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刘墉“因人施教”的家教

刘墉“因人施教”的家教

时间:2022-02-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虽是同胞兄妹,可刘墉对儿女的教育方式却明显不同。刘墉这种“强权教育”让儿子出类拔萃的同时,也让父子关系一度变得很紧张。正是这些啼笑皆非、可笑又可爱的情感纠葛,才使刘墉有了更多的教育子女的独家心得。在教育孩子方面,刘墉非常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表面上,刘墉是个“强势”父亲,实际上,他与儿女的沟通非常有趣。刘墉的“因人施教”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著名作家、画家、教育家刘墉有两个儿女:儿子叫刘轩(1972年出生),已获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并出版了4本书;女儿叫刘倚帆(1989年出生),才貌双全,14岁便以优异成绩,获得美国“总统奖”。虽是同胞兄妹,可刘墉对儿女的教育方式却明显不同。他对儿子承袭了中国传统的教育方式,告诫儿子:“你必须成功,不能失败。”而对比哥哥小了17岁的女儿则给予更多的鼓励。

刘墉这种“强权教育”让儿子出类拔萃的同时,也让父子关系一度变得很紧张。儿子对父亲说:“你为什么老是管着我,而对妹妹却那么温柔?”儿子开始跟父亲唱反调,上大学报了心理学系,他对父亲说:“你知道我为什么报心理学系吗?因为你有病,将来好给你治病。”

正是这些啼笑皆非、可笑又可爱的情感纠葛,才使刘墉有了更多的教育子女的独家心得。他总结自己的教训说,以前,对儿子的事总是安排得面面俱到,后来才发现这样会使儿子养成做事不负责的坏习惯,不懂得珍惜,这是家庭教育中最大的忌讳。

在教育孩子方面,刘墉非常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有朋友暗示刘墉,父母太聪明了,孩子往往比较笨。比如,一个聪明的妈妈,在孩子只张了一下嘴就冲过去说,你要喝奶吗?好,来了,喝吧。那孩子根本用不着讲话,怎么会有语言天分呢?后来,刘墉慢慢修正自己的教育方法,在女儿的成长中,尽可能地放开手脚,让她自己管自己。夜里两三点钟了,女儿还在洗澡、听音乐,他提醒了一遍,便不管了。第二天,女儿哈欠连天地去上课,自然就会意识到生活有规律才能提高学习效率。

刘墉给了女儿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但在某些必修课上,他的要求还是非常严厉的。一次,女儿学汉语发音不准还咯咯直笑。他板着脸,命令她一遍遍重来,不读准不罢休。他认为,学中文是华裔后代的必修课,来不得半点马虎。

表面上,刘墉是个“强势”父亲,实际上,他与儿女的沟通非常有趣。一次,刘墉感到刘轩弹钢琴时弹错了一个音符,儿子说没错,刘墉就把他头拍了一下。事后一看,是自己弄错了,他开玩笑地给了刘轩5块钱赔偿他的“精神损失”。而刘轩又退回2元钱,说:“爸爸,你打得不够痛,应该物有所值。”刘墉的“因人施教”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