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其他国家职业教育的情况

其他国家职业教育的情况

时间:2022-02-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德国的职业教育发达,早有所闻。造成这种明显的差异的原因,除了两国科技发达的程度不同之外,主要在于员工素质的差别,德国十分重视职业培训和对用户负责的教育。在德国,不论担任那一种工作,完成那一种任务,“资格”是非常重要的,而这种“资格”,绝大多数是靠职业教育来实现的。德国对教育的管理、监督、组织实施,主要采用立法的形式来保证。

九、其他国家职业教育的情况

(一)美国职业教育的特点

美国是世界头号经济强国,也是头号教育大国,用“大学如林”来形容美国毫不为过。每年美国都是全球范围内吸引外国留学生人数最多的国家。然而,为什么美国从总统到贫民百姓,从政府到私有企业都重视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美国的工商企业的领袖重视自己雇员的素质和工作能力,希望训练有素的劳动力能帮助他们的企业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中稳站潮头。为此,他们通过向公立学校捐款来推动学校教授这些企业希望未来的员工拥有的技能。举世闻名的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迄今为止已经在这个项目上捐款几千万美元。

同时,由于这些工商业界的巨子都是总统竞选的捐款大户,所以那些总统候选人一旦当选都要回报工商企业的支持。例如小布什在他的第一个任期里推出了“不让一个孩子落下”的教育法案。2005年1月20日,在他的第二任总统就职典礼上,他又提出他工作的重中之重是让美国的高中生为他们的未来做好准备,使他们不仅能够上大学,而且拥有能够和全世界的工人竞争的职业技术。

家长既希望自己的孩子多才多艺,又关心他们的就业机会。而职业技术学校紧贴社会生活实际,其课程设置的出发点就是为了提高孩子的素质,让他们能独立应对来自生活和工作的挑战。最重要的是,职业技术学校与工商企业界联系密切。它不仅能为学生提供准确的中学后教育和职业导向,还能快速调整课程以适应现代职业领域的最新需要。因此,职业技术学校在就业方面具有特别的吸引力。

另外,当人们失业后无法立即找到工作时,他们需要到职业学校去回炉,再学一门新手艺为再就业做好准备。这时候,职业学校就是失业工人续航的加油站。

(二)德国职业教育的做法和经验

1、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德国的职业教育发达,早有所闻。德国的机械设备结构合理,加工精密,外观讲究,性能优异,这是他们重视职业培训、员工持证上岗,人人关心质量的结果。德国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常见产品,比如他们生产的小刀,品种有单开的多开的,功能有一种或多种的;眼镜的镜片、相机镜头、放大镜、显微镜、玻璃器皿乃至各种水晶工艺品,型式各异,档次有高有低,而质量都是上乘的。而我国产品虽然使用了同等数量的原材料和类似的加工工艺,但产品的售价,却往往要比他们低数倍甚至几十倍,产品往往只能在地摊或普通商店销售,他们的产品却能在专卖商店里大显威风。造成这种明显的差异的原因,除了两国科技发达的程度不同之外,主要在于员工素质的差别,德国十分重视职业培训和对用户负责的教育。

由此类推,德国的奔驰汽车、西门子电器等产品质量之所以驰名世界的秘诀也在于此。在德国,不论担任那一种工作,完成那一种任务,“资格”是非常重要的,而这种“资格”,绝大多数是靠职业教育来实现的。普通教育、基础知识教育固然重要,但他们更重视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职业教育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成人教育也是职业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他们的“资格”,决不是单纯的一种学历文凭或证书,除一般的基础知识外,更重要的要懂得操作应用,有动手能力。因此,在德国不论是第一、还是第二、第三产业,各行各业都强调职业教育,重视职业教育,而且他们也确实尝到了强调、重视职业教育的甜头。难怪他们把职业教育比喻为“经济腾飞的翅膀”、“经济发展的柱石”,甚至是“民族存亡的基础”。

欧洲各国,都在摹仿和借鉴德国重视职业教育的经验,尽管国情各异,模式不同,但在主要方面是共同的,即都在强调和发挥职业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用法律来保证职业教育的贯彻实施。据了解,两德统一后,仍实行原西德的教育制度。德国对教育的管理、监督、组织实施,主要采用立法的形式来保证。他们坚持依法治教,颁布了许多职教法规,形成了一套内容丰富、互相衔接、便于操作的法律体系,有力地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德国的职业教育在学校名称、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学制长短、办学条件、经费来源、教师资格、教师进修、考试办法、管理制度等等,都有明确而具体的要求,同时还设立了一套包括立法监督、司法监督、行政监督、社会监督在内的职业教育实施监督系统。使职业教育真正做到了有法可依,依法治教,违法必究的法律体系,以法律形式完善了职业教育的管理和运行,促进了职业教育健康有序地发展。

在法律允许范围内,学校和办学单位有充分的自主权,政府一般不干预办学过程。对学校和办学单位做不了,做不好的工作,政府出面协调解决,贯彻了服务的宗旨。

3、完整的职业教育体系。德国的教育体系十分完备,大体上可分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进修教育四大类。而职业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学生升学就业的主要渠道;他们的学制一般是孩子三岁进幼儿园,六岁入小学,小学学制是四年,小学后实行第一次分流,多数学生一开始升入中学,就初步确定了今后就业升学的基本方向,目的性比较明确,初中(五年制或六年制)毕业后的第二次分流,是根据不同职业的要求和学生及家长的意愿而定;较高层次的职业教育(包括企业及其它各类职业教育机构的培训),必须以接受过较低层次的职前教育(培训)为基础,并应有一定的职业实践经验;经过职业教育(培训)的人员,既可利用已经学到的知识和技能,长期从事相应的职业,也可接受更高层次的职业教育,方法可以多种多样,时间也可以灵活安排;职业教育的各个层次以及它们与普通教育之间,可以交叉和相互沟通,形成了“H”型的结构网络,(两竖代表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一横表示相互沟通);职业教育是每个职工的终身教育,即培训——就业——再培训——再就业;劳动就业部门既管理就业、失业救助,又管理培训工作;各行业协会、各同业公会、各州政府、各企业为实施《职业教育法》各司其职,中央政府实行宏观管理和协调组织工作。

“双元制”(也称双轨制)是德国实行职业教育最主要的特点,也是推行职业教育最成功的关键。“双元制”是同时在两个地点,有两个施教主体,也就是在企业和职业学校中进行教学而得名的。学员一般每周在企业里接受3--4天的实践教育,在职业学校里接受1--2天的理论教育。职业学校的教学任务主要是以专业理论来辅导和提高学员在企业中的实践培训成果,加深和补充普通教育的任务。大约60%是专业课程。40%是普通教育课程。从以上模式可以看出,企业的技能培训是“双元制”的主体,职业学校的教育是服务于企业培训的。“双元制”的作用是给学生以从事职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是打基础性质的。将来他们无论从事哪一个层次的职业,都必须以经过“双元制”职业教育(培训)为必要条件。

“双元制”是由政府对职业教育进行宏观管理,学校、行业主管部门和生产单位组织实施的三重负责制。据悉,德国约有75%以上的初中毕业生直接进入企业中的培训机构接受职业技术培训,同时进入各类相应的职业学校学习基础知识。这种相互交叉、有机结合的管理体制,为职业教育的实施和完成提供了保证,有利于在教学过程中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有利于培养出既懂理论又有动手能力的生产和管理人员。

德国的教育体系,既使绝大部分学龄儿童及青少年能接受到至少一项职业教育训练,直接掌握一门技术,被企业雇用,同时又能提供有利于继续深造的青年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因此这种教育体系的特点是纵向可以逐步发展、横向彼此联系沟通。

4、企业培训。在德国的“双元制”教育中,企业培训起着主导的作用,职业学校只起着配合和服务的作用。而他们的企业培训,则又分为企业内培训和跨企业培训。据有关资料介绍,企业内培训可分为五大类:工业教学车间培训;非系统的工业培训,主要在中小型企业中进行;传统的手工艺培训,其主要特征是培训与生产过程联系最密切,教学全在生产现场进行;办公室和服务业的系统培训,通常由大企业或行政机关负责,其主要特征是把职业学校的理论教学与企业或行政机关的实践培训联系起来,增加与实践相关的理论知识的教学比重;办公室和服务业的非系统培训,主要在中小型企业和办公室进行,其主要特征是通过实地操作来学习。

跨企业培训是由若干个企业联合起来进行培训,也有一些地方当局参加的,一些职业学校的教学车间也用于跨企业的培训。跨企业培训在各职业领域中的分布很广,而且占有一定的比重。

5、强调教学质量。德国强调教学质量,主要体现在下列五个方面:制订周密的教学(培训)计划和教学大纲;强调学用结合,注意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重视师资队伍建设;让学员德、智、体会面发展;发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