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东方的“居里夫人”

东方的“居里夫人”

时间:2022-02-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吴健雄,美籍华人,核物理学家。吴健雄长期从事核物理学研究,取得许多重大的实验成果。美国科学家称她为“物理女王”“中国的居里夫人”。1975年,吴健雄当选美国物理学会会长,成为该学会有史以来第一位女性会长。吴健雄的丈夫袁家骝也是享有国际声誉的物理学家,在高能物理、高能加速器和粒子探测系统研究上卓有成就。1997年2月16日,吴健雄逝世。

吴健雄,美籍华人,核物理学家。1912年5月31日出生。中学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南京中央大学物理系。1936年大学毕业后赴美国加州大学深造。1940年获得博士学位。1942年,她与著名物理学家袁家骝结为伉俪。

1942年6月,一个被称为“曼哈顿”的原子弹制造计划正式开始。这个在美国开始,并改变人类历史科学计划,集合了当时同盟国许多第一流的科学头脑。在这些投身计划的科学精英当中,有一位杰出的中国物理学家,那就是吴健雄。1944年3月开始,吴健雄进入哥伦比亚大学任资深科学家,并且获特殊的保密许可,以一个外国人身份,参加当时美国最机密的、制造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吴健雄关于铀原子核分裂后,产生的氙气对中子吸收横截面的资料,对于“曼哈顿计划”的顺利进展,有相当大的贡献。“曼哈顿计划”中,她解决了连锁反应无法延续的重大难题,因此被称为“原子弹之母”和“原子核物理的女王”。

吴健雄长期从事核物理学研究,取得许多重大的实验成果。1956年,杨振宁和李改道提出“宇称不守恒”。这一大胆的预言之后,吴健雄就开始着手用实验来验证这一假设。经过半年多艰苦的努力,她终于用实验事实向物理学界投入一颗重磅炸弹,“宇称守恒只是部分的物理现象,在更多的弱相互作用中,宇称是不守恒的”。吴健雄博士因为这一著名的实验而获得了与诺贝尔奖相当的以色列沃尔夫基金会奖。由于她的出色贡献,成了一位举世瞩目的著名物理学家。美国科学家称她为“物理女王”“中国的居里夫人”。她在伯克利时的老师、诺贝尔奖获得者赛格雷是这样评价她的:“她的毅力和对工作的献身精神使人想起了玛丽·居里,但她更成熟、更漂亮、更机灵。”

吴健雄的父亲吴仲裔先生是一个思想开明、有见解、有胆识的人物。他敏而好学,多才多艺,唱歌、吟诗、弹风琴、狩猎,还迷上无线电。他自己动手装了部矿石收音机,让幼小的吴健雄听到那来自“天上”的声音。他给她买“百科小丛书”,向她讲述科学趣闻。这一切,在吴健雄的心田播下了科学的种子。吴仲裔深明大义洞识教育之重要,特别关注女性教育。吴健雄出生的1912年,中国妇女还裹着小脚,正是在这样的社会风气中,吴仲裔在家乡开办了女子学校。学校的科目设计颇有新意,除开设弘扬中华文化的《论语》《古文观止》外,还增设数学、注音符号等新兴学科,研习缝纫、刺绣和园艺等。在明德学校里,吴健雄接受了最初的知识教育。据说当时吴仲裔经常将上海《申报》上刊载的一些科学趣闻,念给识字不多的吴健雄听。

李政道在纪念吴健雄的文章《厚德载物,积健为雄》中,回忆了吴健雄实验证明“宇称不守恒”定理的那段往事。“1956年早春的一天,我去健雄的实验室,向她介绍了高能物理中K介子的‘τ-θ之谜’,同时也讲了一下可能是因为宇称不守恒。假如宇称不守恒,β衰变中一定也可以做出结果来。”李政道回忆道:“吴健雄当时就认为,作为一个实验物理学家,去完成这样一个从未有人试过的困难实验,是一个黄金的机会和挑战。”为此,她退掉了早已买好的去日内瓦和远东的船票。

1975年,吴健雄当选美国物理学会会长,成为该学会有史以来第一位女性会长。吴健雄的丈夫袁家骝也是享有国际声誉的物理学家,在高能物理、高能加速器和粒子探测系统研究上卓有成就。他们是本世纪华人中最知名的一对伉俪,人称神仙眷侣。1973年,吴健雄和丈夫袁家骝博士第一次回到了阔别37年的家乡。从1973年起,吴健雄不顾年届高龄,先后六次回国,设立以她父亲的名字命名的太仓市吴仲裔奖学金基金会,建造吴健雄实验室,还把一生节约下来的500多万元捐给了母校,而他们自己的生活却十分简朴。

1997年2月16日,吴健雄逝世。根据她的遗愿,吴健雄与袁家骝已合葬在明德学校内的吴健雄墓园。墓园就在紫薇阁边上,旁边就是她父亲在吴健雄刚出生时栽下的一株已有百年历史的紫薇。

对于吴健雄绚烂多姿的一生,中科院院士冯端曾赞誉道:“吴健雄教授和袁家骝教授将他们半个世纪的生涯奉献给了崇高的科技事业,道德文章,堪为当代青年人效法的楷模。”

荣誉一生:

1958年,当选为第一位华裔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1975年,当选为第一位美国物理学会女会长。

1975年,获美国国家科学奖章。

1978年,获沃尔夫基金会首次颁发的沃尔夫奖。

1986年,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和李远哲四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发起在台北创立吴健雄学术基金会。

1991年,获普平纪念奖章。

1994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