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氧化磷酸化偶联机制

氧化磷酸化偶联机制

时间:2022-02-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细胞内ADP磷酸化生成ATP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底物水平磷酸化,与脱氢反应偶联,直接将高能代谢物分子中的能量转移至ADP,生成ATP。另一种是氧化磷酸化,由代谢物脱下的氢,经线粒体氧化呼吸链电子传递释放能量,偶联驱动ADP磷酸化生成ATP,是ATP形成的主要方式。电子传递的氧化过程和ADP磷酸化过程偶联的机制是产生跨线粒体内膜的质子梯度。Peter Mitchell在1978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以表彰他创建的化学渗透理论阐明了氧化磷酸化偶联机制。

ATP作为“能量货币”,是体内主要供能化合物。细胞内ADP磷酸化生成ATP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底物水平磷酸化,与脱氢反应偶联,直接将高能代谢物分子中的能量转移至ADP(或GDP),生成ATP(或GTP)(见第四章糖代谢)。另一种是氧化磷酸化(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由代谢物脱下的氢,经线粒体氧化呼吸链电子传递释放能量,偶联驱动ADP磷酸化生成ATP,是ATP形成的主要方式。

电子传递的氧化过程和ADP磷酸化过程偶联的机制是产生跨线粒体内膜的质子梯度。1961年,英国科学家Peter Mitchell提出化学渗透假说(chemiosmotic hypothesis),以阐述氧化磷酸化偶联机制。该假说的基本要点是电子经氧化呼吸链传递时释放的能量,通过复合体的质子泵功能,驱动H从线粒体内膜的基质侧转移到内膜胞质侧,形成跨线粒体内膜的H电化学梯度(图5-22),以此储存电子传递释放的能量。当H顺浓度梯度经ATP合酶回流到基质时驱动ADP与Pi生成ATP(图5-23)。Peter Mitchell在1978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以表彰他创建的化学渗透理论阐明了氧化磷酸化偶联机制。

图5-23 化学渗透假说示意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