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要有自信心,敢于怀疑,敢于质疑权威

要有自信心,敢于怀疑,敢于质疑权威

时间:2022-02-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按照中国的习俗,权威是不容挑战的,社会也不容许权威被挑战。拥有好奇心,不墨守成规,敢于直面科学现实,在思考中进行理性怀疑,敢于质疑权威,是科学人不可缺少的思维品质。研究生要在自己的研究工作中树立自信心和雄心壮志,敢于怀疑,敢于批判,敢于“标新立异”,向任何类型权威提出质疑,向现存理论和方法挑战。

我国传统的教育体系,主要重视的是科学的理论和知识的教育,而匮乏的是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的教育。其后果是,培养的人才往往缺乏独立思考、质疑前人的能力,缺乏科学的怀疑和批判精神。“有条理的怀疑论”是默顿提出的学术规范中重要的一条。它阐明了科学的内在精神。其涵义是:科学的本质特征是可以而且应该被怀疑的;科学不承认教条,不承认绝对真理;科学是批判的、革命的;等等。对科学家来说,怀疑大概是通向成功的第一步。科学史表明,科学不可能有顶峰。它只是一个永无止境地前进的过程。因此,青年学人要形成敢于质疑、挑战权威,追求真理的意识,树立敢于突破原有假设、理论,标新立异的创新思维。

不愿挑战权威是科学研究的大忌。我们的科学论文有不少是跟着别人脚步走,不太敢想,也不敢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东西。有些所谓“创新”,乃是对前人有一点“修正”、“补充”、“改进”而已。不少博士研究生十分满足自己的结果与权威一致,不敢提自己有突破性的创见(概念、定义和方法)。

这样的思维定式与我国长期的社会传统有关。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论辈分,讲礼教,不“犯上”,已成为规范人们行为的准则;挑战权威和“犯上”被视为对长者、先人、老师的大不敬;而“标新立异”则被视为大逆不道。按照中国的习俗,权威是不容挑战的,社会也不容许权威被挑战。这种思想依然影响着今天中国的知识分子。

我们的教育虽说培育了学生好学谦逊的美德,但带来了胆怯和缺乏自信等副产品。直到现在,我国学术界依然推崇“经验和正宗”的原则,缺少冒险性的改革和探索,甚至因为怕“犯上”,对权威错误的结论“顶礼膜拜”。一个最典型的例子是:非典期间,冠状病毒与SARS有关是我国军事医学科学院的一个研究组首先研究出来的,但慑于权威人士做出的结论,国内统一的口径为:SARS致病原是衣原体,以致“中国科学家失去了一次崭露头角独一无二的机遇”(“Science”语)。

思想最根本的特性是怀疑和批判,最宝贵的是创新。因此,要在学术上有所建树,无非就是3条:怀疑、批判和创新。首先,要崇尚理性怀疑。理性怀疑是指科学不承认绝对的权威和永恒的真理。科学家可以对科学进行自由的质疑和批判。理性怀疑促使科学家时常对经验证据(自己的或他人的)进行先行的检验,不受经验数据的自我欺骗和被动欺骗。其次,批判并不是简单的否定或反对的意思。批判是根据一个准则对某事做判断或评价的思维活动(当然也可以对准则进行批判,从而建立新的准则和规范)。再次,创新并不是胡思乱想,而是建立在正确的判断和评价的基础上。科学发展的历程就是不断挑战旧的观念,挑战权威,于是才有一个接一个新的发现。但是挑战旧的观念,特别是被大多数人持有的观念,肯定要付出相当大的代价,而这时就要有勇气。

拥有好奇心,不墨守成规,敢于直面科学现实,在思考中进行理性怀疑,敢于质疑权威(但不要刻意去反对权威,哗众取宠),是科学人不可缺少的思维品质。研究生要在自己的研究工作中树立自信心和雄心壮志,敢于怀疑,敢于批判,敢于“标新立异”,向任何类型权威提出质疑,向现存理论和方法挑战。

如果我们随着《诺贝尔奖百年鉴》中各卷去追踪先驱者们的足迹,则不难发现,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具有如下一些共同的品质:一是不被经验束缚,怀疑一切;二是不迷信权威;三是不被信息浪潮左右,自由进行选择与取舍;四是为捍卫自己的科学观点,有时甚至不惜一战;五是不失去新生事物的敏感性;六是有超出常人的意志力。他们是我们每一个从事科学研究工作者的榜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