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天才”学习没有难易概念吗

“天才”学习没有难易概念吗

时间:2022-02-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李尚容的母亲说:“我后来发现,小孩子没有难易概念。”天才们是生来就有的吗?孩子最初的学习有没有难易的概念?在施建农看来,天才或超常儿童现象并不难理解,他认为潜在的心智能力就像身高、体重一样是有差异的,只是这一点点遗传下来的差异,可能会在后天环境影响下放大。同样的,施建农说,天才儿童更容易在未来取得比较突出的成就。

◆赵广立

小才女李尚容刚上小学就能记住近10本古文经典,包括从《笠翁对韵》到《孔子》《孟子》,从《黄帝内经》到《易经》这些对于我们成年人而言晦涩难懂的内容。更不可思议的是,她不仅“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而且,李尚容不仅专长于四书五经,她还是个能歌善舞的小才女,英文歌唱得也很好。

她是如何做到的呢?李尚容的母亲说:“我后来发现,小孩子没有难易概念。”她认为,虽然我们成年人知道古文难、现代文简单,但孩子只要有兴趣,就无所谓难易。

真的是这样吗?天才们是生来就有的吗?孩子最初的学习有没有难易的概念?如何认清并引导孩子发挥天分、兴趣以及如何认清后天环境对孩子成长成才的作用?

正视孩子的生而不同

中科院心理所认知与发展心理学研究室研究员、世界天才儿童研究协会亚太地区理事会主席施建农对超常儿童在认知和社会性发展方面有长期的研究,他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不能否认“天才儿童”的先天因素,即人生来的确有所差异,天才儿童属于那些“生来就心智(智力)超常的”。

在施建农看来,天才或超常儿童现象并不难理解,他认为潜在的心智能力就像身高、体重一样是有差异的,只是这一点点遗传下来的差异,可能会在后天环境影响下放大。“刚生下来差异可能不明显,但是姚明能长到2.26米,一般人能长到多少?”

同样的,施建农说,天才儿童更容易在未来取得比较突出的成就。“从大数据、概率统计的角度,很多资料证明,少时智力超群的人将来在生活水平、质量、人均收入上都会比普通人高出很多。”有研究机构对美国来自不同种族的移民的人均收入做过调查,发现这些移民的收入水平、社会成就与他们所在国家的整体智商水平密切相关,智商水平较高国家的移民,收入也越高,成就也越突出。

当今社会,很多人怀有这样的理念,认为孩子生来并无一般差别,只要孩子后天拥有足够好的教育条件,而且足够努力,孩子就能够沿着既定的轨迹成长成才。施建农认为,这其中的误区有必要认清。

“不能一厢情愿地认为每个孩子生下来都是天才,这样一来可能会误导孩子家长,从而给孩子太大压力。”施建农说。可以说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但用一刀切的天才评价标准不客观,对孩子也不负责。

“我们往往会听到家长说这样的话:‘隔壁家××学习成绩那么好,你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实际上呢?孩子可能已经很努力了,只是提高学习成绩不是他的专长。”施建农说。一定要正视孩子的个体差异,对孩子某方面的智力一概而论是有问题的。

兴趣这位“导师”的作用

我们常常为此感到迷惑:老外学汉语,多数都摇头:汉语太难了。而中国的小孩子从小接触中文、说汉语,并没有经历觉得难的阶段。孩子们从小的学习,真的没有难易之分吗?

施建农解释说,这是因为语言的学习受不同语言环境的影响;可以看到,在同一语境下,不同孩子学习语言的速度是不一样的,学会开口说话也有先后,说明也有难易之分。他又强调,“只是这种差异可能会在环境的影响下被放大,形成双重作用。”

真正的教育不是教会孩子们知识,而是开启他们的智慧,这也是“启蒙教育”的由来。小才女李尚容在古文上的造诣就得益于她对古文的兴趣,所以她被早早地“启蒙”了。

不过,施建农认为,孩子对某些新鲜事物有兴趣,并不意味着他们就一定能在这个领域取得多么大的成就,这是因为兴趣只是一种导向,还会受到先天能力和后天教育的限制。

施建农举例说,就像排量1.0L和3.0L的两台车,先天的基因决定1.0L跑不过3.0L的,但如果在拥挤的闹市,并不见得谁跑得过谁。“如果孩子有某种天分,要发现它,不能因为评价标准的不适用而无视孩子各种各样的天分。但是,也不能认为孩子只要有兴趣就可以,逼着孩子一定做出什么成就。”

因材施教最重要

北宋思想家王安石曾著《伤仲永》一文,慨叹方仲永虽有神童天分却因后天不学,终于“泯然众人矣”,至今令人嗟叹,这也给我们对孩子的教育提供一些启示。

“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讲因材施教,很重要的一点是要了解孩子是什么‘材料’,根据社会的价值体系对其加以引导,使其成为被社会认可、对社会有积极意义的人。”施建农说,如不能因材施教,就可能有南辕北辙的情况出现。

而片面强调环境,也有可能出问题。施建农认为,“孩子如果没有天分,再好的教育环境也无济于事。实事求是很重要,注重引导,选择对孩子发展有利的教育方式,根据孩子的特点提供相应条件。”

“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让孩子做他自己。”施建农说,“不是每个孩子都要去做总统。”

《中国科学报》(2014-09-12第16版《探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