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提高孩子“爬起来”的能力

提高孩子“爬起来”的能力

时间:2022-02-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提高孩子从跌倒处“爬起来”的能力,也就是提高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今的家长们或许已经认识到不能过分溺爱孩子,明白让孩子“跌倒了自己爬起来”的道理,但不少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年龄小,不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际上,即使是很小的孩子,也会运用一些策略和办法来解决问题。应给孩子足够的机会、适当的鼓励和具体的指导,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好孩子成长过程中这不可或缺的一课。

提高孩子从跌倒处“爬起来”的能力,也就是提高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普林斯顿哈维教授的研究成果表明,孩子是否能成功解决问题,更多地取决于他的经历而非聪明。

如今的家长们或许已经认识到不能过分溺爱孩子,明白让孩子“跌倒了自己爬起来”的道理,但不少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年龄小,不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际上,即使是很小的孩子,也会运用一些策略和办法来解决问题。家长最好不要包办代替,在孩子不需要的时候擅自帮助孩子或替孩子作决定,因为一旦失去锻炼机会,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会退化,遇到问题就会束手无策。应给孩子足够的机会、适当的鼓励和具体的指导,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好孩子成长过程中这不可或缺的一课。只有让孩子尝试着自己去解决问题,他才有重新爬起来的勇气与能力。

让孩子学着自己解决纠纷

格西三四岁时,很爱告状:谁抢了她的玩具,谁和她吵架了,有时还非拽着我们去“裁判”。起初我并没当回事,心想孩子多半都爱告状。可后来幼儿园老师跟我反映,说格格和小伙伴玩时,不会自己处理问题,芝麻绿豆大的小事也向老师告状。老师说家长应该引导孩子学会与同伴沟通,不要什么事都告状,一味依赖大人。

我觉得老师说得很有道理,便琢磨着怎么纠正格西爱告状的毛病,让她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解决。没多久,正好遇到了一件事。那天我同事带着她女儿到家里来玩,说好了在我们家吃午饭,大人在厨房里忙,女儿一会儿就跑来告状:“姐姐坏,不给我遥控器。”原来,两个孩子一个要看动画片,一个要看文艺节目,比女儿大半岁的小姐姐握着遥控器不让换台。我说,你去跟姐姐商量,自己解决。女儿见我“不管”,“噔噔噔”跑回客厅,不一会儿,客厅里便传来了女儿的哭声。我过去一看,女儿正坐在地上大哭,小客人也气呼呼地噘着嘴,闹着要回自己家。

我觉得有必要借这件事教育一下女儿。客人走后,我问格西:“姐姐不让你看动画片,你怎么说的?”女儿说:“我说这是我们家的电视。”“那后来呢?”女儿说:“我要抢遥控器,她不给,还把我推倒了。”我启发她:“你想想看,有没有什么好办法处理这件事?记不记得平时爸爸妈妈想看不同的电视节目时怎么做的?”女儿想了想说:

“爸爸就让给妈妈看。”我说:“对呀,那你为什么不能让给客人呢?还有,你不该说‘这是我们家的电视’。假如你到别人家里去玩,小主人什么都不让你碰,说这是她家的,你高兴吗?”我引导她学着换位思考。见她不吱声,我又说:“小姐姐今天生气了,有什么办法能和小姐姐和好?”女儿歪着小脑袋想了想,说:“我请她看‘动漫’。”我高兴地说:“好啊!妈妈给你电话号码,你自己邀请她吧!”过了几天,女儿果然把小姐姐邀请来了,两个人在电脑桌前头挨着头看“动漫”,和好如初。

3~6岁的孩子自我意识刚萌芽,有了初步的独立意识,但他们的是非辨别能力和实际处事能力又偏弱,为了解决问题,最常用的办法就是“告状”,其目的是向成人求助,因此家长要多教给孩子一些解决矛盾与冲突的策略。

在我的刻意引导下,格西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渐渐有了长进,告状也越来越少。有一次,她的脸颊被小朋友弄伤了,我当时有点急,要去找对方家长,格西却说,妈妈,他不是故意的。我觉得女儿真是长进了,遇事不但能够自己处理,还学会了包容。

充当孩子的“脚手架”

父亲:弗兰克

儿子:查尔

我觉得锻炼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父母要适时放手,给孩子更多尝试、体验的机会。我就喜欢做个“懒”爸爸,只要儿子自己能处理的事,我都是“袖手旁观”,顶多委婉地给他出出点子。

心理学家大卫·伍德曾说,家长应当充当“脚手架”,为孩子解决问题提供一个框架让孩子自己动脑筋、想办法去解决。我在培养儿子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就注意采用“脚手架方式”,并引导孩子把注意力放在解决问题的方法上。

比如,查尔4岁多时,有一次到楼下玩,回来后告诉我,他的玩具枪不见了,小朋友告诉他是大卫拿走了,儿子想要回来,叫我往大卫家打电话。我告诉儿子,爸爸先不打这个电话,你自己想想办法要回玩具枪。儿子马上说:“明天上幼儿园我告诉老师。”

我说这是个办法,但不是最好的办法。然后帮他分析,大卫拿走玩具枪可能不是故意的,只是玩忘了,就带走了,或者家里人突然来叫他回家,他来不及还,要是告诉老师,他该多没面子呀!再想想看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见儿子作沉思状,我说你慢慢想,想好了自己去处理。

过了两天,儿子得意地告诉我,大卫把枪还给他了。原来他编了个童话故事,趁松松在场的时候讲给小朋友听,故事的大意是:小熊突然被熊妈妈叫走了,匆忙之中带走了小兔子的玩具,小熊发现后第二天又送还给了小兔子,正为玩具没有“回家”而焦急的小兔子欢快地蹦起来……结果,大卫第二天就把枪还给了儿子,还跟儿子道了歉。我表扬儿子:“这多好,既没影响和小朋友的关系,还把枪要了回来,以后遇到事情,应该多想几种办法,然后挑选最好的去做。”

孩子在慢慢长大的过程中,会逐渐接触到各种类型的人,见识更为复杂的事情,遇到不同的问题和麻烦。在这个过程中,他会积累经验,得到锻炼,处理问题的能力也会不断增强,有时大人只要稍加指点,他便能把问题处理得比较完善。儿子6岁上学前班时遇到的一件事给我的印象很深。

有天,儿子一回来就关上门给小朋友打电话,晚饭吃了几口就放下了,他妈妈问他怎么了,他还来了句大人话:“今天真郁闷!”原来,有个调皮的小朋友把儿子的笔藏起来了,上课时,儿子打手势让他还回来,老师看见了,误以为他在捣乱,批评了他,他觉得很委屈。我就跟儿子一起讨论说,这个问题有两种处理方式,一种是忘掉它,因为这样的误解生活中有很多,你可以不去理会它。另一种是说出来,设法让老师知道你受了委屈,该怎么处理你自己决定。当晚,睡觉前,妻子神神秘秘地问我:“你知道儿子是怎么处理这件事的吗?你一定想不到,儿子给老师发了封电子邮件!”原来儿子的班上开了“写打课”(练习用电脑打字写日记),老师要求孩子把写的内容用电子邮件发给她,儿子就在日记里诉说了他的委屈。后来,老师很快给他回了一封道歉信。儿子用间接、现代的方式与老师沟通,超出了我的想像。儿子处理问题的能力见长,让我欣喜地感到,“脚手架”可以慢慢拆除了。

生活中总有各种各样的苦难在等待着我们的孩子,你可以帮助他一时却帮不了他一生,我们唯一应该做的是鼓励而不是搀扶,是“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

从下边这些父母的心得分享中我们也许更能明白如何锻炼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心得1:让孩子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生活中,想当个有智慧的妈妈,就应当放手让孩子自己去解决遇到的问题,让孩子做“主角”,你只要给孩子适当的引导、适度的鼓励、适宜的评价就可以了。总之,家长要做“配角”,这才是智慧妈妈的典型做法。

一位爸爸下班的时候,发现已经放学的儿子在大门口使劲地开门。原来,门锁由于使用时间较长而很难打开。

见到爸爸回来,急得满头大汗的儿子赶紧把钥匙递给爸爸,说:“这锁可真难开,还是您来开吧!”

这位明智的爸爸并没有去接儿子的钥匙,而是对儿子说:“这么简单的问题都要我帮忙吗?如果我不回来你会怎么办?”说着,这位爸爸做了个无能为力的表情。

儿子起先觉得有点委屈,刚想发作,爸爸又说:“你想想看,其他人遇到这种情况会怎么处理?”

儿子想了想说:“滴两滴油在上面吧!”可是儿子马上又说,“现在不是没有油吗?”

爸爸不吭声,又过了一会儿,只见儿子高兴地一拍脑袋。于是,他放下书包,拿出文具盒,用小刀削了一点铅笔芯的末儿,然后把这些末儿倒进了钥匙孔里。门顺利地打开了。

这时,爸爸对儿子说:“我就知道你能够依靠自己来处理问题的,这才是个男子汉!”

在日常生活中,妈妈应该培养孩子对突如其来事件的应变能力。比如,遇到突然停电时,怎样去点蜡烛、开手电筒;遇到陌生人问路,应该怎样避免被骗;遇到煤气泄漏应该怎样去控制;着火了知道用灭火器扑灭,迅速转移易燃品等。这样,万一发生了什么意外的情况,孩子就能顺利应对突发情况了。

心得2:鼓励孩子自己解决人际问题

孩子是在与人打交道的过程中,学会与人相处,学会解决问题的。我们做父母的要相信孩子会通过在实践中的锻炼,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一天,妈妈让小宝去附近书店买本书。小宝买回了书,并找回了一张10元的钱币。回到家,他把书和钱一块儿交给妈妈。

妈妈拿到钱,发现钱的一角缺失了,便对小宝说:“宝儿,你把这钱拿回去,让老板给换张好的!如果老板不给换,你要考虑好如何跟老板说,他才会换。”

一会儿,小宝回来了,手里依然拿着缺了角的钱。

妈妈问小宝怎么回事,小宝生气地说:“我让老板给换张好的,老板说我无理取闹,不给我换。”

妈妈说:“你必须再去一次,想想如何和老板交涉。”

小宝又出去了,一会儿回来了,仍然没有把钱换回来。

妈妈让小宝说一下过程。

小宝有点气愤地说:“我让老板给我换钱,不然,我就不买他的书了,可老板还是不给我换,怎么办呢?”

妈妈说:“再想想还有什么办法?”

小宝又去了,不过这次回来时,手里拿着一张完整的钱。

妈妈忙问:“这次是怎么办到的?”

小宝兴奋地说:“我告诉老板,是他不诚信在先,如果他不给我换钱,我把这件事情告诉我的同学,让他们不来买他的书,他就会损失一大批顾客。老板听我说这些,就给我换钱了。”

妈妈高兴地拥抱着小宝,称赞小宝真能干。

其实,在生活中看似一件小事,让家长代劳,也许问题很快就能解决,但是,孩子以后遇到同样的问题还是不会独立处理。让孩子自己学会解决问题,不仅能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还能锻炼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心得3:让孩子学习处理复杂的社会关系

社会是复杂的,但是,孩子必然要走上社会。因此,从小让孩子学习处理复杂的社会关系,对于孩子来说是很重要的。你要做个有心的妈妈,就得明白这个道理,并尽早训练孩子,以便在孩子长大后可以少操一些心。

华人首富李嘉诚认为教育孩子不能溺爱,更不能娇生惯养,而是应该让孩子学习处理复杂的社会关系。

当李泽钜和李泽楷长到八九岁时,李嘉诚召开董事会时,就让两个儿子坐在专门设置的小椅子上列席会议。开始兄弟俩觉得新奇好玩,瞪大眼睛,认真听着父亲和各位董事讨论工作,有时大家争得面红耳赤,吹胡子瞪眼睛,兄弟俩吓得哇哇直哭,这时,李嘉诚就对他俩说:“孩子别怕,我们争吵是为了工作,这是很正常的现象。”

有一次,李嘉诚主持董事会讨论公司应拿多少股份的问题时,他说:“我们公司拿10%的股份是公正的,拿11%也可以,但是我主张只拿9%的股份。”

董事们有的赞成,有的反对,争论不休。这时李泽钜站在椅子上说:“爸爸,我反对您的意见,我认为应拿11%的股份,能多赚钱啊!”弟弟李泽楷也急忙说:“对!只有傻瓜才拿9%的股份呢!”

听到孩子们单纯的分析,李嘉诚和同事们都笑了。但是,李嘉诚认真地对他们说:“孩子,这经商之道学问深着呢,不是1+1那么简单,你想拿11%发大财反而发不了,你只拿9%,财源却能滚滚而来。”

后来,公司虽然只拿了9%的股份,但生意兴隆,财源茂盛。

在这样一点一滴的熏陶中,李嘉诚的两个儿子不但对做生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且明白了怎样去处理商场中的问题以及人际之间的关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