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红星照耀克里姆林

红星照耀克里姆林

时间:2022-02-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彼得格勒卫戍部队士兵参加布尔什维克起义,并将五角星涂上象征革命的红色,从而使其成为十月革命的标志。当年11月7日十月革命节的晚上,这些镀上黄金、嵌有乌拉尔山区贵重宝石的革命标志物首次从克里姆林宫的四座尖塔上向世间普射出红色的光芒。从十七世纪起,历代沙皇在克里姆林宫的几座主要塔楼顶端立起了铜制镀金的双头鹰像。1931年12月,苏联中央执委会秘书处讨论了拆除克里姆林双头鹰的计划,认为拆除工作将耗资9.5万卢布。

红星照耀克里姆林

革命前的俄国将五角星称为“马尔斯之星”,得名于罗马神话中的战神马尔斯。彼得格勒卫戍部队士兵参加布尔什维克起义,并将五角星涂上象征革命的红色,从而使其成为十月革命的标志。被誉为“红军缔造者”的托洛茨基曾询问五角星的含义,而后下令红军佩戴红色的五角星作为识别标志,其象征涵义是把工人阶级从饥饿、贫穷、战争和奴役之中解放出来。不过,形形色色的反布尔什维克势力——教会、保皇党、反犹主义者——则将其解释为“敌基督的五芒星”或者“犹太人阴谋的符号”。


文/阎京生


1935年10月18日,在苏联内务人民委员部(NKVD)及克里姆林宫卫队的监视下,四队工作人员借助脚手架,分别攀上克里姆林宫的救世主塔(Spasskaya Bashnya)、三位一体塔(Troitskaya Bashnya)、尼古拉塔(Nikolskaya Bashnya)和松林塔(Borovitskaya Bashnya),开始拆卸塔顶的镀金铜制双头鹰。位于三位一体塔上的双头鹰体量最大,是在现场原地解体的,另外三只双头鹰则用滑轮和简易吊车放到地面,然后运到高尔基中央文化公园存放。

四颗巨大的红星在10月23日运抵高尔基公园,上面蒙着红布,安放于基座之上。NKVD第一副人民委员雅科夫·阿格拉诺夫此前曾向主管国民经济政治局委员卡冈诺维奇去信,要求向内务人民委员部划拨67.9公斤黄金,用于给这些红星镀金;阿格拉诺夫还在信中说,原先那些铜鹰上面的镀金层将被技术工人剥离下来,然后交给国家银行。

10月25日,工人开始向救世主塔楼顶端安装红星。另外三座塔楼的红星也在接下来的一周里安装完毕。11月4日,国家政治保卫总局(OGPU)负责人、斯大林的私人卫队长卡尔·保克尔向斯大林和莫洛托夫报告说,已经在十月革命纪念日前顺利完成了拆除克里姆林宫双头鹰、安装红星的工作。当年11月7日十月革命节的晚上,这些镀上黄金、嵌有乌拉尔山区贵重宝石的革命标志物首次从克里姆林宫的四座尖塔上向世间普射出红色的光芒。

双头鹰是古老的东罗马帝国纹章,它取代了古代罗马帝国的雄鹰,象征着东西两个罗马。东罗马帝国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的侄女索菲亚·巴利奥略嫁给了莫斯科公国的统治者伊凡三世,因此双头鹰从十五世纪起也成为“第三罗马”俄罗斯的标志。1497年,伊凡三世下令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内的多棱宫(Granovitaya Palata)墙上装上了一只红色背景的镀金双头鹰,它是俄国的第一座双头鹰雕像。

从十七世纪起,历代沙皇在克里姆林宫的几座主要塔楼顶端立起了铜制镀金的双头鹰像。从1667年到1883年,作为俄国国徽的双头鹰更换过六次外观(从早期的希腊-拜占庭风格逐渐演变为日耳曼风格),因此克里姆林宫塔顶的铜鹰也曾多次更换。到1917年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退位时,克里姆林宫塔楼双头鹰中年代最久的是1870年给三位一体塔铸造的铜鹰,最新的则是位于救世主塔楼顶端、1912年为了迎接罗曼诺夫皇朝三百周年纪念而铸造的双头鹰。

十月革命之后,苏俄政权在1918年3月将首都从靠近西方的彼得格勒迁往莫斯科,列宁选定克里姆林宫内的参政院大楼为布尔什维克最高权力机构的驻地,在楼内的三层设有列宁的办公室和卧室。从列宁办公室的窗户向外望去,最醒目的建筑是位于其西方的三位一体塔,以及塔顶上金光闪闪的沙皇双头鹰。对于布尔什维克的红色政权来说,这是个非常刺眼的标志物。因此在迁都莫斯科后不久,列宁就曾提出拆掉克里姆林宫塔顶上的双头鹰——早在1918年4月12日颁布的一项布尔什维克法令就规定“拆除纪念沙皇及其功绩而设立的纪念碑,而设计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纪念碑”。但是由于苏维埃政权建立之后各种工作千头万绪,而拆除双头鹰并非急务,这件事就被耽搁了下来。

在1924年,三名莫斯科工人——亚·普列奥布拉任斯基、尼·库兹涅佐夫和阿·费多罗夫给联共(布)中央去信,对“罗曼诺夫家族的双头鹰仍然屹立于无产阶级国度的天空”表示愤怒,提议用镰刀和锤子的标志将其替换下来。这几名工人还在信中提出了用气球拆除双头鹰的技术建议。这封信在《消息报》上登出之后,也并无下文。在拍摄于1925年的一张列宁墓照片中,木制的列宁墓后方是雄伟的救世主塔,塔顶依然挺立着头戴皇冠的双头鹰雕像。

苏联画家尼古拉·巴斯加可夫在1960年创作油画《列宁在克里姆林宫》时,遇到了一个难题——列宁办公室窗外远处、三位一体塔顶端的双头鹰。在一幅革命题材的作品里画上俄罗斯帝制的标志显然是不合适的,可是列宁在世时又没有在克里姆林宫的塔顶上安装红星,因此给这座塔楼添上红星更不符合史实。画家最后只好把双头鹰抹掉,让三位一体塔的塔尖变得光秃秃的。

1930年,内务人民委员部委托“全俄艺术品研究与保管中心”(ВХНРЦ)对克里姆林宫塔顶双头鹰的艺术与历史价值进行判定。这个机构是十月革命后由苏维埃政府创办的,负责对被充公没收的各种艺术珍品进行鉴定和修复。其负责人伊格尔·埃曼纽维奇·格拉巴是俄国及苏联著名的画家、诗人、出版商、艺术品修复者和艺术史研究者,十月革命前曾任特列季亚科夫画廊经理。在提交给苏联人民委员会(СНКСССР, 1922~1946年的苏联政府机构,苏联部长会议的前身)执行秘书尼古拉·戈尔布诺夫的报告中,格拉巴认为克里姆林宫塔顶的双头鹰“既无历史价值,也没有艺术价值,可以不必保留”。

戈尔布诺夫随后在6月20日致信苏联中央执行委员会(苏联国家最高权力机关,1936年后被苏联最高苏维埃取代)主席团主席阿维尔·叶努基泽,信中称:“列宁生前曾反复要求将双头鹰拆除,并对迟迟没能完成这项工作感到愤怒。我个人证明确有此事(戈尔布诺夫曾任列宁的秘书)。我认为应当将这些双头鹰拆除,换上我们的旗帜。为什么要保留沙皇的标志?致共产主义的问候。”

1931年12月,苏联中央执委会秘书处讨论了拆除克里姆林双头鹰的计划,认为拆除工作将耗资9.5万卢布。关于双头鹰的替代物有过多种提议:旗杆,苏联国徽,镀金的镰刀和锤子。但是在1935年8月,联共(布)政治局最终做出批示:“致苏联人民委员会:联共(布)中央委员会决定在1935年11月7日以前拆除救世主塔、尼古拉塔、松林塔和三位一体塔上的双头鹰,以及历史博物馆大楼的两座双头鹰像。兹决定在上述四座塔楼上安放五角星和镰刀锤子标志。”

带有五个尖角的正五角星(Pentagram)最早源于金星以每八年为一个周期的环日轨迹。它在古埃及曾被当作冥界子宫的符号,而在古代巴比伦则视作女神伊修塔尔的孪生姐姐尼斐提斯(冥界女神)的符号。在古希腊神话中,五芒星是冥界王后珀耳塞福涅的象征;凯尔特人将它作为死亡与战争女神摩莉甘(Morrigan)的象征。在凯尔特传说中,太阳英雄加温为了向女神表达敬意而在自己血红的盾牌上画了五芒星。毕达格拉斯学派的神秘主义者也崇拜这个符号,将它称为“五回交错的诞生”。在神秘学中,尖角向上的五芒星代表 “生命”和“健康”,被用作祈求幸福的符号,也被作为守护符和治疗伤病的符号。由于正五角星可以一笔画出,因此古人也迷信它可以防止恶魔和恶灵的侵犯。在神秘学的魔法阵中,圆形魔法阵用于保护魔法师本人,而正五角星则被用于封印恶魔。

在十月革命之前,红色的五角星并没有特别的政治含义,当时社会主义运动的主要象征物是红旗——长长的红色旒旗最初被海军战舰和海盗船当作“死战到底”的信号来使用,到十七世纪时成为设防城市和要塞“决不投降”的标志。在1836年得克萨斯共和国与墨西哥的阿拉莫战役中,墨军统帅圣安纳将军就曾下令升起红旗,意思是“不受降,不饶恕”。红旗也曾多次被城市暴动者当作起事旗帜:1789年法国大革命中的群众曾高举红旗反对王权,因此雅各宾派称红旗是“被烈士的鲜血染红的”,并将红旗作为自己的标志。1848年革命中,红旗在欧洲各国遍地开花,最终成为社会主义运动及其政党——法国工人党、德国社会民主党等等——的标志。

革命前的俄国将五角星称为“马尔斯之星”(марсовой звездой),得名于罗马神话中的战神马尔斯。沙皇尼古拉一世在1827年将其作为俄国军队的军衔标志。1917年二月革命后颁布了著名的“一号法令”,士兵成立的“士兵委员会”取代了军官,俄军军纪瞬间崩溃。在“士兵委员会”的许可下,俄国军队开始一个团一个团地从前线自发溃散,向后方逃跑。大批手持武器的无政府主义士兵涌到首都彼得格勒,彼得格勒卫戍部队司令康斯坦丁·叶列米耶夫为了将自己的军人同这些散兵游勇区分开来,将库存的一批订肩章用的马口铁五角星发放给士兵,让其别在军帽上(也有研究者认为下这道命令的是莫斯科卫戍司令尼·亚·波兰斯基)。不久之后,临时政府首任陆海军部长亚历山大·古契科夫在4月21日签发命令,正式宣布用五角星取代帝俄军队的旧帽徽。十月革命爆发后,彼得格勒卫戍部队士兵参加布尔什维克起义,并将五角星涂上象征革命的红色,从而使其成为这次革命的标志。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作为红军和布尔什维克革命象征物的红色五角星是由托洛茨基引入的。十月革命后,军衔为准尉的布尔什维克老党员尼古拉·克雷连科被任命为陆海军人民委员和红军总司令。他是一位世界语主义者,在帽子上佩戴着世界语运动的标志——绿色五角星。被誉为“红军缔造者”的托洛茨基向其询问五角星的含义,克雷连科解释说其五个尖角代表世界的五大洲。不久之后托洛茨基下令红军佩戴红色的五角星作为识别标志,其象征涵义是把工人阶级从饥饿、贫穷、战争和奴役之中解放出来。不过,形形色色的反布尔什维克势力——教会、保皇党、反犹主义者等等——则将其解释为“敌基督的五芒星”或者“犹太人阴谋的符号”。

克里姆林宫塔楼红星的设计任务最初交给了沙俄时期著名雕塑家叶夫根尼·兰塞列的儿子、莫斯科建筑设计院的设计师叶夫根尼·叶夫根尼耶维奇·兰塞列。斯大林在兰塞列绘制的五角星设计草稿上亲笔做了批注:“很好,但有必要取消中央的圆框”,并且在“取消”二字下面画了两道加重线。在兰塞列的第二版草稿上,斯大林也做了类似的批示:“很好,但是要取消尖矛”。不久之后兰塞列被解职,设计红星的任务交给了费多尔·费多罗夫斯基。他是莫斯科大剧院的舞美设计师,曾经为《鲍里斯·戈东诺夫》、《伊万·苏萨宁》等著名歌剧设计过舞台布景,先后获得了列宁勋章以及五次斯大林奖金,还在1951年被授予“苏联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在拆除原有的双头鹰时,由于没有足够高的吊车,因此只能在塔楼旁边搭建脚手架,由工人现场拆解。改造工程面临的另一个难题是塔楼的结构无法支撑数吨重的五角星。最后决定在救世主塔、三位一体塔和松林塔的内部加装金属支撑结构。尼古拉塔的塔顶年久失修,因此拆除重建。

费多罗夫斯基为救世主塔楼设计的五角星以不锈钢为骨架,外面包裹黄铜,总面积为130平方米,黄铜的表面镀有一层厚度0.02毫米的黄金,星体从中央向四周有辐射的光芒线。三位一体塔上的五角星也有光芒线,但并非从中心辐射出去,而是分为五束,形状类似松针或麦穗。松林塔和尼古拉塔的五角星均采用光滑的金属表面,前者在五角星的外围还有一道镶边。四枚五角星的两侧全都有镰刀锤子的标志,镶嵌着乌拉尔地区出产的半宝石——紫翠玉、黄玉、绿柱石、金绿宝石、堇青石、水晶、紫石英和石榴石——一共用去了7000多颗,最大的重达20克。四枚红星在晴朗的白天闪闪发光,节日的夜间则用聚光灯照射。

克里姆林宫红星属于30年代初莫斯科红场—克里姆林“社会主义中心”总体设计的一部分。在1934年的规划中,克里姆林宫前面是领袖的陵墓——苏维埃的观礼台。在其对面国营百货公司的位置建起四座并列的摩天大楼——苏联重工业人民委员会大厦,它们通过空中相连,形成凯旋门式的外观。在克里姆林宫的西北边是一条与宫墙平行的轴线,其尽端是体量巨大、高达415米的“苏维埃宫”,其顶端立有一座100米高的列宁像。不过,这套气势宏伟的设计方案由于过于脱离现实而告吹。如重工业人民委员会那样体量巨大的建筑物也将给克里姆林宫和红场的历史建筑古迹带来无可估量的损失。

酸雨、灰尘、烟雾和肮脏的莫斯科空气很快令那些镀金黄铜和半宝石变得黯然失色。此外这些五角星的尺寸相对于克里姆林宫塔楼的外观来说也显得比较小。1937年5月,联共(布)中央委员会决定在十月革命二十周年前夕更换克里姆林宫塔尖上的标志物,换成红宝石玻璃材质的新五角星。新的克里姆林宫红星在1937年11月2日全部安装完毕。原先安装在救世主塔楼的那枚钢制五角星被重新装到了莫斯科河运北站码头的大楼顶上,另外3枚五角星则被拆毁了。

红宝石玻璃是一种昂贵的材料,由于在原料中掺入三氧化二金而呈现出美丽的红色,但是颜色比较浅。为了将其颜色调深,克里姆林宫红星的玻璃原料里又加入了硒。由于红宝石玻璃在阳光直射时容易被看作是黑色,这次采用了一种新的夹层玻璃材料:外层是6到8毫米厚的红宝石玻璃,内层是6毫米厚的乳白色玻璃。这些专用玻璃由莫斯科附近的康斯坦丁涅夫卡工厂和弗拉基米尔州的古斯-赫鲁斯塔尔尼玻璃厂生产。

新红星的外观仍由费多罗夫斯基设计,救世主塔和尼古拉塔的红星尺寸最大,高3.75米;三位一体塔红星高3.5米,松林塔红星高3.2米。除了原有的四座塔楼外,这次还在克里姆林宫西南角的运水塔(Vodovzvodnaya Bashnya)顶端加装了第五枚红星,高度为3米。由于每枚红星的重量都超过1吨,因此安装在一个可以转动的底座上,以抵御强风的袭击。红星表面可以承受的最大压力为2000帕(每平方米200千克力)。

红星内部的电气照明由亚历山大·朗达教授设计。每个红星的内部都装有一枚莫斯科电气工厂特制的白炽灯泡,长度38.3厘米,中央部分最大直径177毫米。灯泡内并联安装两组由列宁格勒的彼得宫城钟表厂(俄国最古老的工厂,1721年由彼得大帝亲自创办)制造的钨灯丝,如果一组灯丝烧坏,另外一组仍可继续发光,直至被更换下来(更换灯泡需时30分钟左右)。救世主塔、三位一体塔和尼古拉塔红星的灯泡功率为5千瓦,另两座塔楼为3.7千瓦,每枚灯泡的发光效率为22流明/瓦。为了提高亮度,在红星内部还安装了反射棱镜,此外五角星尖端的玻璃厚度要小于中间部位,这也是出于光学美观效果的考虑。

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后,克里姆林宫卫队司令斯皮里多诺夫少将在当年6月26日向贝利亚提交了一份关于对克里姆林宫实施伪装的报告。此后苏联当局召集画家和舞美设计师,对整个克里姆林宫建筑群采取了大规模的伪装行动。一群登山运动员攀上宫内多座教堂的镀金圆顶,为其刷上黑漆;大克里姆林宫和参政院大楼的绿色铜皮屋顶也漆成了黑色和深褐色。克里姆林宫墙画上了门和窗户,宫内主要建筑的黄白色外墙也刷成了和市区内普通建筑颜色相近的红灰色。在红场和花园搭起了一些伪装建筑,列宁墓外面也搭起脚手架、蒙上帆布,用油漆画上门窗,变成了一座三层楼房。

1941年11月7日,在红场举行了一次著名的阅兵仪式,受阅部队直接开赴前线。由于斯大林要在列宁墓上对受阅士兵讲话,因此临时拆除了列宁墓的伪装。从这次阅兵留下来的影像资料和艺术作品中可以看到列宁墓后面救世主塔上的红星。实际上在当年7月,各塔楼上的红星就跟宫内各大教堂的十字架一样用苫布罩上了,而且一直蒙到1945年德国投降为止。在1945年5月24日“胜利大阅兵”的照片中,可以看到救世主塔楼和尼古拉塔楼的红星。

技术人员发现,在1941至1942年德国飞机的几次空袭中,由于部署在克里姆林宫花园内的高炮部队对空开火的缘故,一些炮弹碎片落下后砸坏了红星上的玻璃。1945年十月革命节过后,所有五枚克里姆林宫红星都被取下来送去修复,翌年3月才重新安装回去。这次采用了一种新的夹层玻璃材料:在红宝石玻璃和乳白色玻璃之间又衬了一层透明的水晶玻璃。这种合成玻璃由加里宁州上沃洛乔克的“红五月”工厂制造。

在五十年代的战后重建时期,苏联境内新建了大批摩天大楼和纪念性建筑,其中不少建筑的顶端也安装了红星,比如为了庆祝莫斯科建城800周年而修建的“七姐妹”:莫斯科国立罗蒙诺索夫大学主楼、乌克兰饭店、列宁格勒饭店、外交部大楼、重工业部大楼、艺术家公寓和文化工作者公寓。在苏联部长会议关于建设这些摩天大楼的报告中,认为建设一系列的高层建筑“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技术特点和建筑艺术上,都应该是新的……它们应该与城市历史上的建筑艺术和未来的苏维埃宫的形象相协调”。由于使得其外形服从于当时即将批准兴建的新苏维埃宫(1958年再度取消),因此这些高楼的立面和空间体型是相当一致的,其外形是美国式摩天大楼和哥特风格、巴洛克风格以及新古典主义的综合体,以四周的裙楼衬托中央塔楼的上升之势,塔楼的顶端安装红星。

这种“斯大林哥特式”的高楼也被东欧和亚洲的社会主义国家所采用。1952年捷克斯洛伐克国防部长为接待苏联军事代表团而下令在布拉格市中心修建了88米高的德鲁日巴饭店(现为皇冠广场酒店),这是捷克境内最高的斯大林式建筑,拥有254间客房和一处能容纳600人的地下防核弹掩体。其尖顶上面的红星和莫斯科的“七姐妹”一样保留到今天。

不过,位于波兰首都华沙的另一座摩天楼——1955年落成的华沙科学文化宫,在其落成之日就没有安装塔尖红星。这座大楼是同时期苏联及东欧境内最高(270米)、最匀称、外观比例最协调的一座斯大林式建筑,完全由苏联工人承建,而且融入了一些波兰风格的装饰元素。但是由于波兰人与俄国长达几个世纪的历史恩怨,这座斯大林“作为礼物送给华沙人民”的大厦一直没有得到华沙人的青睐,而是将其取笑为“斯大林的注射器”或“斯大林的婚礼蛋糕”。

克里姆林红星的一个小尺寸复制品从1954年到1990年树立在保加利亚共产党党中央大楼的楼顶,1990年之后被迁到索菲亚的“社会主义艺术博物馆”陈列。匈牙利国会大厦,一座建于19世纪末、号称“多瑙河畔的威斯敏斯特宫”的新哥特式雄伟建筑,其圆顶上面的尖塔在1948年之后也被装上了红星——夜间同样能发出红色的光芒。在1956年“匈牙利事件”中,纳吉政府在群众的要求下,用一面红白绿三色的国旗将其覆盖,准备数日之后拆除。但是在苏军出兵布达佩斯之后,此事自然告吹,匈牙利政府直至1990年才将其拆去。

在中国,位于北京西郊的苏联展览馆(1958年改名为北京展览馆)和军事博物馆,以及位于上海市中心的中苏友好大厦(上海展览中心)是修建于五十年代的三座典型苏式建筑,它们的立面设计都模仿位于莫斯科北郊奥斯坦基诺的“全苏农业展览馆”(后来更名为“国民经济成就展览馆”)。这三座建筑的立面中央都有高高的尖塔,塔尖上也都安装着红色玻璃制作的五角星。其中北京展览馆上的红五星曾在1976年唐山大地震中震落地面,玻璃全都摔碎,金属龙骨也摔变形了。1979年给北京展览馆塔顶装上了重新制作的红星,其直径为2.5米,外壳改成了有机玻璃,重量也从原来的1吨多减到750公斤。

苏联解体后,克里姆林宫内许多建筑物上的苏联时期政治符号都被清除,大克里姆林宫巨大的“CCCP”字母也被换成双头鹰的浮雕。“为了信仰和祖国”、“回归”、“人民协商会议”等政治组织要求将克里姆林宫尖塔上的红星也一同拆除。俄国东正教会在2006年也发出了同样的呼吁:“我们希望能够恢复历史原貌,并希望能够尊重大多数东正教教徒的感受:让俄罗斯国家的标志双头鹰重新回到克里姆林宫塔楼的顶端。直到一百年前,克里姆林宫塔楼的顶端一直有象征俄罗斯的双头鹰标志。我们认为,包括大门和钟楼,克里姆林宫所有组成部分都是神圣的,但是后来共产主义者用红星替换了双头鹰。这个标志长久以来一直困扰着东正教教徒们的心灵。现在俄罗斯正在复兴,对东正教的信仰也在不断恢复。我们认为共产主义者应该也可以理解我们的呼声。”

2010年,在救世主塔楼和尼古拉塔楼城门上方的圣像复原仪式上,俄国东正教会再度表示希望能够恢复塔顶上的双头鹰:“克里姆林宫之上应当一直是国家权力的象征。如今国家权力的象征物是双头鹰,所以有必要在神圣的救世主塔楼上复原这一标志。这是历史的必然。如果我们生活在一个民主的俄罗斯,那么俄罗斯总统就不应当在共产主义的标志物下、在列宁和斯大林的偶像旁工作。”

然而俄国共产党坚决反对拆除红星的主张,此外全俄艺术品研究与保管中心也认为经过75年的历史,克里姆林宫的红星已经具备了文物的价值,反对用新造的“假古董”将其替换下来。克里姆林宫博物馆负责人阿列克谢·列维金则表示说,克里姆林宫在1994年已成为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根据规定,当时的一切建筑、装饰都不能被改变,这也是俄罗斯的国际义务;从另一个角度讲,在塔楼顶端安装的红星,不论从艺术还是建筑的角度来看都是神奇的作品,不应该去毁坏。

除了上述两种观点之外,还有一些人持折衷的意见:认为可以保留其他塔楼上的红星,但是应当在通往红场的救世主塔楼上恢复双头鹰的标志。不过,由于克里姆林红星的特殊意义及敏感地位,俄联邦的相关领导人始终拒绝对红星的去留明确表态。在2013年3月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地球一小时”熄灯活动中,普京关闭了总统官邸、克里姆林宫和红场——包括历史博物馆、“古姆”(国营百货公司)、圣瓦西里教堂——的夜景灯光,以及一部分照射克里姆林宫墙的探照灯,但是各座塔楼上的红星和救世主塔楼上的金框大钟依然保持彻夜光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