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儿童对秩序敏感

儿童对秩序敏感

时间:2022-02-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儿童对于秩序的敏感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敏感性,这种秩序敏感在生命的第一年就开始出现了,有时婴儿甚至在出生后的一两个月就能看到。如果婴儿看到某些东西放在适当的位置,他就会显得很高兴;如果某些物品没有放在适当的位置,他就会焦虑不安、哭闹,这就是婴儿对秩序敏感的表现。在我们儿童之家,儿童对秩序的敏感也是非常有趣的现象之一。显然,儿童对秩序的需要与成人对秩序的喜欢不同。

儿童对于秩序的敏感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敏感性,这种秩序敏感在生命的第一年就开始出现了,有时婴儿甚至在出生后的一两个月就能看到。

婴幼儿对外界秩序具有敏感性,对此,人们可能会感到不理解。因为在很多人看来,婴幼儿常常是没有秩序的。

家庭是一个封闭的环境,里面充满着各种物品。由于各种原因,成人可能会经常搬动或调换这些物品。

但是,如果家里的儿童正处于秩序敏感期,他会无法理解成人的这些举动,但他又无法对成人的举动做出判断或加以阻止,于是内心就会变得很混乱。

等到儿童过了秩序敏感期,这种混乱就会成为他内心发展的障碍,可能会导致他的心理发生紊乱。

婴儿的心理很神秘,成人往往并不了解这一点。婴儿毫无原因的哭泣、发脾气或拒绝成人所有的安抚,这足以说明婴儿内心有未被满足的需求。

如果婴儿看到某些东西放在适当的位置,他就会显得很高兴;如果某些物品没有放在适当的位置,他就会焦虑不安、哭闹,这就是婴儿对秩序敏感的表现。

在我们这里受过相应训练并依照我们的观察方法照管婴儿的成人,很容易能认识到这一点。

比如说,有一个保姆发现,自己照料的女婴看到一座灰色大理石建筑的墙壁时非常高兴,似乎对这座墙壁非常感兴趣。

这个女婴5个月大,保姆了解女婴的敏感期,尽管周围有各种美丽的花朵,但她每天都要把女婴用儿童车推到墙壁前,让她看个够,这让女婴很快乐。

对于儿童的秩序敏感——在他的行为遇到阻碍时会表现得更明显,比如会通过发脾气表现出来——我们可以再举出一些例子。

有一个6个月大的小女孩,有一次,她的家里来了一位女士。女士进门后,就把自己的太阳伞放在了桌子上。

小女孩看了那把太阳伞一会儿,突然不安地哭了起来。女孩哭,并不是因为这位女士的到来,而是因为那把太阳伞。

那位女士以为小女孩想要太阳伞,于是就拿起它递到女孩面前,可是女孩却哭着把伞推开了,变得更加焦躁不安。

女士急忙安抚小女孩,但是没有用,女孩依旧大哭。

就在这时,女孩的母亲走了过来,她把太阳伞从桌子上拿了起来,放到了另一个房间里。

就在母亲这样做时,小女孩停止了哭泣,变得安静下来。

那位女士的太阳伞放错了地方,这就是女孩哭泣的原因。在女孩的内心世界里,太阳伞不是放在桌子上的,它放错了地方,这打乱了女孩内心物放有序的秩序感。

还有另外一个例子,这个例子中的孩子年龄稍大一些,一岁半左右。

有一次,我和几个人一起去旅行,其中就有这个孩子和他的母亲。

这个孩子还小,还不能独自走完旅途的全程。当我们穿过那不勒斯的一个隧道时,孩子大概是累了,就让母亲抱着他。

母亲抱着儿子走了一会儿,可能是热了,所以她停下来放下儿子,把外套脱了下来并搭在了自己的一只手臂上。

但是当她要再次抱起儿子向前走时,儿子却大声地哭了起来。母亲设法安慰他,但他依旧哭个不停。

男孩哭了很久,他的母亲也烦躁不安、筋疲力尽,同行的人也开始安慰孩子,或者试图抱抱这个孩子。

但这一切都不起作用,孩子哭得更大声,他变得更加烦躁不安,甚至有些歇斯底里,看上去很绝望。

母亲也很绝望,她准备带儿子回去。

此时,我想,一定有某种东西牢牢地控制了这个孩子,所以他才会如此痛苦不安。

我有一些心理学基础,觉得这个孩子的反应可能跟他的敏感性有关,便决定尝试帮助他们解决这个问题。

我走到他们面前,对孩子的母亲说:“你把外套穿上试试看。”母亲奇怪地看着我,似乎不情愿,因为她很热。不过,为了孩子,她接受了我的建议,并让我帮她穿好了外套。

母亲穿上外套后,那个孩子马上不哭了,他笑了,还开心地、不停地说“衣服……肩膀……”,他的意思是:妈妈的衣服穿在身上了。

就是这样。妈妈应该把衣服穿在身上,而不是搭在手臂上!妈妈的行为干扰了孩子内心的秩序,他的行为转变表明:妈妈终于理解我了。

接下来的时间,我们一起穿过了隧道,顺利地完成了整个旅行,那个孩子再也没出现什么问题。

还有一个例子也很有代表意义,这是我在一个家庭中看到过的。

那天,这个家里的女主人生病了,她半躺在沙发上,背后靠着两个靠垫。这时,她那个一岁半多一点的女儿来到她面前,要求母亲给她讲故事。

做妈妈的怎么会忍心拒绝女儿呢?虽然母亲很难受,但还是开始给女儿讲起了故事。

女儿专注地听妈妈讲着。妈妈讲了一会儿,难受得实在讲不下去了,于是吩咐仆人过来把她扶到卧室的床上。

仆人扶着妈妈准备离开,女儿却开始哭了起来,好像是为妈妈的病痛或者妈妈不能再给她讲故事而哭,家里的人只好尽力安慰这个小女孩。

仆人把女主人扶到床上去后,又回来拿那两个靠垫,准备送到卧室去。这时,小女孩却大叫起来:“不,垫子……”

家人一直说好话哄着女孩,还把她带到妈妈的身边去。妈妈硬撑着爬起来,打算继续给女儿讲那个没讲完的故事,她以为这样做可以让女儿高兴起来。

可是,小姑娘仍然伤心地哭泣着,指着客厅的沙发说:“妈妈,沙发!”她的意思是说,妈妈应该坐在沙发上给她讲故事。

这个时候,小姑娘对故事内容已经不感兴趣了,她在乎的是,妈妈和靠垫都改变了位置。讲故事开头是在客厅,结尾时却来到了卧室。这种改变在小女孩的心里产生了混乱和冲突。

以上这些例子都说明,儿童对于秩序的敏感是一种本能,而且非常强烈。

对一个2岁的孩子来说,对秩序的敏感几乎成了他行动的指南,这种特性常常以一种悄无声息的方式表现出来。

在我们儿童之家,儿童对秩序的敏感也是非常有趣的现象之一。如果某个物品放错了地方,常常是那些孩子们最先发现,并把它放回原处。

2岁左右的孩子常常能注意到这种小细节的问题,成人或年龄更大的孩子却很难注意到这些。

比如,一块肥皂被放在了洗漱台上而不是肥皂盒里,或者一把椅子没有放在适当的地方,一个2岁的孩子会首先注意到它们,并把它们放回原处。

小孩子看到物品混乱地摆放时,就仿佛接收到了某种刺激和指令,要求他去把物品摆放整齐。

事实上,秩序感是这个年龄的孩子的生命需要,如果他们的这种需要能得到满足,就会获得真正的快乐。

在我们儿童之家,三四岁的孩子在做完某项练习后,也会把用过的教具放回原来的地方去,他们很喜欢这样做。

孩子幼时获得的秩序感可以使他认识到每件物品在环境中的相对位置,让他记住每件物品应该在什么合适位置,这样他才能更好地掌控物品,才能更好地适应周围的环境。

人的心灵与环境的协调就是这样的:我们即使闭上眼睛到处走动,也能拿到自己想拿到的任何东西,这种环境的有序会使我们感到安全、平静和快乐。

显然,儿童对秩序的需要与成人对秩序的喜欢不同。秩序给成人的是外在的快乐,但秩序对儿童则是一种内在的需要,就像动物需要陆地、鱼儿需要水一样。

由于儿童要借助周围的环境来塑造自己,所以他们必须学习适应环境。在这个过程中,成人要引导他们适应好的环境,这样儿童才能明确自己究竟该怎样做。

秩序会给儿童带来自然的快乐,这一点从小孩子做的一些游戏中也可以看出来。

在成人看来,儿童这些游戏缺乏逻辑或意义,因而成人不能理解这些游戏。但是,这些游戏却带给孩子很多乐趣,其原因就是,孩子能在相应的位置找到被藏起来的物品。

我们以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对自己的孩子所做的一个试验来说明。

当着儿子的面,皮亚杰先在一把椅子的垫子底下放了某样东西,然后他让儿子走出房间。接着,皮亚杰把那个东西从第一把椅子的垫子底下拿出来,放到对面椅子的垫子下面。

后面的两个动作儿子没有看到,皮亚杰希望,当儿子再走进这个房间时,会先在第一把椅子下找那个东西,如果找不到,就到另一把椅子下面去找。

可儿子并没有这样做,他走进房间,拿起第一把椅子上的垫子,发现那个东西没了,就说“没了”,他并没有试图到其他椅子的垫子下找找。

皮亚杰又重复了这个试验,这一次,他让儿子亲眼看到了整个过程:他把那个东西从第一把椅子垫子下拿出来,然后将其放到另一把椅子的垫子底下。

这一次,儿子还是拿起第一把椅子上的垫子,说“没了”。即使他知道那样东西在另一把椅子的垫子下,还是放弃了。

为此,皮亚杰认为他的儿子有点“傻”。他有些生气、不耐烦地拿起第二把椅子上的垫子,问儿子:“你没看到我把它放到这里吗?”

“我看到了,”儿子说,“但是,它应该在那里。”他指了指第一把椅子的位置。

这个例子说明,儿童感兴趣的不是找到东西,而是在物品应该在的地方找到它。

对这个孩子来说,是他的父亲不理解这个游戏,他似乎认为:如果不把东西放在它应该放的位置上,这个游戏还有什么意思呢?

我还曾看到过几个两三岁的孩子玩捉迷藏的游戏,他们的玩法非常简单,但却让他们很高兴、很激动。

他们是这样玩的:

一个孩子钻到桌子底下去,桌上的桌布可以垂到地面,正好遮住了桌子下的那个孩子。

他的这种举动让其他小伙伴们看到了,接着,小伙伴们走出了房间,然后再回来掀起桌布。当他们看到桌子下面的孩子时,就会异常兴奋地大叫。

他们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这个简单的游戏,那些小伙伴依次说:“这次,我来藏。”说完,他像之前那个孩子一样钻到桌子底下,让桌布把自己遮起来,然后让其他小伙伴来找他。

还有一次,有几个年龄稍大些的孩子和一个小一些的孩子一起玩捉迷藏。那个小一点的孩子藏在了一件家具的后面,那几个大一点的孩子进来后,却假装没有看到他。

几个大孩子找了房间几乎所有的地方——除了那件家具后面,他们或许认为,自己找不到那个小孩子,那个小孩子就会非常开心。

可事实并不是这样。小孩子见大孩子们没到家具后面找他,就大叫起来:“我在这儿呢!”似乎在责怪他们:“难道你们没看到我在这里吗?”

有一次,我站在一旁看孩子们玩捉迷藏的游戏,他们兴奋地大喊大叫着,使劲儿拍着手,因为他们找到了藏在门后的小伙伴。

这种成人看起来有些“荒唐”的游戏给孩子们带来了很大的快乐。在生命的某个时期,孩子们的快乐就是在适当的地方找到东西(或人)。

对儿童来说,“躲藏”就是在某个固定的、隐蔽的地方放置或找到某个东西,他的意思是“你们看不到它,但我知道它就在那儿,我即使闭着眼睛也能找到它”。

儿童对秩序的敏感性是大自然赋予的,它是儿童内在的感觉,儿童靠它能区分物体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对儿童来说,因为这种秩序敏感性,外在环境就是一个整体,它的各个部分相互制约、相互依存。

如果人能适应这样的环境,他就能引导自己进行某些行动,以达到自己特定的目的。假如环境中的物品只是杂乱无章地堆放着,在人的脑子里形成混乱的图像,就会给人造成很多不便和麻烦。

如果在一间屋子里胡乱地堆放一些家具,没有安排好家具之间的秩序关系,那么生活在这间屋子里的人就会感到非常不便,甚至感觉待不下去。

在人的童年时期,大自然赋予了人对秩序的敏感,这种本能就像一个指南针,指引着人去适应周围的环境。

儿童具有两种秩序感,一种是外部秩序感,它与外部环境体验有关,可以让儿童体验到环境中事物之间的关系——上面提到的事例都是外部秩序感的表现。

另一种秩序感是内部秩序感,它可以使儿童意识到自己身体不同部分及其相对位置,也可称为“内部定位”。

实验心理学家认为,在人的肌肉中存在一种感觉,它可以使人意识到身体不同部分的相对位置,使人产生记忆,叫作“肌肉记忆”。

比如,如果人用手去拿了一样东西,那这个动作就会被他感知到并保存在记忆里,以后他可以再重复同样的动作。

但是,这样的解释很机械,并且以有意识地进行活动为前提。而儿童在能自由运动和具有经验之前,就已对自己身体的姿势高度敏感。

也就是说,儿童能感受到自己身体的各种姿势和身体各部分的相对位置,这是大自然赐予他的特殊本能。

敏感期与心理活动有关,这些敏感性是一种天生的、自然形成的本能,它们会为形成意识打下基础,还会成为心理发展的原则。

如果周围环境阻碍了儿童敏感性的发展,儿童就会出现焦躁不安、发脾气等反常行为。只要环境中的阻碍因素没有消除,儿童的反常表现就会依然存在甚至加重。如果消除了阻碍因素,孩子的反常表现也会消失。

很明显,儿童发脾气等反常行为就是因为环境中存在阻碍因素而产生的。

下面的例子也可以说明这个问题。

有一个孩子一直由英国保姆照看着,有一段时间,这个保姆有事请了几天假,并找来另一个保姆来代她照看那个孩子。

这个英国保姆离开后,新保姆给孩子洗澡时遇到了麻烦。只要新保姆给孩子洗澡,孩子就会变得焦躁不安,在新保姆怀里使劲地挣扎着,试图逃脱,看上去很绝望,新保姆想尽了各种办法,但孩子依然不喜欢洗澡。

不久,孩子原来的保姆回来了,在这个保姆给孩子洗澡时,孩子表现得很平静,似乎很享受洗澡的过程。

这位英国保姆曾经接受过我们的教育训练,通过观察,她很快就明白了孩子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

她发现,新保姆是用和自己相反的动作和姿势给孩子洗澡的。她给孩子洗澡时,右手靠近孩子的头,左手靠近孩子的脚。而新保姆给孩子洗澡时却相反,她的左手靠近孩子的头,而右手靠近孩子的脚。

还有另外一个例子,例子中孩子的情况更严重,他似乎得了一种无法医治的病症。我是无意中参与到这件事中的,因而了解了这个孩子的情况,并给他们一家提供了帮助。

这个孩子不到一岁半,事发时,他和父母刚结束了一次长途旅行。

孩子的父母认为,他们的孩子年龄太小,长途旅行对他来说太劳累了,所以才会出现那种反常的情况。

孩子的父母还说,这个孩子一直很健康,即使是在长途旅行中,他的状况也一直很好,并没有发生特别的事情。

当时,他们一家每天晚上都住在高档旅馆里,旅馆里设施很完备,有专为婴儿准备的带栏杆的小床以及特制的儿童食物。

旅行回来后,他们一家又住回了公寓。公寓里没有那种带栏杆的婴儿床,这个孩子仍像旅行前一样,和父母一起睡在一张大床上。

一开始,这个孩子只是失眠和反胃,因为胃痛,孩子一直哭。于是,父母给他请来了儿科医生,医生对孩子进行检查后,对他施以了食疗、日光浴等不同的治疗方法,但毫无效果。

孩子依然失眠,并痛苦得大哭。夜晚成了一家人最痛苦的时候,谁都无法安睡。为了让孩子入睡,母亲甚至整夜把孩子抱在自己的怀里。

但即使这样做,也没能让孩子好受一些,他甚至开始出现痉挛现象,身体抽搐着,痛苦地在床上打滚。

每天晚上,这样的情况总要发生两三次。

后来,孩子的父母不得不给孩子请来了一位儿科精神病专家,我也跟随这位专家参与了对这个孩子的治疗过程。

听着父母讲述孩子的病情,看着孩子痛苦地在床上打滚,我突然想到:他的反常行为或许是因为心理上的失常,而不是由于身体上的病症。

接下来,我拿起床上的两个枕头,将它们竖直放在床中间,中间空出一段距离,这样,两个枕头就好像护栏一样,枕头加上中间的空隙就像旅馆里带栏杆的小床那样。

放好枕头后,我又把床单和毯子盖了上去。这样一来,看上去更像一个有栏杆的“小床”,这个“小床”就在孩子躺着的地方旁边。

那个孩子看到了这个“小床”,立刻停止哭泣,不一会儿就滚到了“小床”的里面,嘴里说着“凯玛,凯玛(他用这个词表示摇篮)”。很快,他就躺在里面睡着了。

从那以后,那种反常表现再也没有在这个孩子身上出现过。

显然,当这个孩子睡在旅馆里的婴儿床上时,会有一种支撑感,而睡在公寓大床上时却没有这种感觉,这让他感到了内心的失调和痛苦。

这个例子也说明了秩序敏感期的力量,在敏感期内,大自然会发挥自己的作用。

成人会因为习得的经验变得心灵麻木,而孩子是单纯的,他来到这个世界时一无所知,从一片空白开始体验成长的艰辛,他能更准确地感知外界,这使得儿童的秩序感不同于成人对秩序的感受。

成人能运用理性、意志,是因为我们也经历过成长的艰辛;成人富有生活经验,是因为我们也是从儿童一步步成长起来的。

儿童时期的所有活动是成人后生活的基础,儿童要长大成人,要懂得各种生活的道理、获得各种经验,他必须要付出巨大的努力。

儿童的做法是一种创造生活的方式,而且更接近生活的真谛。然而,对于这种创造生活的方式,成人已经忘记了,所以成人不能理解儿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