶级估量。如为什么要“革命”这一论断的提出,就是基于他在兴国对地主、富农、中农、贫农占有土地的调查和统计分析。他在兴国调查中,发现地主占有土地达40%,富农占有土地达30%,地主、富农所共有的公堂土地为10%,总计地主与富农占有土地80%,中农、贫农只占有20%。但是,地主人口不过1%,富农人口不过5%,而贫农、中农人口则占80%。一方面以6%的人口(地主人口1%、富农人口5%)占有土地80%;另一方面以80%的人口(中农、贫农)则占有土地20%。因此得出结论,只有两个字:革命。因而毛泽东相信,革命是能获得80%以上人民的拥护和赞助的。可见,毛泽东为我党所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是建立在主观愿望基础上的,而是建立在经过调查研究所做出的精确的数据分析基础之上的。

解放战争时期,国内的主要矛盾已不再是民族矛盾,而是阶级矛盾,解决农民土地问题又提到日程上来。毛泽东审时度势,抓住了农民迫切需要解决的土地问题作为发动群众的切入点,决定将减租减息政策,改为实现“耕者有其田”的政策。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土地改革运动就这样开始了。

随后,各解放区土地改革轰轰烈烈开展起来,取得了很大成就。到1947年2月,解放区将近2/3的地方基本解决了土地问题。得到土地的农民对共产党感恩戴德,60万农民踊跃参军,6000万人支援前线。到1949年上半年,解放区有1亿农民分得了3.75亿亩土地,根本改变了农村的阶级关系,为人民解放战争提供了物质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