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生旦净末丑中的粉墨人生

生旦净末丑中的粉墨人生

时间:2022-02-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的戏剧形成比西方晚一千多年。由于中国的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加之长期的闭关自守,与西方的戏剧形成了两种完全不同的体系。中国的戏剧核心不认为戏剧是对生活的模仿,而是对生活的虚拟。中国戏剧的表现生活,运用了一种“取其意而弃其形”的方式,如中国画之写意山水,用纵横的笔势去体现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生旦净末丑的粉墨登场中演尽生活百态、人情冷暖。

戏剧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一种艺术形式,我们会常常到剧场去看演出,比如听京剧、昆曲、歌剧,看话剧、舞剧、木偶剧、皮影戏等,这都属于戏剧的范畴。

戏剧是一种综合舞台艺术样式。它的特点是将众多艺术形式,以一种标准聚合在一起,在共同具有的性质中体现其各自的个性。这些形式主要包括:诗、乐、舞。诗指其文学,乐指其音乐伴奏,舞指其表演。此外还包括舞台美术、服装、化妆等方面。而这些艺术因素在戏曲中都为了一个目的,即演故事;都遵循一个原则,即美。

戏剧从一开始出现就成了美学的研究对象之一。在公元前5世纪左右,伴随着希腊戏剧的繁荣产生了戏剧美学。古希腊的三大悲剧作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德斯和喜剧家阿里斯多芬的创作实践是戏剧美学的最初研究对象。亚里士多德的《诗学》是世界戏剧美学的第一部重要著作。

亚里士多德认为戏剧是对自然的模仿,而且他的这个观点在西方戏剧历史上有很长一段时间是占主导地位的。直到易卜生、契诃夫的时代,仍把戏剧看做是对生活的模仿。设想在舞台与观众之间存着一种看不见的墙,力求使戏剧演出变成一种正在进行的生活,也就是——真实。

中国的戏剧形成比西方晚一千多年。自宋金时代算起也只不过有七百多年。由于中国的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加之长期的闭关自守,与西方的戏剧形成了两种完全不同的体系。中国的戏剧核心不认为戏剧是对生活的模仿,而是对生活的虚拟。他们认为:戏是生活的虚拟。它的特点在于重视“意味”的美。中国戏剧的表现生活,运用了一种“取其意而弃其形”的方式,如中国画之写意山水,用纵横的笔势去体现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但是中国戏剧还需要面对一个舞台的狭小与生活的博大的矛盾,它不像西方戏剧那样用“三一律”的原则对生活进行挤压以便于表现,而是运用虚拟的手段,制造弹性的时空,又借助于演员生动的表演和观众的想象与理解,来完成对阔大天地的描画。所以,戏曲可以在明亮的灯光下制造出黑夜的假象,可以在空旷的舞台上驭马行舟;所以才有了红脸的关羽,白脸的曹操,有了长歌当哭,长袖善舞,有了无花木之春色,无波涛之江河。生旦净末丑的粉墨登场中演尽生活百态、人情冷暖。

戏剧艺术要以生活为素材,如果把中国的虚拟理解成“写意”,那么西方的戏剧便是“写实”,这可能是东西方对于戏剧理解上的最大区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