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油气化探的发明

油气化探的发明

时间:2022-02-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早在20世纪30年代,德国人G.劳伯梅耶和苏联人B.A.索科洛夫就提出了油气化探的概念。a图显示油田开采初期甲烷浓度异常呈环状围绕油田边界;b图表示油田采空之后的甲烷浓度异常大部分消失为了查明烃类是否能够通过垂向迁移而在地表形成异常,苏联学者曾分析了地下天然气储气库的上方300米处含水砂层中的烃类含量,发现储气后仅3个月该层气态烃含量就升高了10倍,靠烃类生长的细菌也有明显的增加。

早在20世纪30年代,德国人G.劳伯梅耶和苏联人B.A.索科洛夫就提出了油气化探的概念。他们检测到土壤中存在烃类的高浓度异常,在一些异常区布置钻探,发现了地下几百米深处的油气藏。从此,他们就在更多的地方采集土壤样品、地下水样品,除测定烃类之外,还测定与烃类有亲缘关系的其他成分,发现了更多的综合异常,找到了更多的油气田。

⑤美国德克萨斯州哈斯廷斯油田甲烷浓度异常分布图(引自霍维兹1985) 。 a图显示油田开采初期甲烷浓度异常呈环状围绕油田边界;b图表示油田采空之后的甲烷浓度异常大部分消失

为了查明烃类是否能够通过垂向迁移而在地表形成异常,苏联学者曾分析了地下天然气储气库的上方300米处含水砂层中的烃类含量,发现储气后仅3个月该层气态烃含量就升高了10倍,靠烃类生长的细菌也有明显的增加。这就是烃类垂向运移的最好证据。美国学者在哈斯廷斯油田开采前后进行了两次地表化探采样,发现在油田开发早期的土壤中有环状的甲烷高浓度异常,其范围与油田范围基本吻合(图5a),但22年后油田采空后再去测,绝大部分甲烷异常已经消失(图5b)。这就证明了早期发现的土壤甲烷异常正是由地下油田中的甲烷垂向迁移至地表而形成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