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南北朝数学

南北朝数学

时间:2022-02-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祖冲之,河北人,后迁居江南,生活于南朝的宋、齐之间。他出狱后不久,在南朝边境被北魏军队俘获,软禁于元延明家,在那里遇到北魏天文学家信都芳,两人常在一起讨论天文和数学。祖率已精确到七位小数,保持世界纪录近千年。这相当于解同余式组这一定理的明确表述是德国数学家高斯于1801年首次给出的,他当时并不知道《孙子算经》中的“物不知数”问题。

第四节 南北朝数学

一、祖冲之父子的数学工作

1.祖冲之父子生平

祖冲之,河北人,后迁居江南,生活于南朝的宋、齐之间。父亲祖朔之曾在刘宋朝中为官。祖冲之自幼好学,尤喜历、算。青年时曾任南徐州(今镇江)从事史,后来回建康(今南京)任公府参军。他的行政事务虽多,仍利用工余时间进行大量科学研究。他对前代历法进行仔细的分析比较,对八尺高标杆的日影长度坚持观测达十年之久,在此基础上于大明六年(462年)完成《大明历》,书中首次应用了岁差理论,是当时中国最先进的历法。但他把该历呈送朝廷后,由于保守势力的阻挠,未能及时推行。大明八年(464年)后,祖冲之出任娄县(今江苏昆山)令,刘宋末年再度被调回建康,任谒者仆射(一种司礼节的官)。齐灭宋后又在齐为官,晚年升到长水校尉,享受四品俸禄。曾造指南车、千里船、水碓磨、刻漏等,远近驰名。数学方面,他曾给《九章算术》作注,并与其子祖日恒共同完成数学史上的名著——《缀术》(已佚)。

祖日恒曾在梁朝先后担任员外郎、材官将军等职。他多次向朝廷建议修改历法,采用他父亲的《大明历》,经太史令实测天象、考验新旧历法后,政府终于在天监九年(510年)采用了《大明历》。天监十三年(514年),祖日恒奉命在淮河上指挥修筑浮山堰,因被洪水冲毁而获罪入狱。他出狱后不久,在南朝边境被北魏军队俘获,软禁于元延明家,在那里遇到北魏天文学家信都芳,两人常在一起讨论天文和数学。梁普通七年(526年),祖日恒南还。他除了和父亲共同完成《缀术》外,还自著《天文录》、《权衡记》等,已失传。

2.祖冲之的圆周率

刘徽之后,祖冲之为求得更精确的圆周率而作了艰苦卓绝的努力。据《隋书》记载,他已算得

3.1415926<π<3.1415927。

祖率和密率,都是当时世界上的最好结果。祖率已精确到七位小数,保持世界纪录近千年。至于密率,堪称数学史上的奇迹。它的特点是准确的。

祖冲之是怎样求圆周率的?这个问题至今还是个谜。因为他的数学著作《缀术》已失传,《隋书》中则只有结论而无求法。据一些史料推测,他可能继承了刘徽的割圆术,祖冲之用不足近似值和过剩近似值两数来限定π,这种思想可能也受到刘徽的影响。

3.祖日恒原理与球体积公式

刘徽开辟了通向球体积公式的正确道路但没有达到目标。祖冲之父子在这条路上继续前进,终于完成了刘徽的未竟之业。祖冲之与戴法兴辩论时曾说:“至若立圆旧误,张衡述而弗改……此则算氏之剧疵也。”可见他对球体积问题进行过深入研究。至于他是否解决了这一问题,不见记载。但根据唐代李淳风注《九章算术》“开立圆术”时引用的资料来看,祖日恒确实解决了这一问题。他很可能是在父亲工作的基础上取得突破的。

祖日恒在研究球体积时继承了刘徽的思想,抓住关键性的牟合方盖的体积计算。但他吸取了刘徽的教训,不再直接求方盖体积,而是首先研究立方体内除去牟合方盖的部分。

根据祖原理,很容易得到外棋与倒立四棱锥体积相等的结论,而这便是正确的球体积公式。自《九章算术》以来,历经四个多世纪,这一问题终于得到圆满解决。在祖冲之前,阿基米德曾用平衡法求得球体积公式,两人的工作是各具特色、殊途同归的。

二、《孙子算经》

《孙子算经》三卷,作者名字不详,约成书于公元400年前后。该书是古代一部普及性的数学著作,也是现存古算书中最早的详细介绍筹算法并有算草的书。卷上用诗歌形式介绍了算筹摆法:“凡算之法,先识其位。一从(纵)十横,百立千僵;千十相望,万百相当。满六以上,五在上方;六不积算,五不单张。”然后具体介绍筹算乘除法的步骤。卷中则举例说明如何用算筹进行分数运算和开平方。这些记载,都是研究古代筹算的极好材料。

《孙子算经》卷下第26题为数学史上有名的“物不知数”问题:“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答曰二十三。”此题相当于现在的同余式组,设N为所求之数,则有

N≡2(mod3)≡3(mod5)≡2(mod7)

书中给出解法如下:“三、三数之剩二,置一百四十;五、五数之剩三,置六十三;七、七数之剩二,置三十,并之得二百三十三。以二百一十减之,即得。”若以现代符号表示,则为:

N=70×2+21×3+15×2-2×105=23

这便得到原题的解。式中70由2×(5×7)得来,21由3×7得来,15由3×5得来,而105由3×5×7(即三模连乘积)得来。接着,书中又给出更一般的解法:“凡三、三数之剩一则置七十,五、五数之剩一则置二十一,七、七数之剩一则置十五。一百六以上,以一百五减之,即得。”这相当于解同余式组

N≡r1(mod3)≡r2(mod5)≡r3(mod7)

其解为:

N=70r1+21r2+15r3-105P

式中P要选择这样的正整数,它使N成为小于105的正数。

这一定理的明确表述是德国数学家高斯于1801年首次给出的,他当时并不知道《孙子算经》中的“物不知数”问题。后来,西方数学史家发现该问题的解法符合高斯的定理,遂称之为“中国剩余定理”。而在中国国内,一般叫“孙子定理”。

三、《张丘建算经》

《张丘建算经》成书于5世纪,比《孙子算经》稍晚。作者张丘建,河北清河人。该书共三卷92题,包括测量、纺织、交换、纳税、冶炼、土木工程、利息等各方面的计算问题。

等差级数是书中一项重要内容。例如卷上第22题,大意为某女子善于织布,一天比一天织得快,而每天增加的数量都一样。已知第一日织5尺,30日共织930尺,求每日比前一日多织多少?《张丘建算经》的最后一题是闻名于世的“百鸡问题”;“今有鸡翁一,直(值)钱五;鸡母一,直钱三;鸡雏三,直钱一。凡百钱,买鸡百只,问鸡翁、母、雏各几何?”书中给出三组解:(1)鸡翁4,鸡母18,鸡雏78;(2)鸡翁8,鸡母11,鸡雏81;(3)鸡翁12,鸡母4,鸡雏84。至于解法,则只提到:“鸡翁每增四,鸡母每减七,鸡雏每益(增加)三,即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