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时空弯曲的几何效应

时空弯曲的几何效应

时间:2022-02-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行星围绕太阳运动,并不是太阳直接向行星施加了什么力,而是因为太阳的巨大质量弯曲了四周的时空几何,弯曲后的测地线是环绕太阳的。或许广义相对论最为著名的预言是,几何时空可以因穿行其中的引力波而发生抖动,这很像池塘的水面。当两颗中子星急速互相绕行时,它们产生的引力波将带走系统的一部分能量,这会造成它们更近距离的绕行。

在爱因斯坦之前,人们简单地认为,引力时刻在把我们往下拽。爱因斯坦认为这是不对的。我们时刻感受到的其实是地板在把我们向上推。爱因斯坦从这个最为简单又最为现实的想法出发,在他的数学家朋友马塞尔·格罗斯曼(Marcel Grossmann)的帮助下,将这一想法转换为描述几何化世界的假说。这一假说基于一个简单操作,操作的对象正是最为简单的几何概念——直线。

在高中几何课里,直线被定义为两点之间的最短路径。这一定义适用于平面,但并不适用于曲面。想象一个球面,比如地球的表面。或许你会认为球面是弯曲的,因此球面上不可能有任何直线存在。但是,我们依然可以找到曲面上两点间的最短路径,这样的曲线可被视作曲面上的直线,我们称之为“测地线”(geodesics)。在平直空间中,测地线就是直线;在球面上,测地线是大圆弧。穿行于城市间的飞机沿大圆弧飞行,所飞的飞行距离最短。[11]

如果物体在引力场中的自然运动是下落,那么下落对应的轨迹将会是直线的延拓。毕竟在牛顿力学中,物体不受外力时的自然运动轨迹就是直线。可现在我们面临一个选择,自由粒子在空间中沿直线运动,自由粒子在闵可夫斯基时空中也沿直线运动。那么,我们究竟要用空间的弯曲来描述引力,还是该用时空的弯曲来描述引力呢?

从块状宇宙观出发,答案再清楚不过:一定是时空的弯曲。这个判断基于时空的相对性,不同观测者对两个事件是否同时持有不同的意见。如果我们选择空间的弯曲,那么对于这一弯曲的描述注定无法简洁、客观、独立于观测者。

爱因斯坦选择了通过时空的弯曲来实现等价原理。他的想法如下:

引力效应通过时空的曲率传递给物体。当物体在引力场中下落时,它总是会走测地线。自由下落的物体会坠至地面,这不是因为它们直接受到了某个力,而是因为时空被地球所弯曲,弯曲后的测地线径直通过地心。行星围绕太阳运动,并不是太阳直接向行星施加了什么力,而是因为太阳的巨大质量弯曲了四周的时空几何,弯曲后的测地线是环绕太阳的。

这便是爱因斯坦将引力诠释为时空几何的方法。通过影响物体运动的测地线,几何影响了物质。不过,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出神入化还在于另一点,这种影响是双向的。爱因斯坦设想质量可以弯曲几何时空,测地线会向着物体加速。为了实现这些想法,爱因斯坦列出了一系列方程。依据这些方程,时空的弯曲恰恰模仿了引力的影响。

这些方程给出了许多预言,这些预言被一系列高精度的观测一一确认。这些方程预测,宇宙作为一个整体在不断膨胀。它们同时也预测,行星绕日运动的轨道或月亮绕地运动的轨道,与牛顿力学的预言略有不同,这些不同已经被我们观测到。这些方程还预测,存在这样一些致密的天体,它们周围的空间非常扭曲,以至于光都无法逃逸——这些天体就是黑洞。黑洞质量可以高至百万个恒星质量,绝大多数星系的中心都栖息着这样一种庞然大物。

或许广义相对论最为著名的预言是,几何时空可以因穿行其中的引力波而发生抖动,这很像池塘的水面。当有波穿过时,几何空间开始上下振动。巨大星体运动的快速变化将会引发引力波,比如两个相互绕行的中子星。引力波承载着这些激烈的事件,将它们的图像散布于宇宙。探测这些图像是当今科学探索的前沿,人们相信它将打开天文学观测的新视野。通过引力波,我们可以观测超新星的坍缩、大爆炸的初始时刻,甚至可能看到大爆炸之前的宇宙。

我们已经通过间接测量发现了引力波。当两颗中子星急速互相绕行时,它们产生的引力波将带走系统的一部分能量,这会造成它们更近距离的绕行。我们已经观测到这种螺旋式绕行运动。观测结果与广义相对论的预测在非常高的精度上相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