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与孩子一起塑造孩子的人格

与孩子一起塑造孩子的人格

时间:2022-02-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与孩子一起塑造孩子的人格,是父母对孩子的基本责任。父母与孩子的亲密关系使孩子一出生就受到父母的影响,在家庭生活中,父母的很多行为都是针对孩子的。家庭教育心理研究专家们指出,孩子从一出生到成长为青年,父母对孩子的“关系”也不应是一样的。父母通过关系对孩子进行教育,因此父母本身必须拥有良好人格。

家庭教育首先是人格教育,而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特殊角色,是父母与孩子关系的关键。我们常说父母和孩子是一起成长的。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的参与必不可少。与孩子一起塑造孩子的人格,是父母对孩子的基本责任

大人都知道先尊重孩子,再用良好的形象影响孩子。这种以影响来教育孩子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每个家庭都有不同的教育方法。但从总体来说,蒙台梭利观念中的“家庭教育”不应是父母对孩子进行“说教”和“家训”。这一点与中国传统的家庭教育相差很大。特别是人格教育,在这一点上,应该在家庭中建立一种良好的、融洽的、平等的关系,所谓“教育”,就是在这样一种关系之中潜移默化进行的。父母与孩子的亲密关系使孩子一出生就受到父母的影响,在家庭生活中,父母的很多行为都是针对孩子的。而孩子的人格也是在每天与父母共同生活,面对面的接触中,逐步塑造,以适应对方和环境。这种调整不单单是孩子方面,父母方面也要做出相应的调整,这样才会使孩子的人格发展得更为完善,而家庭氛围也更适合孩子的成长。

家庭教育心理研究专家们指出,孩子从一出生到成长为青年,父母对孩子的“关系”也不应是一样的。也许孩子在父母的心中永远都是长不大的,但是对孩子的关爱和宠溺不能延续到长大以后,否则只会适得其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对孩子的“爱”和“管”的关系需有所变化。在婴儿期,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无条件的、全身心的,父母可以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而在各方面对孩子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所以,这时候的“管”是尽量顺应孩子的状态,而不是适应父母的意思,孩子是第一位的。但到幼儿期,孩子逐渐形成自我意识,这时父母和孩子必须建立起一种真正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一种转变非常重要。如果父母始终不能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主体”,孩子的人格发展就会受阻,他们可能会表现得非常自私、偏狭而不近人情,同时,他们的自理能力也很差,他们对世界的认识和看法并不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有所改变,这种人格,会阻碍他们的成长。

如果孩子随着年龄的增加,还没有成为“独立的主体”,而一味依赖父母,父母就应该竭尽全力使孩子逐渐成为“独立的主体”。每个孩子在幼儿阶段的表现常有许多不同,因此,父母对他们的“爱”和“管”也应发生许多变化。但有一点必须达成共识,即无论孩子现在多小,哪怕只有两三岁,父母的“爱”和“管”必须有利于孩子的独立,有利于孩子成为“独立的主体”。只有独立的人才有完善的个性,一个害怕脱离别人而存在的孩子,是没有个性的。就旧的教育观念而言,传统亲子爱的核心是“关怀”,而蒙氏教育中的人本模式的“爱”强调尊重。孩子虽小,但父母也要尊重他的独立人格,任何强制强迫只能取得暂时的效果,根本不能算是一种“教育”,教育的真谛全在于能否启发孩子的自主和自觉。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孩子学走路时摔倒了,自己本来想爬起来,却被父母一把抱起。孩子哭了,父母心疼不已,不是教孩子走路时要小心,反而一个劲儿地“骂”路不平……这些疼爱孩子的做法,真的能够帮助孩子健康成长吗?正是家长们这种错误的教育方法,使孩子们丧失了责任心,他们会觉得所有的不愉快都是别人造成的,他们从来不想自己承担责任。

有这样一则报道:一个美国小学生因破坏性行为受到停乘校车一周的处罚。这孩子只好每天步行上学。他的家离学校很远,孩子走得非常辛苦。有人建议其母亲用家里的汽车接送孩子,但母亲却坚决地说:“不,他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虽然这里讲的是小学生的例子,但对我们教育孩子也可以起到借鉴的作用。让孩子从小认识到应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这能培养孩子自觉遵守规则、积极自律的观念和习惯。而拥有这种观念和习惯的人,能够体现出他完美的人格。

你可能常常抱怨由于自己工作太忙而没有时间教育孩子。当然,我们承认有充裕时间陪孩子是最理想的。但即使我们很忙,只要懂得家庭教育的主要途径是通过父母和孩子建立良好的、融洽的关系,我们完全可以用“关系”来衡量家庭教育的质量。有一点是肯定的,即父母与孩子相处,并不完全在于时间的长短,而在于父母和孩子的关系状况。如果你与孩子有一种良好的亲子关系,同样可以以自己有限的言语来教育孩子。其实,对于缺少父母陪伴的孩子来说,孩子反而更有一种依恋和崇拜感。当然,这里的少,并不是越少越好。如果孩子与父母的关系太过生疏,自然无法实现良好的教育。我们可以看到,在革命年代,常有父母因革命被捕关在监狱里,和孩子每个月只能见一面。他们虽然每次见面只有几分钟,但由于父母和孩子维系着良好的关系,父母的人格魅力对孩子的人格塑造和形成产生非常有利的影响。父母和孩子不在一起反而成了一种教育资源。

父母通过关系对孩子进行教育,因此父母本身必须拥有良好人格。孩子是非常善于模仿的,在父母和孩子一起生活的“关系”中,孩子总是模仿父母,而且相比较而言,女孩子更多地模仿母亲,而男孩子更多地模仿父亲。这种模仿有的是有意识的,但很多都是本能模仿,它不仅限于行为举止,还包括思维方式、情感取向、风俗习惯以及人格等。我们常常说,一个儿子酷像其父亲,其实并不全部是遗传,很多的外在表现是模仿而来。我们要确信的是,只要父母与孩子建立了某种关系,父母的人格对孩子就会产生决定性影响。所以,所谓父母的以身作则,其实是一种必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