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牛顿第二定律的验证

牛顿第二定律的验证

时间:2022-02-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牛顿第二定律是基本的实验定律,通过实验的验证,加深对该定律的认识。为了做好本实验,第一,必须理解所采用的实验方法的理论依据。图3-6-1为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示意图。如果我们用实验验证这两个关系能够成立,就等于证明了牛顿第二定律,这是因为前者是根据后者推导出来的。显然,从第一次挡光至第二次挡光时,挡光片移动的距离为Δd=d1+d2。

实验6 牛顿第二定律的验证

牛顿第二定律是基本的实验定律,通过实验的验证,加深对该定律的认识。为了做好本实验,第一,必须理解所采用的实验方法的理论依据。第二,掌握气垫导轨的结构,工作原理及滑块的速度、加速度的测定方法。

【实验目的】

牛顿第二定律是基本的实验定律,通过实验的验证,可加深对该定律的认识。

【实验仪器】

气垫导轨,气源,电脑计时器,光电门两个,砝码及砝码盘,游标卡尺,米尺,物理天平等。

【实验原理】

1.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示意图

图3-6-1(a)为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示意图。在列出图中各物体的动力学方程之前,必须明确各双向标量(所谓双向标量就是既有大小,又能在两个彼此相反的方向中选取一个作为其方向的物理量,矢量在各坐标轴的分量就是双向标量)的正方向都沿着坐标的方向,如图3-6-1(b)。对于已知量和方向已给定但大小为未知的半未知量,若其方向和正方向相同,则用正值表示,反之用负值,对于未知量均设其方向沿着正方向。

img236

图3-6-1 牛顿第二定律实验示意图

设滑块m2放在水平面上,它与支撑面的摩擦力略去不计,按牛顿第二定律有

Tx=m2ax

同理对砝码m1和砝码盘m0可列出

(m0+m1)g-Ty=(m0+m1)ay

设绳子不能伸长,则有

ax=ay=a

设绳子没有质量,而且滑轮的质量及轴上所受的阻力可以忽略,则有

Tx=Ty=T

img237

从上式看出:第一,在给定m0、m1和m2时,a为恒量,即滑块作匀加速度运动;第二,在m0+m1+m2保持恒定情况下,a与(m0+m1)g成正比;第三,在(m0+m1)g保持恒定的情况下,a与m0+m1+m2成反比。如果我们用实验验证这两个关系能够成立,就等于证明了牛顿第二定律,这是因为前者是根据后者推导出来的。

应该强调指出,上式是在滑块与支撑面之间没有摩擦力的前提下导出的,因此,验证(3-6-1)式的实验装置必须能满足这个条件。

2.气垫导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气垫导轨的结构如图3-6-2所示,它由导轨、滑块、光电门、底座和气源等部分组成。导轨用截面为三角形的空心铝管制成,两个侧面非常光滑,而且有两排孔径约为0.4~0.8mm的小孔,通常称为喷气孔。导轨的一端密封,另一端有一进气管,导轨放在底座上,调整底座上的三个底脚螺丝,可使导轨处于水平状态。

img238

图3-6-2 气垫导轨

滑块用角形铝材制成,其内表面非常光滑,而且它们之间的夹角与导轨两个侧面间的夹角完全一样。故将它置放在导轨上时,两者能紧密吻合。滑块上方还可装挡光片或附加重物,它的两端还有缓冲器,其用途将在后文中叙述。

当气源和导轨的进气管连通时,压缩空气就从导轨两侧的喷气孔喷出,从而在滑块和导轨的接触面之间形成一层很薄的空气膜(通常也称为气垫)。这样,原来存在于滑块和导轨之间的接触摩擦转变为空气之间的摩擦。由于空气的内摩擦非常之小,所以滑块在导轨上的运动就可看成是不存在摩擦力了。

3.滑块的速度和加速度的测定

为了测定滑块的加速度,在导轨上设置了两个光电门,如图3-6-3(a)所示,设两个光电门的距离为s,滑块通过两个光电门K1和K2的大小为v1和v2,则有

img239

从上式看出,要求出a,必须测出v1和v2。为此可在滑块上安装一个如图3-6-3(b)所示的长方形挡光片,其中央部分(即矩形ABCD),被挖空,宽度为d2,可以透光,两侧不透光部分的宽度均为d1。参阅图3-6-3,当挡光片和滑块一起向右运动时,先是挡光片的BE部分将射向光电门K1的光挡住,接着是AB部分又让光线通过,继而是FA部分又将光挡住。显然,从第一次挡光至第二次挡光时,挡光片移动的距离为Δd=d1+d2。两次挡光的时间间隔Δt可用电脑计时器测定,由于Δt和Δd都很小,因此滑块经过光电门KX1时的速度可表示为

img240

同理,若挡光片经过光电门K2时,两次挡光的时间间隔为Δt2,则有

img241

从(3-6-2)式看出,只要测出Δd、s、Δt1和Δt2之后,便能算出加速度a了。

img242

图3-6-3

【实验内容与步骤】

1.实验内容与步骤

我们以MUJ-6B电脑通用计时器为例来说明实验内容及步骤。(若采用其他型号的数字毫秒计,应首先对它的功能和使用方法了解和熟悉后再进行实验)

(1)参阅第二章第一节介绍的时间测量仪器中的数字毫秒计,先弄清数字毫秒计面板上各开关、旋钮、按钮和插座的用途,把两个光电门的连线接到电脑计时器的后板面的P1或P2的光电门插口,电脑计时器和两个光电门的电路连好。

(2)打开仪器电源开关,按下功能键,选择“计时2”即S2的功能,在滑块上安装有矩形透光窗的挡光片,用图3-6-3(b)的挡光片A B面挡任意一个光电门,计数器能计到一个挡光时间,表示仪器工作正常。

(3)如果要测量挡光的时间时,用转换键取测量时间为“ms”;如果要测量挡光时的显示速度值,先用转换键取“cm/s”后,按下转换键大于1秒时,选择所需要的挡光片宽度,一定要确认所使用的挡光片与设定的挡光片宽度相等。

2.气垫导轨水平的调整

首先将气垫导轨调到水平,其调节方法如下:

1)粗调

启动气源,将滑块停放在导轨中间部位,观察滑块运动方向,调节气垫导轨进气端的底脚的水平调节旋钮,使滑块基本静止,这时可粗略认为气轨已调平。因为滑块在气垫导轨上既无外力又无初速度,若气垫导轨水平,它便静止或不定向地漂动;若气垫导轨倾斜,它将由高向低滑动。

2)细调

(1)接通电脑计时器的电源,将计时器调至工作状态。即:功能设置为S2;转换键为“ms”。

(2)移动光电门K1、K2,使它们距轨端约50cm,轻推滑块(不要用力太大),使之在缓冲弹簧的作用下作往返一次运动,若滑块的挡光片通过光电门K1和K2时,毫秒计显示的挡光时间Δt1、Δt2、Δt3和Δt4。由于滑块在气垫导轨上运动,毕竟存在一定的空气阻力和粘滞力的作用,从而使滑块在水平导轨上沿某一方向运动时,经过后一个光电门要比前一个的略慢,故Δt2–Δt1、Δt4–Δt3应大于零,且两个差值应大致相等。若不相等,则可判别哪端较高,通过调节气垫导轨一端的水平螺丝,直至Δt2–Δt1与Δt4–Δt3相等。此时导轨就处于水平状态。

应该注意:在气垫导轨未通气之前,禁止滑块在导轨上滑动。

3.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1)验证系统的质量(m0+m1+m2)一定时,其加速度a和所受合外力F[(m0+m1)g]成正比。

①用天平称衡滑块和砝码盘的质量m2和m0,用游标卡尺测量挡光片宽Δd,用米尺测量二光电门间的距离S。

②先将5~6个小砝码(5g)放在滑块上,再把滑块拉至距光电门K1约20cm处,然后使滑块作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测出滑块通过K1、K2时两次挡光的时间间隔Δt1和Δt2。保持滑块的起始位置不变,重复测量3次,取Δt1和Δt2的平均值。

③依次将滑块上的小砝码移到砝码盘内,这样做的目的是保持m0+m1+m2不变的前提下,增大(m0+m1)g。重复上述的测量,直至滑块上的小砝码全部移到盘内为止。

④绘制加速度a和所受合外力F之间的关系曲线。

利用(3-6-2)式求出a,以F为横坐标、a为纵坐标、作a-F图。求出所作图线的斜率、并将其和系统的质量的倒数作比较,分析产生偏差的原因。

(2)验证当合外力F[(m0+m1)g]一定时,系统的加速度a和其质量(m0+m1+m2)成反比。

①在盘内放入适当的砝码m1(约15g),再令滑块作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测出滑块的加速度。然后在滑块上加一质量为m3(m3≈1/2m2)的重物,再重复上述步骤。

②求出滑块上增加质量前后的加速度a1和a2,如果a1/a2≈M2/M1=(m0+m1+m2+m3)/(m0+m1+m2),则验证了加速度和质量成反比的关系。再将(m0+m1+m2+m3)a2和(m0+m1+m2)a1分别与(m0+m1)g作比较,分析产生偏差的原因。

预习思考题

(1)为什么在调整气垫导轨时,滑块经两光电门的时间不一样,即滑块并不匀速?

(2)为什么当Δt2–Δt1=Δt4–Δt3时,气垫导轨才水平?

思 考 题

(1)在安装挡光片时应满足下列条件:a.挡光片的平面必须与其运动方向平行;b.挡光片的两条长边必须与其运动方向垂直。试说明这样做的原因。

(2)在验证物体质量不变,物体的加速度与外力成正比时,为什么把实验过程所需用的加重物(即小砝码)全部放在滑块(m2)上?

(3)调节气垫导轨的水平状态时,如果滑块沿某一方向通过两光电门时两次的时间间隔相等,反向通过时不等,这是什么原因?应如何调节?

(4)实验过程中,为什么滑块的起始位置要保持不变?

(5)如果导轨没有完全调到水平,测得的a-F图线是什么样的?对验证牛顿第二定律有何影响?

(6)把平均速度v=Δd/Δt看成瞬时速度,对加速度a的测量有什么样的影响,怎样减小这种影响?

(7)本实验测量过程中可能存在哪些引起误差的因素?这些误差对实验结果有什么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