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弹性变形与弹性定律

弹性变形与弹性定律

时间:2022-02-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随着金属冶炼技术的提高,沈括所描写的一种剑的弹性变形颇为令人赞叹。可见,金属的弹性变形亦是古代人熟悉的东西。中国人发现弹性定律并非在弹簧上,而是在弓箭上发现的。杨承信提出,旧弩若坠2分重而弹性位移为某量,新弩当坠3分重而弹性位移与旧弩同。这是自郑玄之后较早记载的有意识应用弹性定律的实例。总之,从《考工记》成书时代起,中国人对弹性定律并不陌生。

第四节 弹性变形与弹性定律

诸如竹弓、弹弓、箭弓一类利用了材料的弹性形变性能的工具,为古代人所熟悉。随着金属冶炼技术的提高,沈括所描写的一种剑的弹性变形颇为令人赞叹。他说,该剑“用力屈之如钩,纵之铿然有声,复直如弦”;他又见一剑,“可以屈置盒中,纵之复直”。他因此相信西晋文学家张景阳论剑所赞扬的上等好剑:“若其灵宝,则舒屈无方。”。另一西晋文学家刘琨也曾疆美百炼钢说:“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这些描写中所涉及的剑或钢,犹如今日钢制弹簧卷尺。可见,金属的弹性变形亦是古代人熟悉的东西。

古代人还发现了蚕丝的拉伸弹性。宋应星在记述丝绸工人连接断丝时写道:“接连断丝,一扯即长数寸。打结之后,依还原度。此丝本质自具之妙也。”宋应星将蚕丝的拉伸弹性归之为“此丝本质自具之妙”,是相当合理的。

古代人以“缕悬法”悬吊指南针,实则利用了蚕丝的扭转弹性。沈括在其著《梦溪笔谈》中对此记述颇详。18世纪80年代初,米切尔和库仑(1736—1806)各自独立地发明了以毛发、蚕丝和金属丝悬吊的扭秤。中国古代的“缕悬法”可以看做是近代扭秤一类科学仪器的悬挂方法之肇始。它们都利用了某些物质所具有的扭转弹性。

值得指出的是,在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前集·诡习》中已有“弹力”一词。

很可惜的是,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已制造了弹簧,包括金属螺旋弹簧和盘簧,但它们只是狩猎工具中弓箭的一种附件而已。汉以后并未发展成为实用的机械或机械部件。

中国人发现弹性定律并非在弹簧上,而是在弓箭上发现的。弓箭制作之后,要测量其弓力大小,以便将弓配给不同武士或兵士使用。《考工记·弓人》记下宫廷作坊制度中,关于弓箭要求“量其力,有参均”的规定。经过长期反复的测量,汉代郑玄在注《考工记》时终于记载了弓的弹性规律。他写道:

参均者,谓若干胜一石,加角而胜二石,被筋而胜三石,引之中三尺。假令弓力胜三石,引之中三尺,弛其弦,以绳缓擐之,每加物一石,则张一尺,故书“胜”。

唐代贾公彦又对郑玄注语疏解道:

此言谓弓未成时、干未有角,称之胜一石;后又安角,胜二石;后更被筋,称之即胜三石。“引之中三尺”者,此据干、角、筋三者具总,称物三石,得三尺。若据初空干时,称物一石,亦三尺;更加角,称物二石,亦三尺;又被筋,称物三石,亦三尺。郑又云“假令弓力胜三石,引之中三尺”者,此即三石力弓也。必知弓力三石者,当“弛其弦,以绳缓擐之”者,谓不张之,别以一条绳系两箫,乃加物一石张一尺,二石张二尺,三石张三尺。

这砦引文中的“干”,指弓干,一般以竹片制成。“角”,是牛角,紧贴在竹片外,作为弓干的复合材料之一。“筋”是牛筋,紧贴角外,也是弓干的复合材料之一。弓干上还有胶、丝、漆,以加固弓千结构。在这里,郑玄述及测量弓干刚度时“每加物一石,则张一尺”;贾公彦更清楚地表述为“加物一石张一尺,二石张二尺,三石张三尺”,这些说法所表达的物理意义正是弓干形变量与其外力成线性比例,也就是平常所说的胡克定律

英国科学家胡克从1660年起实验了螺旋弹簧、盘簧、金属丝等弹性体,发现了其中弹性规律,他写道:

如果一个单位重量的重体把螺旋丝拉伸7某一个长度单位,那么二个重量单位的重体就能将它拉伸二个长度单位,三个重量单位的重体就能将它拉伸三个长度单位,如此类推。

胡克不仅在其实验材料中作“如此类推”,而且还将这规律推广到“所有带弹性的其他物体之中,诸如金属、木料、石块、干土、毛发、兽角、蚕丝、骨骼、肌肉、玻璃等等”,但其弹性规律的表述形式和内容却比郑玄晚了近1500年。

古代人如何测量弓弩的弹力?据文献记载,有两种方法。一是明代宋应星的记述;一是更早时候,即宋代初年的有关记载。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佳兵·弧矢》中写道:

凡试弓力,以足踏弦就地,秤钩搭挂弓腰,弦满之时,推移秤锤所压,则知多少。

宋应星将此过程称为“试弓定力”,并图画示之。宋应星的画图与文字说明是古代测量弓弹力的方法之一。只是图画中尚未画出“以足踏弦”的情景。严格说来,这种测量方法未曾计及弓高(从弓弦到弓干中央的垂直距离)数值,加之弓体本身的非几何线性,因此要得到弹性定律会有些困难。

自从《考工记》记述弓箭制造方法、郑玄和贾公彦提出其弹性规律之后,宋初大将杨承信(921-964)和弓箭制作使魏丕(919—999)曾以此规律改造弓弩,同时提出了一种科学地测量弓力的方法。据载:

魏丕作场使。旧制床子弩止七百步,上令丕增至千步。(丕)求规于(杨承)信。信令悬弩于架,以重坠其两端。弩势圆,取所坠之物较之,但以二分中增一分,以坠新弩,则自可千步矣。如其制造,果至千步,虽百试不差。

由此记载看,旧弩射700步远,要求改造后新弩射1000步。射程增加了约0.5倍。射程增加,就要求弩的弹性势能相应地增加,也即要求其弩干的刚度增加。杨承信提出,旧弩若坠2分重而弹性位移为某量,新弩当坠3分重而弹性位移与旧弩同。这样,新弩比旧弩刚度增加了0.5倍,或者说,新弩的弹性势能比旧弩增加了0.5倍,如此改造旧弩,就能达到皇上命令之所求,也因而“果至千步”。这是自郑玄之后较早记载的有意识应用弹性定律的实例。

值得注意的是,这条史料记述的数据是留有余地的:射程的增加实际上不足0.5倍,而刚度的增加是准确的0.5倍。这就是,即使计及空气阻力和其他影响,新弩可以射至千步的原因。

这条史料还透露出古代人测试弓力的新方法:“悬弩于架,以重坠其两端。”这就是,将弩干插入弩床后,使弩床直立,在弩干的两端分别悬挂重锤,弩干的形变位移与外力即可测知。这种方法的合理之处,是避免了弓弦的非线性影响,其位移测量值更符合弓干的变形实际。这种测试弓力的方法应当是郑玄时代或先秦流传至宋代的。至于明代宋应星的方法当看做其后的一种简便形式。

郑玄(127-200),字康成,北海高密(今属山东)人,东汉著名经学家。幼时人太学,“日夜寻诵,未尝怠倦”。后游学十余年。归里后,聚徒讲学,弟子多达千人。他“博稽六艺”,“质于辞训”,又精通历算。囚党锢事被禁,遂潜心著述。史称郑玄注解《周礼》是“囊括大典,网罗众家”。因此,关于弓的弹性规律乃郑玄之前的发现甚而是春秋战国之际“百工”中“弓人”所为,也未可知。当然,郑玄也完全有条件发现它。至少可以说,他记下了他的同时代人的有关发现。总之,从《考工记》成书时代起,中国人对弹性定律并不陌生。

贾公彦(生卒年不详,生活于7世纪),沼州永年(今河北永年县境)人。贞观间(627—649)为弘文馆直学士;唐高宗永徽(650-655)中,官至太学博士,数次受高宗召见,与方士、浮屠讲说。撰《周礼义疏》、《仪礼义疏》等书,原书已佚,其部分见解保存在今十三经注疏本《周礼注疏》等书中。在《周礼注疏》中,他再一次肯定了郑玄记述的弓体弹性规律的说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