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父母的独立

父母的独立

时间:2022-02-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另外,受教育程度对于母性意识影响较大,受过良好教育的母亲相对认同自身与儿女的独立性,但对于父性意识影响不显著。不管他们在处理信息、反馈信息上已经建立的固定模式有多不科学,只要你足够了解这个模式,还是可以根据需要,给出「对的」信息的。但是,这我们是可以根据对方的需求,给出自己认为对的正「影响」。

父母的独立

如果父母的生活总是围绕着孩子,怎样让他们有自己的生活?



负二


这叫亲子一体,自我丧失,是父母意识的重要部分,国人的父母意识尤其重,要改变业已定型的父母意识是非常困难的。通常认为,父母意识最显著的影响因素是年龄,父母在 40 岁后就逐渐开始改变亲子一体和自我丧失的父母意识,随着晶体智力的增长,父母意识在 60 岁时健康度会达到最佳状态,也就是说,一个人在 60 岁左右时是一生最成熟的时期,此时对儿女的独立性要求的认同度会达到最高,而随着年龄的进一步增长,亲子一体与自我丧失感又会回到老人身上。


另外,受教育程度对于母性意识影响较大,受过良好教育的母亲相对认同自身与儿女的独立性,但对于父性意识影响不显著。


事实上,面对这个问题,真的只有等待,等待情况会一点点改观,等父母自己意识到自己的生活不应该再以你为中心,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办法。我与我的许多朋友都试过各种办法试图改变各自父母强烈的父母意识,但任何办法,不管是沟通、吵闹还是决裂,到头来都没有任何效用,但真的是某一天,父母就忽然纷纷开始觉醒,去过他们自己的生活,渐渐地不再来烦你。


2012-09-30



匿名用户


Step 1. 不让他们围绕着你


如果你现在只能拿父母的钱,离开他们活不下去,那你是他们的「寄生生物」(无贬义),属于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他们对你的关心或干涉都是他们享受生活的方式,这就是人家自己的生活。


如果你能把自己养活且方方面面照顾好,父母依然围绕着你,心理上依然把你视作之前的那个寄生物,这就是他们错误定位、以错误的方式介入你的生活。请不要给予他们越界的权限,而是用行为和实际反馈给他们划定界限,就像对待朋友、同学、老师等其他介入你生活的人一样。「宝贝吃饭了吗?」「=w= 吃啦,我刚下课,有几件事要做,晚点再跟你联系」「我跟你说啊,今天你爸他们单位的那个小谁啊…」「嗯,晚点我给你打过去哈!(挂断)」直到他们真正明白,即使有亲情纽带维系,不影响彼此是独立且平等的个体,你有你的生活,他们有他们的生活,他们才会转而去建设「自己」的生活。


这个时候,千万不要「轻视」父母,比如担心:他们能不能理解啊,会不会接受不了啊。安啦。人和人之间的相处,本质上还是动态地接受信息、处理信息、反馈信息,在这几件事儿上,你父母比你多了二十多年的经验,比你灵敏、比你考虑得多、比你有分寸感(即使这一切都是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的)。不管他们在处理信息、反馈信息上已经建立的固定模式(不要妄图改变这两点)有多不科学,只要你足够了解这个模式,还是可以根据需要,给出「对的」信息的。


很多人的问题是,巴巴地盼着别人(父母/恋人/同事/朋友)按照自己的方式来给自己反馈,但又不努力试图去了解对方是如何思考、如何行事的,于是也不可能根据这些特点来给出自己的信息,凭什么要求得出的反馈还能符合自己的预期呢?


所以,「不让他们围绕着你」的关键在于:


1. 独立 

2.划清界限

3.为了把这个举措可能带来的伤害降到最低,请先认真地了解你的父母(他们想要什么、害怕什么、如果你有这样那样的举措他们会怎么理解,等等)


Step 2. 「帮助」丰富他们自己的生活


既然真的把自己视作和父母平等的个体,怎么会有去丰富父母生活的责任?假如父母每隔半个小时就嘘寒问暖一次,也是想着丰富你的生活呢?如果我们不想被打着「为了你好」的旗帜被干涉,我们就不应该去管别人是怎么生活的,即使那个别人是「父母」。


但是,这我们是可以根据对方的需求,给出自己认为对的正「影响」。比如,知道对方在担心你过不好,就多做一些事让他们放心;如果知道他们有被关心的需求,就多主动打电话过去,让他们开心;如果他们有阅读需求,就可以买个 iPad 教他们看电子书等等。


而他们需要什么,他们未必表达得清楚,就好比,在车出现之前,人们都是想要更快的马,然而他们的真正需求是快速便捷地抵达某个地方;另外,父母说什么也不能全信,就好比,知乎用户说我喜欢看「话题」,不喜欢「首页」,但是数据显示他在话题页的停留时间不超过 2 分钟,所有注意力都贡献给了首页,只能说,现有的话题页,是不能够吸引他的,也许他们想要的是有话题精华问题的 Feed。 


所以,Step 2 的关键在于:


1. 明确自己的界限,不要越界

2. 如果想帮助父母,先了解父母想要什么

3. 为了能好好地了解他们要什么,需要长时间的相处和思考


综上,这并不是跟父母谈一两次话,给他们买个 iPad/围棋/猫猫狗狗,就能解决的问题。如果你真心实意想要达成以上两个目的(完美的,而不是凑合着),就从认真相处(拿出不亚于恋爱的心力)开始,积极了解对方,学着维护与改变相处的方式。


2012-12-1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