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十八缸金银照耀的慈善光芒

十八缸金银照耀的慈善光芒

时间:2022-02-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被丢弃的婴儿投入其中,在救生门的后方,是领取投婴儿的一侧。奉天同善堂是当时沈阳第一家慈善机构,也是当时辽宁最大的慈善团体。左宝贵将他定为贪赃罪,命斩首示众。虽然左宝贵殉国,但他一手创办的慈善事业并没有止步不前。同善堂之类的慈善机构的出现,是一种社会进步以及制度完善的表现。
十八缸金银照耀的慈善光芒_国之长子

东北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民谣:“清明左大人,一副善心肠。天赐金和银,一共18缸。大人为百姓,义建同善堂。”这里的“左大人”是左宝贵,“同善堂”是沈阳最早的慈善团体,而这“18缸金和银”则是当时的一个传说故事。

光绪年间,朝廷派左宝贵驻守盛京城。有一次,左宝贵一家人来到盛京城的馆驿,发现西跨院的小花园里有十多个小孩在玩耍,一见大人们进园来了,孩子们竟然一下子全部跑得无影无踪了。

第二天,左宝贵一家人又来到花园,又见到了这些孩子,小孩并没有跑,只是远远地看着他们,后来渐渐熟悉了,孩子们还在他们跟前跑来跑去地玩耍,就是天一黑,就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

左宝贵和夫人觉得事情可疑,心想:“这馆驿由亲兵守卫,哪有十几个孩子跑进来的道理?难道是民间所传的人参精?”便吩咐丫环预备红绒线,每人一团,等小孩玩耍散去时拴在他们的衣襟上。丫环按照吩咐拴好红绒线,一共18团。

奉天同善堂的救生门,又叫婴儿邮筒。被丢弃的婴儿投入其中,在救生门的后方,是领取投婴儿的一侧。据相关资料记载,这里一年收容了246名儿童。(注:数值是平均估计的婴儿数值)

奉天同善堂,取义“万善同归”,是近代中国东北地区规模最大的慈善机构。

晚上,左宝贵命亲兵打着灯笼,顺着红线寻找小孩的归宿,结果发现红绳都钻进了小花园的土中,亲兵小心挖开,发现每条红线下面都有一口大缸,而缸里满是金银,整整18缸!

左宝贵当时大吃一惊,心想:“我一生从不爱财,这么多金银如何处理?一旦处理不妥,惹人口舌不说,也难免引起当今圣上和太后的怀疑。”他一夜未眠,终于想出了个主意,“莫不如给老百姓办点善事”。

光绪七年(1881),左宝贵召集地方官,将如何得到这18缸金银的事讲了出来,并且征集工匠,盖一座官堂。不到一个月,大院盖好,并贴出告示:“这堂院,凡属鳏寡孤独之人,均可在此赡养天年。堂中一切费用,均由总兵衙门供给。”左宝贵还亲自为这个大堂院写下了三个大字“同善堂”。

传说归传说,左宝贵创办同善堂,则是确有其事。当时的同善堂下设不同的机构,同年创办“牛痘局”,每年免费为贫民引种牛痘(地址在今沈阳市红十字会医院)。还有赈灾粥厂,救济穷苦百姓。光绪十一年(1885),左宝贵又先后在沈阳城内创设了惜字局、义学馆、栖流所、育婴堂等一些慈善机构,并开设了同善产科学校,这些成为“奉天同善堂”的雏形。奉天同善堂是当时沈阳第一家慈善机构,也是当时辽宁最大的慈善团体。

据史料记载,左宝贵驻军奉天20年,“治军严肃,爱惜人才,重文爱勇,有奇技功能者,辄罗致之麾下。功罪分明,军中部下有伤亡者,皆以私财养其家属。”同时,左宝贵乐善好施,热心地方公益事业,深受民众的爱戴。不光如此,他还正义廉洁,在同善堂的管理方面,铁面无私,一心为百姓着想,严格管理部下。

有一天,侍卫官忽然来报,有一彪形大汉背着一个面黄肌瘦的小女孩前来告状。原来那大汉在粥厂喝粥时唱快板书说:“左大人施粥百斗又千斤,施粥小官抽粮又贪赃,苦得百姓端着破碗喝米汤。”因此,被施粥官痛打一顿。此大汉不服,特来到左大人府告状。

左宝贵一听施粥官这样蛮横很是气愤,看看大汉衣衫褴褛,非常怜悯,叫人拿出新的衣服裤子赏给大汉穿,拿出点心给小孩吃。左宝贵脱去官服,穿上大汉的破衣、烂衫,到粥厂查看。他手拿着破碗,站在等候领粥的人群中,只听人人唉声叹气。等到左宝贵领粥时,端起粥碗一看,果然是米粒稀少可数,全是米汤。左宝贵气得把粥碗向施粥官掷去,施粥官刚要还手打左宝贵,被粥厂的一个小兵挡住,因为小兵已经认出他是左大人。

施粥官慌忙跪地求饶。左宝贵当着众人问他施粥的情况,为什么粥里米少?他无言答对,在左宝贵的追问下,不得不承认自己私贪了粮米。左宝贵将他定为贪赃罪,命斩首示众。随即左宝贵又换了一位施粥官,并警告他以后如果再出现粥里米少的贪赃现象,一定严厉惩办。

从此以后,米多了,粥稠了,喝粥的穷苦百姓心情大快。像这样的故事,民间还流传很多。后来,左宝贵在甲午战争中牺牲,奉天民众感其壮烈和恩德,在南门外建祠祭祀。在左宝贵创建的同善堂院内树立了两米多高的全身铜像,立石碑历数其功,以示纪念。

虽然左宝贵殉国,但他一手创办的慈善事业并没有止步不前。光绪二十二年(1896)五月,盛京将军依克唐阿将左宝贵创办的各项慈善事业汇总统归一处,咨部立案,为保留其“万善同归”之意,未更改同善堂名字,堂址设于省城怀远关外高台庙胡同。从此,它依靠自有土地房屋、商号庙产及各界赠施、群众捐助,得以不断地扩充和发展。光绪二十七年(1901)设施医院。光绪三十二年(1906)将育婴堂改为男女两级学校,同年,成立贫民栖流所。1911年归并济良所,1916年归并孤儿院,1917年成立吗啡疗养所,1919年成立粥粮筹备处,兼办省立教养工厂、接管珠林寺寄骨堂,1920年归并贫民收容所,1921年成立病丐疗养所和教养学校,1922年成立医学校、贫民习艺所等。1930年4月,辽宁当局将同善堂改为辽宁省救济院,1936年修建了门诊部,成为当时的市立医院。

同善堂中照顾孩子,给小孩子们做衣服时的场景。

同善堂下设四部:第一部为贫民部,包括贫民栖留所、珠林寺、病丐疗养所;第二部为孤苦部,包括孤儿院、济良所、实业女学校;第三部为医务部,包括红十字医院(施医院)、牛痘局、医学校、产科病院;第四部为工艺部,包括奉天官立教养工厂、贫民习艺、教养学校。图为同善堂内的幼儿园。同善堂之类的慈善机构的出现,是一种社会进步以及制度完善的表现。

这里发生过许许多多关于爱的故事,台湾著名作家柏杨曾在1948年的奉天同善堂里收养了一名8岁孤女,并在1959年创作的散文《棣清·我儿!》中讲述了他当时在沈阳工作生活的经历。

在2002年,沈阳一位老人披露身世,她就是柏杨散文中提及当年的那名8岁孤女——棣清。她本姓“邵”,有一哥一妹,生父活着的时候是国民党的一名军官,生母是四川人。抗战胜利后,她与哥哥乘船从重庆到沈阳来,临近北京的时候,她还与哥哥在一起,但后来走散了,便再也没有见过面。她独自一人来到沈阳,人生地不熟,再加上满口的重庆话,说不清又听不懂,年纪又小,便被辗转送到了奉天同善堂。

“有一天,同善堂的院长带来一个人,那时我坐在炕边,不知怎么的,我莫名其妙地迎着他站了起来,后来他就把我从救济院里接走了,这个人就是我的养父——柏杨。”邵清回忆,柏杨对她很好,经常带她上街买东西,到饭馆吃饭,在她吃东西的时候,养父总是慈爱地看着她吃,不断地给她夹菜,有时候,养父会把她带到工作的地方,给她介绍叔叔、阿姨认识……是养父让她重新有了家的温暖。

同善堂还走出过一个电影明星——杨静。她生于1929年12月,原名德勒格尔玛,蒙古族。1944年,杨静毕业于沈阳同善堂助产士学校,1946年入东北军政大学学习,同年留校任文工团宣传员。1950年起任东北电影制片厂演员,曾主演《卫国保家》,以朴实大方的表演塑造了农村青年妇女陈桂英这一角色,之后又在《一贯害人道》《结婚(1953)》等影片中饰演角色。她的表演朴素自然,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深受观众的认可。

始发于左宝贵的爱心,在同善堂世代传承。1953年,同善堂改为市立三院,1980年改称沈阳市红十字会医院。如今,在同善堂的旧址上,虽已难觅左宝贵时期的遗迹,但还有一条名为同善里的巷子,保留着对这一昔日辽宁最大慈善机构的绵绵追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