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羧酸的化学性质

羧酸的化学性质

时间:2022-02-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与无机酸相比,羧酸一般都是弱酸,其主要原因是羧酸在水中只能部分电离。羧酸的酸性强弱与其结构有关,影响羧酸酸性的因素很复杂,但最重要的是羧基所连基团的诱导效应。具有+I效应的原子或基团使羧酸的酸性减弱;具有-I效应的原子或基团能使羧酸的酸性增强。脱羧反应在动植物体内普遍存在,不过,它们是在酶的催化下进行的。

从羧酸的结构可以看出,羧基是由羰基和羟基相连而成的,但羧酸的性质并不是羰基和羟基的性质的简单加和,它并不能发生羰基的一些亲核加成反应,酸性却比醇强得多。因此,羧酸中羧基中的羰基和羟基彼此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羧基具备两者均不具备的新的性质。

在羧酸分子中,羧基原子是sp2杂化的,三个杂化轨道分别与两个氧原子和一个碳原子(或氢原子)以σ键相结合,形成的三个键在同一平面上,键角约120°,羧基碳上未参与杂化的p轨道电子与一个氧原子的p轨道形成 C O中的π键,而羧基中羟基氧原子上的孤电子对,可以与 C O中的π键形成p-π共轭体系(图8-1),从而使羟基氧原子上的电子向 C O转移,结果使 C O和C—O的键长趋于平均化。X光衍射测定结果标明:甲酸分子中 C O的键长(0.123nm)比醛、酮分子中的 C O的键长(0.120nm)略长,而C—O的键长(0.136nm)比醇分子中的C—O的键长(0.143nm)稍短。

图8-1 羧基上p-π共轭示意图

羧基中由于p-π共轭效应的存在,使羟基中氧原子上的电子云密度降低,氧氢键的极性增强,有利于氧氢键的断裂,使其呈现酸性;也由于羟基中氧原子上孤电子对的偏移,使羧基碳原子上的电子云密度比醛、酮中的增高,从而不利于亲核试剂的进攻,所以羧酸的羧基不利于发生类似醛、酮那样典型的亲核加成反应。

另外,羧酸的α-H由于受到羧基吸电子效应的影响,其活性升高,容易发生取代反应;羧基的吸电子效应使羧基与α-C之间的价键容易断裂,因此能发生脱羧反应。

根据羧基的结构,它可发生的一些主要反应如下所示:

1.酸性和成盐反应

羧酸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H,形成羧酸根离子,所以其水溶液显酸性,能与碱或金属氧化物生成盐和水。

RCOOHRCOO+H

RCOOH+Na OH →RCOONa+H2O

2RCOOH+Mg →O (RCOO)2Mg+H2O

与无机酸相比,羧酸一般都是弱酸,其主要原因是羧酸在水中只能部分电离。除甲酸外,大多数饱和一元酸的p Ka为4~5,但羧酸的酸性比碳酸强,可以和碳酸盐(或碳酸氢盐)反应生成羧酸盐并放出二氧化碳气体。例如:

利用这个性质,可以区分羧酸和其他化合物。

另外,羧酸的碱金属盐,如钾盐和钠盐等,都能溶于水,所以不溶于水的羧酸,将其转化为碱金属盐后,便可溶于水。利用这个性质可将羧酸从一些混合物中分离出来。例如,在苯甲酸苯酚的混合物中加入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后,振荡摇匀,苯甲酸就转化可溶于水的苯甲酸钠盐进入水层,而不溶的即为苯酚进入油层,分离后将水层酸化便得到苯甲酸。

二元羧酸与无机二元酸相同,分两步电离,第二步电离比第一步要难,因此,二元酸的p Ka2总是大于p Ka1

羧酸的酸性强弱与其结构有关,影响羧酸酸性的因素很复杂,但最重要的是羧基所连基团的诱导效应。具有+I效应的原子或基团使羧酸的酸性减弱;具有-I效应的原子或基团能使羧酸的酸性增强。此外,吸电子诱导效应越强,酸性越强。例如:

在对位取代的苯甲酸中,能使苯环活化的取代基使羧基上的电子云密度加大,H—O键的电离更加困难,酸性减弱;反之,酸性增强。例如:

由于羧基是吸电子基,所以对于两个羧基相距较近的二元酸来说,其酸性比相同碳原子的一元酸强,但当两个羧基相距较远时,酸性显著减少。

思考题8-1 将下列化合物按酸性强弱次序排列。

(1)CH3CH2COOH H2C CHCOOH CH CCOOH

(2)CF3COOH CF3CH2COOH CF3CH2CH2COOH

2.羧酸衍生物的生成

在一定条件下,羧基中羟基被卤素(—X)、酰氧基(—OCOR)、烷氧基(—OR)、氨基(—NH2)取代,分别生成酰卤、酸酐、酯、酰胺等羧酸衍生物。

(1)生成酰卤 最常见的酰卤是酰氯,它由羧酸与三氯化磷、五氯化磷或亚硫酰氯等试剂作用制得:

由于羧酸与亚硫酰氯反应的其他产物均为气体,得到的酰氯容易提纯,因此,亚硫酰氯是较为理想的卤化剂。

羧酸分子中,去掉羟基剩下的原子团称为酰基。例如:

(2)生成酸酐 一元羧酸在脱水剂(如五氧化二磷、乙酸酐等)作用下,两分子羧酸加热失水,生成酸酐:

某些二元羧酸分子内脱水,生成内酐(一般生成五元、六元环)。例如:

(3)生成酯 在无机酸的催化下,羧酸与醇作用生成酯,这种反应叫作酯化反应:

酯化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其逆反应叫作水解反应。酯化反应速率非常缓慢,必须在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进行。酯化反应中常用的催化剂有浓硫酸、氯化氢、三氟化硼等,该反应也可使用有机酸催化,如对甲苯磺酸(Ts OH)、氨基磺酸(H2NSO3H)等。目前工业上已逐渐使用阳离子交换树脂作催化剂。

由于酯化反应是可逆的,为了提高酯的产量,一般采用增加反应物(酸或醇)的浓度或不断除去生成的酯或水,使平衡向右移动。在有机合成中,常常选择最合适的原料比例,以最经济的价格得到最好的产率。

通常羧酸酯化时,羧酸究竟是提供氢还是提供羟基?现在已由各种实验解答了这个问题。在大多数情况下,是由羧酸提供羟基(即酰氧键断裂),如用含18O的醇和羧酸酯化时,形成含有18O的酯;少数情况下是由醇提供羟基(即烷氧键断裂),如用含18O的醇和羧酸酯化时,形成含有18O的水。

羧酸与一级醇、二级醇反应形成酯时,就是按照酰氧键断裂的反应机理进行的;羧酸与三级醇反应形成酯时,则是按照烷氧键断裂的反应机理进行的。

(4)生成酰胺 羧酸与氨或碳酸铵作用得到羧酸铵盐,铵盐受热失水生成酰胺;如果将酰胺继续加强热或与五氧化二磷作用,可以进一步失水生成腈:

二元羧酸与氨共热,可以生成酰亚胺。例如:

3.脱羧反应

羧酸分子中脱去羧基,放出二氧化碳(CO2)的反应称为脱羧反应。不同的羧酸脱羧生成不同的产物。

(1)一元羧酸的热分解 饱和一元羧酸通常是将其转成钠盐再与碱石灰共融,发生脱羧反应,生成少一个碳原子的烷烃:

这也是实验室制备甲烷的原理。

当一元羧酸的α-C上连有强吸电子基时,羧酸变得不稳定,受热后容易脱羧。例如:

(2)二元羧酸的热分解 由于羧基是强吸电子基,所以二元羧酸如草酸和丙二酸受热后都容易脱羧,生成比原来少一个碳原子的一元羧酸:

丁二酸和戊二酸受热时不脱羧,而是分子内失水,生成稳定的环状酸酐:

己二酸和庚二酸在氢氧化钡存在下加热,既发生脱羧又发生脱水反应,生成少一个碳原子的环酮:

这是工业上合成环戊酮和环己酮的重要方法之一。脱羧反应在动植物体内普遍存在,不过,它们是在酶的催化下进行的。

4.还原反应

由于羧基当中存在p-π共轭效应,使羧基很难催化氢化,只有在特殊的强还原剂如氢化锂铝(Li Al H4)作用下,才能将其还原成为伯醇。例如:

5.α-H的卤代反应

由于受到羧基的-I效应的影响,羧酸的α-H原子比较活泼,在光照或少量红磷催化下,它们能被氯或溴(氟和碘除外)逐个取代,生成α-卤代酸。例如:

α-一卤代酸可以发生水解反应,生成α-羟基酸,因此,这也是合成α-羟基酸的重要方法之一。

氯代酸是合成农药和药物的重要原料。例如,一氯乙酸是合成植物生长刺激素2,4-二氯苯氧乙酸(简称2,4-D)的原料。

思考题8-2 完成下列反应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