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重视孩子的“财商”

重视孩子的“财商”

时间:2022-02-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据悉这是巴菲特自己想出的点子,并亲自为节目定名。美国父母希望孩子早早就懂得自立、勤奋与金钱的关系,把理财教育称之为从3岁开始实现的幸福人生计划,让孩子学会赚钱、花钱、有钱、与人分享钱财。很多中国人都知道犹太人对孩子的理财教育很有一套。在日本,很多家庭每个月给孩子一定数量的零用钱,家长会教育孩子节省使用零花钱以及储蓄压岁钱。

詹姆士是今年耶鲁大学的预科新生,与大部分同学不同的是刚刚16岁的詹姆士已经能够负担自己的学习费用了。这完全归功于他从小的理财观念与能力。

小时候过节或者生日妈妈会给100元,詹姆士都会有一个使用计划:一早花一元钱,坐学校的小巴参加集体活动。从家里带了些食物,参加中午野营活动。途中经过商店下车,细看了价格标签,挑着个小伙伴喜欢的礼物,花了10元。下午回家,经过玩具店,花了40元买一些不易损坏的玩具,以便将来不要时可以转卖(投资行为)。经过银行时,把剩下的40多元存入自己的账户。从5岁到现在,他的账户上已经存了1万多元了,转成美金,可以从网上买一些有潜力的股票了,或者买一些新出的基金。这些钱不停地累积之后,将成为他上大学的费用。

常青藤教育专家认为,儿童应从3岁开始接受经济意识教育,因为他们已经萌发了花钱的念头。3岁开始辨认钱币;4岁时学会用钱买简单的用品;5岁弄明白钱是劳动得到的报酬,并正确进行货币交换活动;6岁能数较大数目的钱,开始学习攒钱意识。

瑞士:小学生挣钱体验生活

瑞士的小学里虽没有理财课程,但是却有一些实习内容,比如一个学期里专门有那么一天让小学生到任意一家公司或店铺里去打工,体验工作挣钱的艰辛。另外,学校还会定期组织模拟市场,让同学们从家长那儿进货,当然,也就是一些吃的喝的和小玩意儿,然后再拿到学校来卖。孩子们挣到的钱就用来出去露营、参观等活动的经费。每逢节假日,瑞士的一些中小学生会拿着自制的小食品和手工艺品到集市或大街上叫卖,路人一般也都很支持他们,多少会买一些。这是勤工俭学,也是体验生活,瑞士的家长从小就会给孩子灌输自食其力、勤俭节约的思想。这也是瑞士的一大民族特色。

美国:让孩子早早就学会自立

美国股神巴菲特亲自教儿童理财。去年,他在美国在线主持了一个卡通节目《神秘百万富翁俱乐部》,专门教孩子理财,小朋友可在其中学习理财课程,在商业领域中探险。据悉这是巴菲特自己想出的点子,并亲自为节目定名。美国的教育体系与美国浓厚的商业社会氛围是紧密联系的,学生在中小学阶段就掌握了基本的经济和商业常识。

美国人认为,在市场经济和商品社会中,一个人的理财能力直接关系到他一生的事业成功和家庭幸福。美国父母希望孩子早早就懂得自立、勤奋与金钱的关系,把理财教育称之为从3岁开始实现的幸福人生计划,让孩子学会赚钱、花钱、有钱、与人分享钱财。一般的美国人没有铜钱臭的思想,他们鼓励孩子从小就工作挣钱,并教导小孩通过正当的手段赚取收入。美国每年大约有300万中小学生在外打工,他们有一句口头禅:要花钱打工去!美国人常常将自己不需要的东西拿出来拍卖,而小孩也会将自己用不着的玩具摆在家门口出售,以获得一点收入。这样能使孩子认识到:即使出生在富有的家庭里,也应该有工作的欲望和社会责任感。

法国:培养计划用钱的本领

法国理财教育早在孩子3-4岁便开始,家长们大多并不主张孩子们把零用钱储蓄起来,而是鼓励他们合理地消费掉。

当孩子正式上学后,家长们便给孩子开设一个专门的账户。他们认为,与其让孩子每次向家长苦苦乞讨,还不如定期给孩子一笔零用钱并限制消费范围,这样,更有利于培养孩子计划用钱的理财本领。

在今日的法国,6岁的孩子每年平均可从家长那儿得到约600法郎的零用钱,14岁的孩子则可得到1500法郎,而当孩子进入高中时,每年获取的零用钱则可能高达6,000法郎。独立账户不仅为孩子的合理消费提供了实习场所,而且也可帮助孩子培养合理储蓄的良好习惯,即所谓的该消费时就消费,该节约时就节约。

英国:能省的不省很愚蠢

英国人的理财教育方针是提倡理性消费,鼓励精打细算,并且把他们这种理财观念传授给下一代。在英国,儿童储蓄账户越来越流行,大多数银行都为16岁以下的孩子开设了特别账户,有1/3的英国儿童将他们的零用钱和打工收入存入银行和储蓄借贷的金融机构

英国政府最近又公布了一系列新的教学改革计划,根据这一系列计划,从2011年秋季开始,储蓄和理财将成为英国中小学学生的必修课。英国儿童事务大臣保尔斯说,儿童从5岁开始就要接受理财教育,要懂得钱的不同来源,并懂得钱可以用于多种目的;7岁到11岁的学生要学习管理自己的钱,认识到储蓄的作用,学习如何管理银行和储蓄账户,如何做预算。

以色列:挣钱和节俭一起教

很多中国人都知道犹太人对孩子的理财教育很有一套。以色列犹太人在犹太家庭教育中关于钱的教育有几大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首先是每个人都有明确的物权概念,要保护自己的财产,同时要尊重别人的财产,损害要赔偿,倾占要付出代价。第二,对于钱或者个人财产要知道珍惜,不可以浪费,犹太人讲究节俭。第三,知道钱怎么来的。最后,要知道钱财是有限的,智慧是伴随终身的。犹太人的理财教育最为重要的还是给孩子们关于钱的最核心的理念,那就是责任。孩子知道钱怎么来的,也就更进一步地知道了节俭。不光要节俭,还要懂得付出,懂得慈善。不光是为个人,也是为社会。

德国:理财童话打开金钱之门

一向以严谨著称的德国,面对孩子却有生动的一面。向孩子讲述理财童话故事的《小狗钱钱》风靡一时。让我们看看这本书在讲些什么吧——如果你只是带着试试看的心态,那么你最后只会以失败而告终,你会一事无成。尝试是一种借口,你还没有做,就已经给自己想好了退路。不能试验,你只有两种选择,做或者不做。你能否挣到钱,最关键的因素并不在于你是不是有个好点子。你有多聪明也不是主要原因,决定因素是你的自信程度。这些生动有趣的话语,相信孩子们在树立金钱观念外,还会学到更多的人生道理。

日本:自力更生、勤俭持家

日本人讲究家庭教育,他们主张孩子要自力更生,不能随便向别人借钱,主张让孩子自己管理自己的零用钱。日本人教育孩子有一句名言:除了阳光和空气是大自然赐予的,其他一切都要通过劳动获得。许多日本学生在课余时间都要在校外打工挣钱。在日本,很多家庭每个月给孩子一定数量的零用钱,家长会教育孩子节省使用零花钱以及储蓄压岁钱。在孩子渐渐长大后,一些家长会要求孩子准备一个记录每个月零用钱收支情况的账本。

常青藤的通行做法是,儿童从5岁起,就开始让他们接受以“善用金钱”为主的理财教育。7岁以后,便要逐渐学习如何妥善处理自己的金钱。培养孩子的理财观绝不是让他们学习省吃俭用过日子这样简单的生活之道,而应是现代财商的启蒙教育,这其中包含了现代金融活动的基本知识。

教孩子理财意义大

儿童从5岁起,就必须在学校接受以“善用金钱”为主的理财教育。其中初级的课程包括:钱是从哪里来的?可以有什么用途?7岁以后,便要逐渐学习如何妥善处理自己的金钱,如何用储蓄来应对日后的需要,让他们懂得如何运用自己的零用钱,控制预算和善用金融服务。

在美国,前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格林斯潘在国会发言时曾指出,在早期教会孩子个人理财方向的基本知识是非常重要的,要改善中小学的财经教育,帮助年轻人不至于作出错误的财务决定。他认为,财务素养应当成为改进美国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独立而拥有财富不应该是少数人的特权,它应该是每一位美国人的希望所在。

教宝宝使用银行卡

现金在流通领域的使用率正逐渐减少,美国被称为“信用卡王国”,就是这样的意思。有些银行已经推出了特色的生肖或星座储蓄卡,其正面是很有特色的卡通动物形象,家长可以带领孩子到银行,亲自挑选并介绍这种卡,这主要就是吸引小朋友的注意力,同时达到帮助孩子认识银行卡的目的。办理结束后,可以在自动柜员机上为孩子示范存储的过程,这样既生动又容易让孩子接受。

教孩子认识钱的重要性

接下来,就是让孩子知道“钱”的作用,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从根本上体会到,家长为什么总要求自己和“钱”较劲。可以在购买日常用品的时候让孩子亲自动手,最好是在买玩具、文具、漂亮衣服的时候,让孩子全程介入。这样,孩子就可以清楚地知道,“钱”可以换来很多自己喜欢的东西,就会对它感兴趣。

培养孩子存钱的意识

要学理财,先要存钱,这点是家长必须要给孩子培养的好习惯。那怎样才能让孩子养成这样的好习惯呢?家长是孩子学习的榜样,许多家长的日常生活习惯和行为对孩子的影响很大。这样来说,首先就是家长要教会孩子储蓄,比如先购买一个漂亮的卡通储蓄罐,然后当着孩子的面每天放一些钱进去,这样孩子就会对家长的行为感到好奇,此时你可以告诉孩子,要让这个储蓄罐“吃饱”,而里面的钱可以做很多事情。家长可以通过让孩子参加家庭劳动,以向他们支付薪酬的办法,让孩子知道“钱”来之不易,要珍惜不能浪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