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建立孩子的尊严

建立孩子的尊严

时间:2022-02-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父母的眼里,孩子就是自己的小宝贝,父母当然疼爱孩子,孩子想要什么东西,父母都要尽量满足,为了孩子能够更好地成长,父母要想方设法去创造更好的条件。关于对待孩子的尊严问题,我们做父母的往往容易把它忽略掉。可是,父母对孩子“好”,不等于父母尊重孩子。

在父母的眼里,孩子就是自己的小宝贝,父母当然疼爱孩子,孩子想要什么东西,父母都要尽量满足,为了孩子能够更好地成长,父母要想方设法去创造更好的条件。这些想法大概是大多数父母都有的。关于对待孩子的尊严问题,我们做父母的往往容易把它忽略掉。父母在对待孩子的态度上,除了关爱、呵护以外,要不要有尊严?如果觉得孩子没有尊严,常常高兴了就把孩子当作心头肉,不高兴了就不把孩子当回事,有时候甚至把孩子当成“出气筒”,那么,孩子的心灵将会受到很大的伤害,这种伤害很可能会造成孩子的心理问题甚至心理疾病,到时候要纠正和治疗就很难了。既然建立孩子的尊严是必要的,那么,我们做父母的要怎样建立这种尊严呢?

典型案例

佳佳生长在这样的一个家庭:爸爸和妈妈只有佳佳一个孩子,平时对她关爱有加,可是爸爸妈妈平时相处氛围并不好,爸爸脾气不好,还经常对妈妈颐指气使,妈妈大多数时候只好忍气吞声。佳佳经常因为爸爸和妈妈关系不好暗自伤心,可是爸爸并没有把这当回事。爸爸平时也会给佳佳买玩具,还带佳佳出去玩。有一天,爸爸的同事到家里来做客,爸爸在同事面前夸奖佳佳,还让佳佳给叔叔倒水。可是佳佳一不小心把杯子摔坏了,爸爸很生气,当着客人的面训斥道:“笨猪,这点事情都做不好吗?”佳佳被爸爸突然转变的态度吓坏了,大气不敢出,低着头闷闷地站在那里,眼泪已经止不住了。爸爸也不去管她,只顾和同事聊天。妈妈走过来把佳佳带到一边玩去了。佳佳后来就害怕起爸爸来,有什么事情也不愿意告诉爸爸,也不愿意和爸爸去玩耍。爸爸觉得佳佳越来越叛逆,却不知道如何是好。

专家解读

孩子是和我们一样的“人”

孩子的心灵是柔弱的,我们做父母的要特别小心呵护,如果孩子的心灵受到伤害,可能会留下很深的伤痕,这种伤害甚至会伴随孩子的一生,所以父母不能掉以轻心。但是,呵护孩子的心灵不是溺爱孩子,事实上,溺爱对孩子来说也是另外一种心灵上的伤害,因为溺爱让孩子不能正常地成长,孩子容易养成一些怪癖,性情变得乖戾,等孩子长大以后,就容易造成心理障碍,甚至心理疾病。

儿童教育家夏洛特·梅森告诉我们:“我们应该实实在在地把孩子视为是和我们同样的人,甚至应该更重视他们。”如何呵护孩子的心灵,让孩子健康成长,最基本的是要把孩子看成一个真正的人,这个人是有尊严、有自我、讲平等的个体。也就是说,父母不能对孩子呼来喝去,而要有尊严地对待孩子。父母要让孩子懂得尊严并体会到尊严,而不是让孩子只感受自己是父母的“宝贝”和“私有财产”。

我们要培养公民而不是子民

我们传统社会的家庭教育理念认为,做父母的必须要使得子女敬畏自己。到了今天,我们需要反思、要借鉴、要变通,找到更好的教育理念。传统社会与当代社会有很大的区别,传统社会将普通大众视为子民,受治于封建君主和王朝,效忠于朝廷和天子。在传统社会里,天下百姓最重要的品质是忠义和孝道,因此,传统社会的家庭教育理念需要子女敬畏父母,晚辈遵从长辈。但是,今天我们生活的时代是公民社会,公民社会对普通民众的要求有了新的定义:自由、平等、发展、正义、关爱等一系列新的概念,对人进行了重新诠释,这种诠释下的人不再是子民而是公民、人民。

父母需要认识到这种教育理念的根本变化,相应地转变自身的教育理念:传统教育理念里面具有其可取之处的应当被发扬和拓展,传统教育理念里那些带有时代局限的内容应当被摒弃,孩子是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体——公民社会需要能够肩负责任的坚强主体,也需要勇于开拓和创新的个体。父母给予孩子一定的空间,尊重孩子的个体发展,让孩子成为自己的主导;同时,父母要让孩子为自己的选择肩负起责任。要做到这些事情的基础之一就是:把孩子看成有尊严的人,把孩子当成一个未来社会的公民而不是子民。

好父母修炼

夫妻之间要相互尊重,给孩子树立榜样

在今天的社会里,大多数的父亲和母亲都是要上班的。父亲工作挣钱养家,母亲往往也要工作挣钱,在孩子刚出生的哺乳期,大多数母亲都在家里照顾孩子,父亲在外工作一天自然是辛苦的,而在家里照顾孩子的母亲也一点不比父亲轻松,那么,丈夫不能因为工作辛苦埋怨妻子,妻子也不能因为照看小孩太累埋怨丈夫,以免让孩子总是生活在父亲和母亲相互抱怨的环境里。而到了孩子更大一些的时候,母亲就又要开始工作,很多家庭这个时候就把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请过来帮忙照顾孩子了。父母上班回家都很疲惫,谁也没有理由要求对方为自己端茶送水,当然,更不能要求长辈做这些事情。不过,如果夫妻之间相互体谅,主动给对方端茶送水,嘘寒问暖,那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

孩子是善于发现、善于模仿的,当孩子看到爸爸妈妈这样做以后,他就知道自己以后要怎么做了,他会在爸爸妈妈辛苦的时候知道体谅爸爸妈妈。比如多多看见爸爸给正在写文案的妈妈倒茶水,妈妈也给正在看书的爸爸揉肩,而且他没有见过爸爸命令妈妈或妈妈命令爸爸去做事情。等多多懂事一些的时候,他就知道像爸爸妈妈一样互敬互爱,不会养成对别人颐指气使的毛病。

要懂得尊重孩子

父母对待孩子是很呵护的,不管是出于孩子自己的原因,还是别人把孩子弄哭了,父母都是很心疼的。可是,父母对孩子“好”,不等于父母尊重孩子。有时候,父母对孩子特别温柔,如果孩子做了一件让父母认为很好的事情或者让父母很有面子的事情,父母就特别开心,并且会狠狠地把孩子夸奖一番,而孩子也十分享受父母的夸奖。但是,有时候父母对待孩子又特别严苛,对孩子乱发脾气,甚至把工作和与他人的怒气都发泄在孩子身上,有些孩子会反抗,但会被父母教训得更凶,有些孩子只是默默忍受委屈。

比如,小龙有一天主动给家里来的客人洗水果,爸爸见了以后很高兴,当着客人的面就说:“这孩子,平时没有白教他,就是应该这样嘛。”其实小龙本来是很高兴为客人洗水果的,但是被爸爸这么一说,顿时就感觉这些都成了爸爸的功劳一样,以后小龙就不再愿意给客人洗水果了,可是爸爸不明白这个道理,反而来责怪小龙越长大越不懂事了。

又比如,有一天爸爸工作的时候和一个同事闹了别扭,回家看见小龙没在写作业,就不分青红皂白教训起来,其实小龙刚才是写完了作业才和同学在小区里玩耍的,却无缘无故被爸爸教训了一顿,很是委屈,可是父亲不但没有停止,而且越说越有劲的样子,妈妈只好替小龙鸣不平,结果夫妻俩为了不明不白的事情吵闹起来,搞得很不愉快。小龙也因为受了委屈,既害怕又怨恨父亲。

尊重要发自内心,不可虚伪做作

有时候,妻子为了让丈夫答应自己一些事情,就刻意对丈夫很温柔,可是丈夫事前是不知道各种原委的,等到妻子提出要求才明白。这种方式在夫妻之间本来也不算坏事,有时候也是妻子向丈夫撒娇、促进夫妻感情的一种方式。可是在孩子看来,就是先对人以礼相待,然后就可以向人提出要求,这是一个好办法。等到孩子长大后,也用相同的方式去对待别人,别人一开始也不会觉得怎么样,不过做多了以后,就会让人觉得虚伪而被他人讨厌。这种人在社会上也是不少的,虽然原因不一,但家庭影响的因素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成长小贴士

1.夫妻之间相互尊重是营造良好教育环境的必要因素。

2.尊重不是空洞的形式,而是与人相处的良好途径,父母要和孩子融洽相处,要懂得尊重孩子。

3.孩子不是玩偶,也不是机器,更不是宠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