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细菌性发热的特点

细菌性发热的特点

时间:2022-02-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爸爸一量体温,好家伙,39.5℃。到医院检查咽部充血,两侧扁桃体红肿,并有散在的小脓点。冬冬遭遇的是细菌感染,细菌潜入宝宝身体,并在体内生长繁殖,产生毒素。医学称为细菌性发热,常见以下特点。遭受细菌侵犯的宝宝,首先是小手、小脚等四肢发凉,乃因细菌产生的毒素使四肢末端的小血管处于收缩状态,所以宝宝常出现畏冷症状。病毒性发热往往白细胞总数或中性粒细胞不升高甚至降低,可有淋巴细胞上升。

冬冬与几个小朋友玩了一下午水,睡到半夜突然叫冷,妈妈为他加了床毛巾被。第二天起不了床,脸蛋儿红扑扑的,好像抹了一层胭脂。爸爸一量体温,好家伙,39.5℃。到医院检查咽部充血,两侧扁桃体红肿,并有散在的小脓点。医生诊断为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说是细菌感染,需要挂盐水输入抗生素。

冬冬遭遇的是细菌感染,细菌潜入宝宝身体,并在体内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这些毒素一方面使四肢末端的小血管处于收缩状态,另一方面则使调节人体温度的热敏中枢调节点上升,使大脑中的体温调节中枢误认为应该是39℃或更高才正常,就好比冷气机的“恒温装置”设定被误调了,所以体温升高,宝宝就发热了。医学称为细菌性发热,常见以下特点。

(1)先冷后热。遭受细菌侵犯的宝宝,首先是小手、小脚等四肢发凉,乃因细菌产生的毒素使四肢末端的小血管处于收缩状态,所以宝宝常出现畏冷症状。但畏冷症状时间较短,一般持续15分钟到半小时后开始发热。常常是先前冷得越厉害,以后热得就越高。

(2)细菌性呼吸道感染以散发性多见,患儿周围少有或没有同时罹患上呼吸道感染的其他宝宝。

(3)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扁桃体或咽部红肿及疼痛比较明显。

(4)细菌性呼吸道感染患儿常有脓痰,因此脓痰被医生视为细菌性发热的重要证据。

(5)细菌感染起病可急可缓,全身中毒症状相对较重。有些患儿开始发热可能不高,但两三天后则病情加重,因为细菌个体大,开始进入比较缓慢,随着细菌进入的数量越来越多,体温随之“水涨船高”,可达到高热甚至超高热的程度。

(6)查血可见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升高,与病毒性发热相反。病毒性发热往往白细胞总数或中性粒细胞不升高甚至降低,可有淋巴细胞上升。为何会有这样的反差呢?当细菌侵入体内后,在其趋化因子及补体活化产物的作用下,促使吞噬细胞进入血液循环,并向细菌入侵部位移行集中,目的是与细菌作战,从而导致白细胞升高。如果入侵的是病毒,病毒可分泌一些介素,将白细胞(尤其是中性白细胞)赶向血管壁(称为边缘池),处于循环状态(称为循环池)的白细胞(尤其是中性白细胞)便减少了,而查血只能测循环池中的白细胞,所以数量下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