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课程建设成就实验学习的效果

课程建设成就实验学习的效果

时间:2022-02-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是在以实验为主题开展学习的过程中,由于要构建实验体系,我才渐渐理解,这些内容恰恰是学生深入学习化学、延伸化学兴趣、开发化学思维的最好素材,这也是我构建化学课程的开端。不过,有一组学生的实验失败了,是由于操作不当造成了试管炸裂。整个实验过程,从开始到实验反思和习题训练结束,一节课竟然还剩下大约7分钟的时间。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对实验技能的应用训练,以及通过课题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领会物质的变化特征。

“碳铵哪儿去了”这节课是单元探究课。往年这种课是不会被纳入课程计划的,因为要用大量的精力进行考试训练。而且这不是中考内容,不考试,一般课程不会讲述。在这之前,我对教材的理解和对教学的认识就仅限于此。但是在以实验为主题开展学习的过程中,由于要构建实验体系,我才渐渐理解,这些内容恰恰是学生深入学习化学、延伸化学兴趣、开发化学思维的最好素材,这也是我构建化学课程的开端。

选择“碳铵到哪儿去了”作为教学资源,是因为前几节课学生制取了二氧化碳,对仪器的连接、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气体的收集方法等实验技能有了一定的了解。技能是需要训练的,我不想只是让学生通过机械训练达到目的,于是就思考,能不能将相关知识内化到一个新的课题中,让学生在使用的过程中自然领悟呢?而这节单元课恰恰具备这些条件。但这个实验毕竟存在挑战性,首先,学生不熟知碳铵的性质,需要教师采取灵活有效的措施帮助学生打通知识节点;其次,这个实验的综合性比较强,既融合了物质的变化等内容,又包容了一些实验技能,特别是对于加热固体这一操作,学生还远未达到熟练的程度,学生到底能不能完成,上课前我还是有些顾虑的,何况学生从来没有用过铁架台,现在实验室中的铁架台因为生锈、老化等原因已经非常钝,学生能驾驭得了吗?本实验还要验证二氧化碳和氨气,对于这部分知识,学生也一无所知。用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后还涉及先撤酒精灯还是先撤导管的问题,等等。这个实验相对复杂,本节课还要承载的一条“内线”是,让学生体会“猜想—搜集资料—设计实验—得出结论—实验反思”这种学科思维方式,明确研究问题的一般程序。不知道课堂40分钟能否完成任务,所以在孩子们完成实验前,我甚至做好了这一节课不成功再加一课时的心理准备。

第三节课的铃声还没响,就有学生匆匆跑进了实验室,有几个学生大声喊着:“再不上化学,就把我憋死了。”“老师,我都四天没进实验室了,想死你了!”“要是天天上化学多好啊!”听到这样的话,我心里很高兴,喜欢上化学,除了化学自身的魅力外,与教师的教学有一定关系。我更高兴的是,我正在采用的教学方式得到了学生们的认可。

一上课我就直奔主题:跟学生一起确定本节教学目标,其中有练习固体的取用、给固体加热、检验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设计实验证明碳铵的“消失”属于什么变化;学习验证二氧化碳、氨气的方法;能够判断分解反应等诸项内容。我和学生边研究目标,边将已经掌握的内容舍弃掉,如固体的取用、检验装置的气密性等内容。事实上,这样一交流,学生的知识点也就过关了,我很得意于自己使用的这一策略。

随后,在我印发给学生的学案上出现了这样一项内容:

给固体加热:

A图:给液体加热试管料向上,与桌面成45°角。

B图:给固体加热试管略向下,防止加热过程中产生的水回流,导致试管炸裂。

共同点:

①先预热后固定加热(防止因为试管骤然受热而炸裂);

②试管夹均加持在距管口三分之一处;

③加热时都要保持试管壁干燥,防止因为受热不均匀而炸裂试管;

④加热完毕,不要让试管骤冷,防止试管炸裂。

想一想:阅读完上述材料,你能找到几个会导致试管炸裂的原因?

往年,这些知识点都是需要反复强调的,但是使用上面“这一招”省却了不少时间,当堂检查时,几乎所有学生都过关了。这提醒了我,学生能看懂的,不需要讲;能用文字呈现的,不必再去唠叨。

课程进行到此,大概用时是10分钟,还剩30分钟,下面的内容需要加快进度,于是在印发的试卷上出现了一个我杜撰的故事:

张明种的庄稼不茂盛,农艺员小刘建议他买一些碳铵(一种化肥)施在田里,张明当天就到农艺站买了些来。时值中午,疲累的张明将碳铵倒在田头便回家休息去了,他想等太阳落山后再均匀地撒到田里。可是午休回来的张明走到田头时却发现化肥竟被人“偷”走了一半儿。恼怒的张明不明就里,就告到村里,要求村长帮他抓小偷,弄得整个村里鸡犬不宁。这事让小刘知道了,他很快帮助张明找到了“真正的罪犯”。

请大家猜一猜:张明撒在田头的碳铵到哪儿去了?小刘是怎么帮张明解开谜团的?

虽然没使用多媒体,没播放音乐(实验室条件不具备),但是学生的兴趣依然很浓厚,他们纷纷猜测着。最后结果有两个:一是认为碳铵具有挥发性,在太阳的照射下,挥发掉了;一是认为碳铵发生了化学变化,生成了看不见的其他物质。

由于意见不同,于是我要求学生看下面的“查找资料”一栏,最后,学生将意见统一到了第二个结论上。但是此时我又提醒他们:你认为资料准确吗?如果我们能够“看到”新物质生成,是不是更有说服力?

怎么看到呢?资料上写明,“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将产生的气体通入到澄清石灰水中,若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氨气能使湿润的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这时,我们只需要通过实验来证明一下。

于是开始实验。此时,学生实验时仍然需要按照我提供给他们的步骤来完成,刚开始接触化学,能够完全地达到标准就足够了。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可以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事实上,很多学生的阅读能力不是很强,有的学生甚至没有阅读意识,但是为了追求实验的成功,他们就不得不阅读。另外,我每周印发给学生的化学趣味故事,也是引导他们走上阅读之路的一种尝试。

学生实验很快结束了,比上节课要顺利得多。不过,有一组学生的实验失败了,是由于操作不当造成了试管炸裂。但也恰好作为一个反面教材,引起学生们的关注。

整个实验过程,从开始到实验反思和习题训练结束,一节课竟然还剩下大约7分钟的时间。利用这几分钟,我做了一个演示实验: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演示时,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当他们看到我通过导管向水槽中的集气瓶吹气并产生了一个大气泡时,竟然兴奋地叫了起来。我问道,怎么来验证吹出的气体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呢?“石灰水……石灰水……”学生一起喊着。于是我将石灰水倒入集气瓶,果然出现了浑浊的现象,学生再次感到兴奋,都迫不及待地学做起来。下课铃儿响时,几番赶他们走,他们才意犹未尽地离开了实验室。

没想到原计划完不成的实验,最后超额完成了任务;没想到学生对实验探究的过程体会得这么顺利;没想到学生课堂训练完成的比预想的好;没想到……

诸多的“没想到”促使我进行反思,究竟是什么原因产生了这样的效果?

首先,学生对实验探究的兴趣是先决条件,同时,我的教学方式也发挥了重大作用。总结起来有这样几点:

1.突出重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对实验技能的应用训练,以及通过课题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领会物质的变化特征。因此,关于实验步骤的教学就要淡化,所以,在本次教学中,我将实验步骤完整无误地呈现在了学案上,学生只需“照搬”即可。或许有的老师认为这样不妥当,毕竟实验步骤是否合理决定了实验的成败,何况,对实验步骤的分析与规范本来就是实验教学中的重头戏,但是我认为,课时有限,“鱼”与“熊掌”要有所取舍,否则将一无所获。至于对实验步骤的分析与规范,可以通过其他课程的学习予以完善,而且学生在持续一段时间的“抄规范”的过程中会渐渐熟悉实验步骤,到对实验步骤进行深入学习时,由于他们已经“先入为主”,自然会有“恍然大悟”之感。由混沌走向清晰,原本就是人类认识科学的一般历程。

2.课程建构。要想按照自己的意愿开展实验探究教学,就要合理使用教材,还要开发新资源。新资源既要承载课程标准,又要兼顾学生兴趣。例如,这节课的内容是教材上的内容,但是因为恰好符合我的教学设计,所以被我拿来用。后文提到的“喝水汽车”“天降酸雪”等内容,也是基于这样的思考被我纳入课堂的。也就是说,教师对课程的设计和应用,都要服务于课程标准的实现和对学生兴趣的培养。

3.问题意识。如果一节课只是按照教师的预设去完成,那就是教师的课堂而不是学生的,学习也就无法变成学生自己的事。但是“问题”从何而来呢?一是学生学通知识点后能够主动提出问题,二是学生学不通遇到问题时,不管哪一种形式,都是学生学习愿望产生的前提。正如本节课中,许多内容对学生来说很生疏,因此会产生疑问,有了这一前提,教师的引导就变得较有价值,课堂教学也就产生了实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