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三字经三十一

三字经三十一

时间:2022-02-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苏洵是北宋的散文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应试不举,经韩琦推荐任秘书省校书郎,文安县主簿。欧阳修看到他们的文章,大加赞赏,并将苏洵的一些议论时政的文章进献给朝廷,士大夫们争相传诵。第二年,苏轼、苏辙同时考中进士,苏门三士名动京师。后来苏轼的成就大大超过父亲,成为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泰斗。后人为了纪念苏门三杰,便在他们的家乡四川眉山县建了一座“三苏祠”。

1负薪,如2挂角。

身虽劳,犹3苦卓。

苏老泉,二十七。

始发愤,读书籍。

彼既老,4犹悔迟。

5尔小生,6 宜早思。


【译文】汉朝的朱买臣,以砍柴维持生活,每天边担柴边读书。隋朝李密放牛时,把书挂在牛角上,有时间就读。他们在艰苦的环境里仍坚持读书。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洵,号老泉,小时候不想念书,到了二十七岁的时候才开始下决心努力学习,后来成了大学问家。

像苏老泉上了年纪才后悔当初没好好儿读书,而我们年纪轻轻,更应该把握大好时光,发愤读书,以免将来后悔。

三苏扬名天下

苏洵是北宋的散文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苏洵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应试不举,经韩琦推荐任秘书省校书郎,文安县主簿。擅长写散文,尤擅长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著有《嘉祐集》。

苏洵年轻时,学无所成,直到二十七岁才发愤读书。经过三次科场挫折后,他把希望都寄托在两个儿子身上,亲自教他们读书识字,逐字逐句地给他们讲解历代的名篇佳作,并让他们以韩愈、欧阳修的散文为楷模,学习作文。

宋仁宗嘉祐元年(1056年),苏洵带着两个儿子进京拜见文坛领袖欧阳修。欧阳修看到他们的文章,大加赞赏,并将苏洵的一些议论时政的文章进献给朝廷,士大夫们争相传诵。

第二年,苏轼、苏辙同时考中进士,苏门三士名动京师。后来苏轼的成就大大超过父亲,成为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泰斗。后人为了纪念苏门三杰,便在他们的家乡四川眉山县建了一座“三苏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