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穷孩子的蜡烛

穷孩子的蜡烛

时间:2022-02-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于是,她对孩子凶巴巴地吼了一声说:“没有!”正当她准备关上门时,那穷小孩展开关爱的笑容说:“我就知道你家一定没有!”穷孩子的蜡烛,照亮的不光是黑暗,还有这个女子的心。报告称,原因在于穷人行事更依靠别人,比如工作中的领导、政府政策等,而富人的生活则更加个人化,不受别人约束。在中国,仿佛是善良的人在弱势群体中的比例更大。很多本来是心存善良的孩子,出于无奈的现实而忽视了应该对社会的回报。

穷孩子的蜡烛

引语:不少人遇到穷人,都有一种避之不及的态度,唯恐穷人会向自己伸出求援之手,带来一串无穷无尽的麻烦。他们向穷人关闭了援助之门,也同时关闭了自己的良心。

有一位单身女子刚搬了家,她发现隔壁住了一户穷人家,一个寡妇与两个小孩子。她心想,千万不要和他们有太多来往,他们经济这么困难,要是以后被他们依赖上就不好了。

这天晚上,那一带忽然停了电,那位女子只好自己点起了蜡烛。没一会儿,忽然听到有人敲门。

原来是隔壁邻居的小孩子,只见他紧张地问:“阿姨,请问你家有蜡烛吗?”女子心想:“天啊!他们家竟穷到连蜡烛都没有吗?千万别借给他们,免得被他们依赖了!”于是,她对孩子凶巴巴地吼了一声说:“没有!”

正当她准备关上门时,那穷小孩展开关爱的笑容说:“我就知道你家一定没有!”说完,他竟从怀里拿出两根蜡烛,说:“妈妈和我怕你一个人住又没有蜡烛,所以我带两根来送给你。”

此刻女子自责极了,她感动得热泪盈眶,将那小孩子紧紧地拥在怀里。

启示:女子虽比穷孩子富有,但她的善良却远远比不上对方。穷孩子的蜡烛,照亮的不光是黑暗,还有这个女子的心。

延伸问题:有个有趣的现象,古往今来的故事里,坏人大部分是富人,而穷人则大多数是心地善良的。家长让孩子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人物设定呢?

故事中这样的安排,自然有为了增加戏剧冲突的必要性,还有故事的创造者大都为民间普通人,他们的阶级和地位也决定了将和同阶级的人做主角。

曾经有国外科学家做了个关于穷人富人谁更善良的研究,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不管从哪个角度看,收入低的人都表现得更容易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更加遵守社会行为规范,也更具有同情心。”

不过,这份报告也有很多可供商榷之处,穷人更加关注周边的环境和其他事物,也就是说他们更注重身边的人。相反,富人则更关注自身。报告称,原因在于穷人行事更依靠别人,比如工作中的领导、政府政策等,而富人的生活则更加个人化,不受别人约束。

在中国,仿佛是善良的人在弱势群体中的比例更大。通过福布斯杂志公布的慈善捐款,能看出中国的富豪并不是个个善良的,很多人被冠以“铁公鸡”的绰号,更多的人被理解成灰色收入的暴发户。

同样是人,只是掌握资产的不同,却有不同的道德品质。这个源于国人的价值观缺陷。我们常常从媒体上看到,一些既将被执行死刑的贪官,最后都会说几句良心话,表示了内心无比的悔恨,那为什么他们在位时就放弃了良知

这个还得从我们的教育说起,我们从小就被家庭社会灌输长大后做个有用之人,而不是被教育要做一个善良的人。写命题作文“长大了想干什么”时,孩子们大都写要当科学家、音乐家等体面职业,很少有孩子说我要当个农民、当名工人、当个快递员、当个慈善家、当一个能帮助他人的人。

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的孩子,都被家长教育要好好读书,长大后找个好工作。好工作是什么呢?在绝大多数人眼里,就是当稳定的公职人员,而并不是从事自己感兴趣或者社会急需的工作,更不是能带给他人帮助的工作。

如果主流社会都在渲染这种畸形的人生观,人性的善良一面也将必然受到掩盖。很多本来是心存善良的孩子,出于无奈的现实而忽视了应该对社会的回报。政客为了自己的仕途可以不择手段,而商人为了自己的利益也将是花样百出。两手空空的穷人,他们呼唤社会关爱,很大程度也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但很难保证有一天当他们飞黄腾达后,不会做起卑鄙利己的事。

“善良”现在如果只是穷人的专利,对社会也是一种可悲的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