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发条行走机器人设计

发条行走机器人设计

时间:2022-02-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发条行走机器人是利用发条作为动力,实现机器人行走和转向的功能。参照人行走的动作,可以用曲柄摇杆机构来实现,即由于电动机做连续的旋转运动,因此转向机构也做连续运动。在该问题中,拟达到的目的是对转向机构实行间歇控制,以改变机器人运动的速度方向。

1. 问题描述

发条行走机器人是利用发条作为动力,实现机器人行走和转向的功能。现要求设计一机器人,使其能够直立行走,在上紧一次发条后,能实现行走和转向的功能。要求设计结构简单、运动灵活,行走时不倾倒。

图7−15 无级登高梯

(a)整体图;(b)折叠图

1—活页转板;2—踏板;3—伸缩圆管;4—锥形锁紧装置;5—踏板同时作为链条储存管;6—手摇轮; 7—导轨;8—壳体;9—联轴器;10—刚性链;11—拉杆;12—导轨;13—刚性链储存管

2. 基于基元模型的问题分析

首先,建立发条行走机器人物元M,即

M= (行走机器人,C,V)=(Om,cm,vm)

根据功能分析法,按需执行的功能对行走机器人进行分解。做变换T,使

TM={M1,M2,M3,M4}={行走机构,转向机构,动力机构,机壳}

行走机构要求末端执行件与地面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差,且具有一定的行程范围。参照人行走的动作,可以用曲柄摇杆机构来实现,即

M 1=(行走机构,原理,曲柄摇杆机构)=(Om1,cm1,vm1)

根据物元的发散性(一征多值),并结合机械原理知识,有

M 1−|{M11 ,M12}

其中,

M 11=(行走机构,原理,曲柄摇块机构)=(Om11,cm11,vm11);

M 12=(行走机构,原理,摆动凸轮机构)=(Om12,cm12,vm12)。

对应的行走机构的原理图如图7−16所示。

图7−16 行走机构原理图

(a)曲柄摇杆机构;(b)曲柄摇块机构;(c)摆动凸轮机构

转向机构要求机器人在行走的过程中实现间歇转向,它可用物元M2来表示,即

下面运用可拓学知识,对电动机带动转向轮转向的一系列过程进行分析。由事元的蕴含规则可知:

A 1⇐A2⇐A3⇐A4

其中,A1=(转向,支配对象,转向轮);

由于电动机做连续的旋转运动,因此转向机构也做连续运动。该问题属于一组矛盾问题。在该问题中,拟达到的目的是对转向机构实行间歇控制,以改变机器人运动的速度方向。常用的解决方法是增加一控制装置,对机器人的转向进行实时控制。其结果可能会导致控制的复杂性提高。因此,这是一组技术矛盾。

将该技术矛盾用标准参数描述,待改善的参数为:速度(NO.9);导致恶化的参数为:测控的复杂性(NO.37)。

3. 基于TRIZ创新原理的可行解预测

查询经典冲突矩阵表,得相应的发明原理为:#3 局部特性原理;#34抛弃或再生修复原理;#27廉价替代原理;#16局部作用或过度作用原理。这里选用#3局部特性原理,具体内容如下。

局部特性原理#3 a. 从物体或外部介质(外部作用)的一致结构过渡到不一致结构;b. 物体的不同部分应当具有不同的功能;c. 物体的每一部分均应具备最适于它工作的条件。

由上述原理得到启示:考虑改变齿轮或中间传动件的结构,使其带动转向轮间歇运作。

4. 可行解的基元变换

由以上TRIZ原理解的提示,结合可拓蕴含规则的描述可知:由锥齿轮组成的差速机构能改变运动的传递方向,保证转向过程的实现。现若想实现间歇传动,就必须对与电动机直接相连的齿轮组进行改进。

根据机械原理的知识可知,不完全齿轮机构可实现间歇传动。因此,做变换T1,使

其中,M31是齿轮组中的一个齿轮,M31⊂M3

=(不完全齿轮,齿数,v)。

此时,间歇机构物元M0可表示为

M 0=(间歇机构,原理,不完全齿轮)

根据物元的发散性(一征多值),有

M 0−|{M01 ,M02}

其中,

M 01=间( 歇机构,原理,槽轮机构);

M 02=(间歇机构,原理,凸轮机构)。

5. 优度评价

对行走装置,可以选择结构尺寸、运动范围和可靠性作为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AHP)计算出每个方案的权重,再建立相应的关联函数,计算其优度。下面只对每个方案进行定性分析。对于方案一曲柄摇杆机构,如图 7−16(a)所示,由于连杆的存在,结构尺寸和运动范围较大;方案二曲柄摇块机构,如图 7−16(b)所示,运动范围较小,结构紧凑;方案三摆动凸轮机构,如图6−1(c)所示,由于存在凸轮,其曲线轮廓的设计与制造较为不便,同时存在高副接触,故其应力较为集中,机构的使用寿命较短。综合考虑以上设计方案,选用方案二曲柄摇块机构较优。

对转向的间歇机构,可选择紧凑性和可靠性作为衡量指标,仍可采用上述的层次分析法对每个方案进行定性分析(略)。最终选择不完全齿轮机构作为转向的间歇机构。

6. 最终方案

这样,行走机构和转向机构都可以通过相应的装置来实现,只需对其内部结构进行组合排列,以达到简化传动方案的目的。最终设计的发条机器人的传动原理图如图7−17所示。

图7−17 发条机器人的传动原理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