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材料的拼接与结构

材料的拼接与结构

时间:2022-02-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了解决材料来源问题,古代人创造了“拼合柱”,即将几根小木柱拼接成大柱。在材料接合成构架时,古代人也有许多经验。在材料和结构力学中,古代人知道,增加约束可以提高结构的强度和刚度。喻皓所言“布板”、“实钉”,沈括评述中所谓“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脑箧”,表明人们认识到增加结构各部分的相互约束可以提高其强度和刚度。

第三节 材料的拼接与结构

在工程技术中,往往将小材拼接成大材料使用。而选用材糯及拼接方法是否得当,将对材料强度具有极大影响。《考工记·舆人》述及造车和车厢时,大、小材拼用以致小材先被破坏的情形。它写道:

凡居材,大与小无并。大倚小则推,引之则绝。

“凡居材”,即拼用与装接材料。“推”字同“摧”。郑玄注云:“并,偏邪相就也。用力之时,其大并于小者,小者强不堪,则摧也。其小并于大者,小者力不堪,则绝也。”郑玄从材料强弱程度、承受力之大小方面解释大小材“偏邪相就”、拼合使用,而导致小材先被破坏的道理。

明代庄元臣的《叔苴子·内篇》从结构整体上探讨了相同的问题。它写道:

譬之作室然,材木大小各异。小与小相得,斗室亦坚;大与大相配,广厦尤壮。若合抱之梁,拱把之柱,则岌岌

乎不支,不均故也。故造室有工拙,则有坚脆成毁之殊。

由此看来,大材与小材不相称(“不均”),如梁大柱小,受寸1不均,容易导致房屋破坏。小柱不能支大栋梁。因此说,“屋大柱小,可为寒心”。

为了解决材料来源问题,古代人创造了“拼合柱”,即将几根小木柱拼接成大柱。虽材料大小有别,但其曲直、纹理应大致相同,这样拼接材料才有一定强度。李诫《营造法式》中也有多种拼合柱图例。这些拼合柱都具有比拼接前各小木柱更大的强度与刚度。

屋柱在材料力学上可以看成是压杆,拼合柱是以增大压杆来提高强度与刚度。长兵器的木柄也是压杆,选用不同形状的木柄既可以满足不同功能的兵器需要,也可以增加其强度与刚度。

《考工记·庐人》指出:“凡兵,句兵欲无弹,刺兵欲无蜗,是故句兵椑,刺兵抟。”郑玄注:“句兵,戈戟属。刺兵,矛属。”戈、戟用于钩击,不宜转动,因此“椑”形(扁圆形,类似椭圆截面)便于掌握方向,防止偏转,又可获得较大抗弯截面系数和轴转矩。矛类直刺,不宜弯,圆形截面使其各方向横向约束相同,强度与刚度也相等。

在材料接合成构架时,古代人也有许多经验。春秋战国之际,制造车轮的工人总结了辐条与车毂的接合尺寸比例。《考工记·轮人》写道:

凡辐,量其凿深以为辐广。辐广而凿浅,则是以大杌,虽有良工,莫之能固。凿深而辐小,则是固有余而强不足也。

这就是说,车轮若要坚固、强度足够,则辐条的宽度应与其插入车贽内的深摩相等。

古工人还非常重视构件的断裂问题。我们知道,构件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超过这个限度,构件有被折断之司能。《周易·系辞下》释鼎卦凶象,指出“鼎折足,覆公锯悚,其形渥”由于鼎足“力少而任重”,“不胜其任”所致。《抱朴于·外篇·知止》说,“辕弱折于载重”,其道理相同。北开刘昼在其著《刘子·均任》中述及的器物或材料及其任重之关系是颇有意义的。他写道:

器有宽隘,量有巨细,材有大小,则任基轻重所外之分,未可乘也。是以万硕之鼎,不可满以盂水;一钧之钟,不可容于泉流;十围之木,不可负于广厦。何者?小非大之量,大非小之器,重非轻之任,轻非重之制也。以大量小,必有枉分之失;以小容大,则致倾溢之患;以重外轻,必有伤折之过;以轻载重,则致压覆之害。

在这里,刘昼有理地指出了以“榛棘”作柱造成“伤折”、“压覆”即断裂的危险。

很有趣的是,在人们注意到材料断裂的同时,他们又利用了这种断裂现象。早在商代,专职占卜的巫师曾有丰富的灼甲骨致裂的经验。它被一力学史家看做近代断裂力学的肇始。战国时李冰开凿都江堰,东汉虞羽打通西汉水(嘉陵江上游)航运河道,都曾用火烧水漓巨石使之断裂易凿的方法。这种方法可能源泉于原始社会,明代人称它为“烧石易凿法”、“烧爆法”。这也表明古代人对热应力的认识和利用。

在材料和结构力学中,古代人知道,增加约束可以提高结构的强度和刚度。宋代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下了这样一段文字:

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

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赂以金钗,问塔动之因。皓笑日:“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匠师如其言,塔逐定。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胺箧。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人皆伏其精练。

喻皓所言“布板”、“实钉”,沈括评述中所谓“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脑箧”,表明人们认识到增加结构各部分的相互约束可以提高其强度和刚度。所谓“弥束”,今“约束”是也。“约束”一词及其物理意义是中国人最早提出来的。在西方,荷兰工程师斯台芬(sinlon stevin,1548—1620)于1608年在研究滑轮系统时,初次萌生了约束的概念。18世纪末,法国数学家傅里叶才将约束概念引进分析力学之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