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罗甸期沉积类型

罗甸期沉积类型

时间:2022-02-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书重点研究的是罗甸期沉积类型。为便于叙述,对罗甸期的各个沉积类型的划分采用地理名称方案,各沉积类型特征如下。图4-1 研究区乌拉尔世罗甸期沉积类型分布图 A.阿日永型;B.左支型;C.玛日啊达州型;D.尕日赛瑙贡玛型 注:虚线代表系二叠纪地层被覆盖而推测部分。

研究区乌拉尔世地层出露面积大,由于罗甸期裂谷型火山岩的喷发,对沉积古地理格局形成明显的制约,该时期沉积类型复杂,横向对比难度较大,而在祥播期至孤峰期研究区统一为碳酸盐岩沉积。综合我们实测的二叠纪剖面,同时参考了相邻地区1∶20万区调报告中的同期地层剖面,对研究区二叠纪首先进行了沉积类型的划分,由此研究了不同沉积类型的沉积相,建立了研究区二叠纪的沉积相模式。

乌拉尔世罗甸期可以划分出4种沉积类型(同期或近于同期),祥播期—冷坞期的九十道班组、尕日扎仁组和索加组,可划分为2种沉积类型,即碳酸盐岩型(九十道班组和索加组)、泥岩型(尕日扎仁组),因其具上、下层位关系,另外在研究区内较为单一。在此不做介绍。本书重点研究的是罗甸期沉积类型。为便于叙述,对罗甸期的各个沉积类型的划分采用地理名称方案,各沉积类型特征如下。

1.阿日永型(类型A)

以研究区南部杂多县阿日永剖面诺日巴尕日保组为代表命名,典型特征是发育厚度较大的重力流沉积。岩石类型为深灰色砂岩、泥岩、灰岩及角砾岩玄武岩,重力流沉积下部以滑塌角砾岩为特征,上部以砾屑灰岩为特征,可见灰岩呈漂砾状产于沉凝灰岩的基质中,部分层位见凝灰质岩石混杂于灰岩中。角砾岩的砾石为棱角—次圆状,成分以灰岩为主,含少量的凝灰岩或玄武岩等,常见滑塌构造,灰岩角砾最大者可达数米,填隙物以沉凝灰质、粗砂质等为主,颗粒支撑,横向分布不稳定;砾屑灰岩位于重力流层序的底部,产异地类Pseudofusulina-Schwagerina组合,类化石可构成一种砾屑,见于砾屑灰岩或碳酸盐质角砾岩的底部,化石个体略有分选,局部层位分异度低,类化石破损少,无变形。

2.左支型(类型B)

以研究区南部的左支剖面的诺日巴尕日保组为代表命名,典型特征是泥岩层发育,岩石类型以深灰色泥岩为主,夹灰色中厚层状岩屑砂岩、凝灰质砂岩、灰岩及玄武岩等。灰岩泥质高,生物屑种类多,灰泥支撑,产原地的岛间洼地相类Parafusulina组合,属种相对较为单调。分布于研究区中部左支—娘扎赛里(果哇通)一线。

3.玛日啊达州型(类型C)

以研究区中部的玛日啊达州剖面和北部的西恰赛素曲剖面的诺日巴尕日保组(包括下部的扎日根组)为代表命名,分布范围也限于这两个地区。典型特征是凝灰质岩石与碳酸盐岩互层。主要岩石类型为灰绿色中薄层状凝灰岩、沉凝灰岩、凝灰岩质砂岩与浅灰色厚层状碳酸盐岩呈大套互层,夹少量玄武岩,典型特点是发育(层)凝灰岩层。碳酸盐岩以灰岩为主,颗粒支撑,亮晶充填,部分层位见砂、砾屑,生物屑种类多,产原地的台地相类Misellina-Schwagerina组合。

4.尕日赛瑙贡玛型(类型D)

以研究区尕日赛瑙贡玛、夏麻贡玛曲、苟果尕、当朗赛剖面尕笛考组为代表命名,典型特征是火山岩发育,厚度巨大。岩石类型以灰黑色、灰绿色块状火山集块岩、火山角砾岩、玄武岩为主,夹凝灰岩、灰岩及砂岩等,灰岩夹层中产丰富的类化石,包括2个组合,在尕日赛瑙贡玛剖面下部见异地斜坡相Pseudofusulina-Schwagerina组合,上部见原地台地相Misellina-Schwagerina组合。分布范围为中部的尕日扎仁—夏麻贡玛曲一线和南部的苟果尕—当朗赛一线。

上述4种沉积类型所产的类化石表明其地质时代为罗甸期,生物组合的差异是由沉积环境的不同而造成的。各沉积类型对比见表4-1。各沉积类型的空间展布见图4-1。

研究表明,在中部和南部呈北西西向展布的尕日赛瑙贡玛型为中心,靠其最近且一般围绕其分布的是以凝灰岩为主的玛日啊达州型,向两侧的洼地内为泥岩的左支型,而最外侧则是以滑塌堆积为主的阿日永型。阿日永型在研究区分布并不广,可能是与其需要特殊的地形及沉积环境有关。

表4-1 研究区乌拉尔世罗甸期沉积类型对比表

图4-1 研究区乌拉尔世罗甸期沉积类型分布图
A.阿日永型;B.左支型;C.玛日啊达州型;D.尕日赛瑙贡玛型
注:虚线代表系二叠纪地层被覆盖而推测部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