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儿童不是成人进行灌注的容器

儿童不是成人进行灌注的容器

时间:2022-02-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儿童不是成人进行灌注的容器,他们是一个个力求自身发展的人;他们绝不是在父母或教师手中被“教导”的生物,而是一个个活生生的、有着自觉能动性的、独一无二的人。而进入幼儿期的孩子,自我意识的发展主要表现在自我评价上。幼儿可以进行初步的自我评价。到幼儿末期,以自我意识为核心的幼儿个性初步形成。研究表明,2岁的孩子已经有了明确的自我意识。

蒙台梭利说:“除非在自由的气氛中,否则儿童既不能正常地发展自己,也不可能受到有益的‘研究’!”她一直忠心耿耿于这个信条。在她的理念中,儿童不是一件物体,哪怕最初的时候(1岁以前)他们确实只如小动物一般地存在。孩子自小就应被当作人来对待。儿童不是成人进行灌注的容器,他们是一个个力求自身发展的人;他们绝不是在父母或教师手中被“教导”的生物,而是一个个活生生的、有着自觉能动性的、独一无二的人。

每个孩子都不是一张白纸,或者说,不要把孩子想象成一个空空的容器。事实上,幼儿在初生时已具有自我发展心理特征的某些潜在素质,在3岁前就会表现出一些个别差异。但一般来说,这些差异更多地表现为气质特点,如活泼型、安静型。真正意义上的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是在2~3岁,此时的儿童掌握并理解了代名词“我”,标志着自我的产生。而进入幼儿期的孩子,自我意识的发展主要表现在自我评价上。幼儿可以进行初步的自我评价。到幼儿末期,以自我意识为核心的幼儿个性初步形成。他们开始产生“独立感”,开始意识到自己的存在。

在中国几千年的教育观念中,已经形成了这样一种谬误:“听话的孩子才是好孩子。”于是在教育过程中,对成人的观念不加质疑地全盘接受的孩子,往往会受到表扬和肯定,而那些敢于提出不同意见的孩子,总是受到指责和批评。研究表明,2岁的孩子已经有了明确的自我意识。但中国的子女教育中心却是让孩子服从父母,一切事情由父母做主,对于一些理念和认识,完全是一五一十地灌输给孩子,让孩子毫无选择地全部接受。而西方的教育观念则完全不同,他们的目标是着眼于孩子的未来,注重培养孩子自理、自立、自主、自强的品格。

灌输式教育的后果是不可想象的,它有可能会造成孩子的心理反常,心胸狭隘,当他们长大后,也会对社会和他人不信任、不尊重。大家可能会看到,在当今社会,社会责任淡漠,缺乏诚信观念,甚至自私自利、唯利是图的习性普遍存在,有的行为甚至被视为正当。在那些深受其害、没有抵制和反省能力的人们心中,人格的内涵已经趋于苍白,甚至已经失去了人格的自觉意识。虽然我们不能说原因完全是、但至少也有很重要的一部分在于——教育者剥夺了孩子从小自我发展的权利。

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幼儿首先是一个人,而不是一个容器;他们也有自己的人格,而不能任意被改造。用知识或其他说法改造一个人,最终会使他们变成吸纳知识的工具,或许只要十几年的时间;但要陶冶一个人,使他成为真正有德行和情操的人,则需要几十年甚至一生的文化积累。也就是说,要毁掉一个时代的人是很快、很简单的,但是要培育一个时代的人则非常困难。

把孩子当作容器来灌输,是对他们的天赋才能和道德人格不负责任甚至是侮辱的一种教育。这种教育很可能让孩子产生一种逆反心理,而最终导致人性之恶滋生、蔓延。人性之恶一旦不知羞耻地变成一种习惯、一种风气,就很难逆转。在这种教育中,孩子作为有自觉的人、完整的人的地位被忽视了。19世纪著名的英国教育家约翰·亨利·纽曼指出:“通常我们说‘自由(1iberal)知识’‘自由学科’以及‘自由教育’是大学和绅士所具有的特质,可是‘自由’(1iberal)这个字眼到底是什么意思呢?首先,从语法意义上来看,它与‘奴性(servile)’一词相对。”可悲的是,许多人都不明白灌输教育的“奴性”特征,他们对这种教育充满了利益的真诚歌颂。殊不知,只有奴性才歌颂奴性。

在蒙台梭利的理念中,教育对幼儿人格的影响应该是陶冶式的,而不是灌输式的。陶冶是教育者和孩子互动的过程,而不是对孩子单向灌输的过程。真正伟大的教育本质上就是改变和养成习惯,而不去损害孩子一点一滴的本性。

一位小学美术教师对此深有感触。他曾经辅导学生参加美术比赛取得了不少成绩,自认为很有经验。但是近些年来,当他再次审视学生的作品时,却发现学生绘画的技巧虽然在提高,然而童真和童趣少了,他为此感到苦恼。他首先想到的是加班加点地培养学生,往往一顿饭分几次吃,甚至连中午休息的时间都搭进去了,平时下的工夫也不少,可是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什么还是没有提高?后来一件很偶然的事,让他找到了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那天,他上的是美术欣赏课,内容是介绍凡·高的绘画作品。当他刚刚讲完画家的生平,班里有一位男同学没有举手就脱口而出:“老师,凡·高和达·芬奇比,到底谁的画好?”这个问题问得太突然,让他没有丝毫心理准备。这位老师的第一反应是:这简直是在胡问!达·芬奇是古代意大利画家,而凡·高是近代法国画家,他们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家,绘画风格都不同,二者根本没有可比性!

但这位老师很快由恼怒转为冷静。他认识到,这件事可能预示着一个全新的教育契机!普通的教学课堂上,提问时标准答案只有一个,这种做法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抹杀了他们创新的火花,因此学生们怕回答错了受到老师的批评和同学的嘲笑,不敢大胆地表达自己的独特见解。这就是一些学生的美术作品构思单调,缺少新意的症结所在!这位老师不但没有批评这位学生,反而表扬了他,夸奖他善于动脑筋,敢于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并且耐心地回答了他的问题。

后来这位老师创造了一种全新的课堂教学方法:每周由一名同学提出教材以外的问题,让老师来解答。当然,他们的问题五花八门,甚至让人忍俊不禁:“扬州八怪”是谁?为什么说《蒙娜丽莎的微笑》神秘?为什么说蒙娜丽莎很美?这样一来,学生们其实是自己在主动地学习、积极地思考,学习一下子从一种单调乏味的灌输过程中被解救了出来。其实,此时的学生已经在自己教育自己、自己主动去学习、去纠错。

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戈说:“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被点燃的火把。”前面提到的例子虽然是小学中的一个教育案例,但对于学龄前的幼儿教育同样有所启发。如果你把孩子当成了一个被动的容器,而一味地强迫他们去接受,或者望子成龙心切,提早对孩子进行读、写、算的训练,不顾年幼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不管孩子能否理解,是否有兴趣,是否乐意学习,也不注意选用适当的方法,只是一味地往孩子的小脑袋里灌输各种知识,这便是大错特错。想一想,你是不是这些教育者之中的一员?

常常看到许多家长对孩子抱有很高的期望,孩子从幼儿园回到家,往往被家长关在家里背古诗、识汉字、解算术题。如冬冬的爸爸希望自己的儿子聪明绝顶,能早日成为超常儿童,于是,他安排冬冬每天背两首唐诗,识10个汉字。可3岁的冬冬老是坐不稳,经常背着、背着就对飞来的小虫、桌上嘀嗒嘀嗒的闹钟产生了兴趣,不由自主地玩起小虫和闹钟来。爸爸见状不是气得大声呵斥,就是动手责打,一时吓得冬冬不敢再玩。可是没过多久,冬冬又“旧病复发”,不但越来越坐不住,而且学过的唐诗、汉字早已抛到九霄云外。这就是由于冬冬的爸爸违背了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所导致的。他在这里犯了一个严重错误:他不知道给幼儿强行注入的某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对幼儿产生的影响只是短暂的,是不可能长远和持久的;只有将孩子置于学习主体的地位,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注重培养和发展幼儿的智力和能力,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这才能对幼儿进入小学阶段的学习,甚至对幼儿的一生,产生不可估量的、持续的影响。

蒙台梭利的教育理念在中国总结出来的精华是:知识再多,只能管一阵子,发展能力,则能管一辈子。而能力的培养,不是填鸭式的教育,而是在一个宽松的环境中,挖掘出孩子的自觉性,引导孩子在有趣的活动中接受教育、学习知识、发展智力和能力,从而使孩子健康活泼地成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