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合理利用水资源

合理利用水资源

时间:2022-02-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水资源的特点是地区分布不均,水土资源组合不合理;年内配集中,年际变化大;连丰连枯现象比较严重;河流的泥沙淤积严重。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既受水资源数量、质量、分布规律及其开发条件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受各部门对水资源需求的社会经济因素的限制。中国水资源南多北少,地区分布差异很大。其三,地下水不合理开采,引起地下水位持续下降,水资源枯竭,在27座主要城市中,有24座城市出现了地下水降落漏斗。

若按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这一指标来衡量,则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4,排名在110名之后。缺水状况在中国普遍存在,而且有逐渐严重的趋势。全国约有670个城市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水现象,其中缺水比较严重的有110多个。

中国水资源总量多,但人均量少。水资源的特点是地区分布不均,水土资源组合不合理;年内配集中,年际变化大;连丰连枯现象比较严重;河流的泥沙淤积严重。这些特点导致容易发生水旱灾害,水的供需矛盾,表明了中国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江河整治的任务十分艰巨。

中国地表水年均径流总量约为2.7万亿立方米,相当于全球陆地径流总量的5.5%,占世界第5位,低于巴西、俄罗斯、加拿大和美国。中国还有年平均融水量近500亿立方米的冰川,约8000亿立方米的地下水及近500万立方千米的近海海水。目前中国可供利用的水量年约1.1万亿立方米。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江河整治及防治水害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显著的成绩。

在城市供水方面,目前全国已有300多个城市建起了供水系统,自来水日供水能力为4000万吨,年供水量100多亿立方米;城市工矿企业、事业单位自备水源的日供水能力总计为6000多万吨(1吨=1000千克),年供水量170亿立方米;在7400多个建制镇中有28%建立了供水设备,日供水能力约800万吨,年供水量29亿立方米。

农田灌溉方面,全国现有农田灌溉面积近8.77亿亩(1亩=666.67平方米),林地果园和牧草灌溉面积约0.3亿亩,有灌溉设施的农田占全国耕地面积的48%,但其生产的粮食却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75%。

防洪方面,现有堤防20多万千米,保护着耕地5亿亩和大、中城市100多个。现有大中小型水库8万多座,总库容4400多亿立方米,控制流域面积约150万平方千米。

水力发电方面,中国水电装机近3000万千瓦,在电力总装机中的比重约为29%,在发电量中的比重约为20%。

但是,随着工业和城市的迅速发展,水的需求量不断增加,水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水资源的供应程度已成为制约某些地区经济开发的主要因素。

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既受水资源数量、质量、分布规律及其开发条件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受各部门对水资源需求的社会经济因素的限制。

海中作业平台

中国人均占有水资源量只有世界人均值的1/4(中国人均占有地表水资源约2700立方米,居世界第88位)。按人均占有水资源量比较,加拿大为中国的48倍、巴西为16倍、印度尼西亚为9倍、美国为5倍,而且也低于日本、墨西哥、法国、澳大利亚等国家。

中国水资源南多北少,地区分布差异很大。黄河流域的年径流量只占全国年径流量的约2%,为长江水量的6%左右。在全国年径总流量中,淮河、海河、滦河及辽河三流域只分别约占2%、1%及0.6%。黄河、淮河、滦河、辽河四流域的人均水量分别仅为中国人均值的26%、15%、11.5%、21%。

随着人口的增长,工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造成了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日益加剧。20世纪以来,到70年代中期,全世界农业用水量增长了7倍,工业用水量增长了21倍。中国用水量增长也很快,至70年代末期全国总用水量为4700亿立方米,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4.7倍。其中城市生活用水量增长8倍,而工业用水量(包括火电)增长22倍。北京市70年代末期城市用水和工业用水量,均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40多倍,河北、河南、山东、安徽等省的城市用水量,到70年代末期都比新中国成立初期增长几十倍,有的甚至超过100倍。因而水资源的供需矛盾也就日益尖锐。

水资源供需矛盾有诸多不利的影响。首先是对工农业生产影响很大,在中国15亿亩耕地中,尚有8.3亿亩是没有灌溉设施的干旱地,另有14亿亩的缺水草场。全国每年有3亿亩农田受旱。西北农牧区尚有4000万人口和3000万头牲畜饮水困难。其次,对群众生活和工作造成不便,有些城市对楼房供水不足或经常断水,有的缺水城市不得不采取定时、限量供水,造成人民生活困难。其三,地下水不合理开采,引起地下水位持续下降,水资源枯竭,在27座主要城市中,有24座城市出现了地下水降落漏斗。

由于所处地理位置和气候的影响,中国是一个水旱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特别是洪涝灾害长期困扰着经济的发展。

据统计,从公元前206年~1949年的2155年间,共发生较大洪水1062次,平均两年即有一次。

黄河在2000多年中,平均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仅1887年的一场大水就死亡93万人,全国在1931年的大洪水中丧生370万人。

新中国成立以后,洪涝灾害仍不断发生,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兴修水利,整治江河,防治水害成为新中国成立后兴国安邦的大计,也是十分重要的战略任务。

由于人口的急剧增加和对水土资源利用的不合理,导致水环境的恶化,加剧了洪涝灾害的发生。所以,我们要进一步提高对水资源的认识,水资源与人类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如何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成为当前一项非常艰巨和重要的工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