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体会才能懂得

体会才能懂得

时间:2022-02-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有位全职妈妈从女儿出生起就一直陪伴在她的身旁,包揽孩子的一切。“童话大王”郑渊洁小时候和别的孩子打架,他的父亲问过事情的原委后,对那个孩子的家长说了一句话:“一个巴掌拍不响!”郑渊洁说,他以后做什么事情都想让父母高兴,写童话也是。爱,需要体会才能懂得,懂得了才能相信。

给孩子一个机会,让他感觉到我们需要他的帮助。这样做不仅能够让孩子体察到父母每天给予的爱,还能让他相信自己的爱对父母也是非常重要的。

一个男孩从5岁开始,父母把更多的关心给了刚出生的弟弟,却渐渐忽略了他。于是他想尽办法希望得到父母的关注:吃饭时躲到厨房,希望父母把他叫进去,可是没有;在外面故意惹事,希望父母问问原因,可是除了一顿暴打,什么也没有;天天去网吧,希望父母找他回家,可还是没有。

后来男孩开始偷东西,被关进了监狱。父亲在工地得知了这个消息,当时就从脚手架上摔了下来。他懊悔自己对孩子疏于管教,却又不知如何让孩子回归正途,绝望之下拒绝治疗和进食,直至去世。

看到这位父亲极端的做法,可想而知他对这个孩子的爱深入骨髓,但为什么儿子感受不到呢?正是儿子对父母爱的绝望才导致了这个家的悲剧发生。

爱是什么?我想应该是一种关心,是“我想看到你”“我想了解你”“我想帮助你”的感情流露和行动。如果父母只是把爱藏在心里,认为只有严厉才能树立起自己的权威,又怎能指望孩子能够体会到呢?孩子渴求父母的爱而不得,最终就会导致他放弃这份奢求。

我朋友有个上高中的女儿,每天和要好的同学一起走路回家。她渐渐发现这位同学过马路从来不看身边疾驰而过的汽车,也不看红绿灯,十分危险。问起原因,同学竟然说:“活着没有意思。”

时间久了她才知道,这位同学的父母都在外企工作,经常加班、出差,很少有时间陪伴她、照顾她。孤独寂寞的她,非常羡慕那些普通家庭,虽然零花钱没有她多,却有父母细致入微的关心。

有些父母对孩子说:“我在外面辛苦工作不都是为了你吗?”可是孩子心里真正需要的,并不是更好的房子、更多的零花钱,甚至更丰厚的遗产,而是有更多的时间与父母朝夕相处。

对孩子的陪伴,是父母爱孩子最直接的表达,否则就算用尽甜言蜜语,孩子也无法感受到爱的温度,当然也无法相信爱。连父母都不能给他爱,他还能指望谁呢?

与之相反,有些父母把孩子照顾得无微不至,却换来孩子一句:“你生了我,就应该对我好。”

有位全职妈妈从女儿出生起就一直陪伴在她的身旁,包揽孩子的一切。但是女儿并不领情,和妈妈紧张的关系已经到了无法沟通的地步。女儿总是对妈妈吼叫,然后又后悔。而女儿的无情也让妈妈痛苦不已,她不明白为什么自己为女儿付出了一切,却连女儿的和颜悦色都换不来。

正所谓“过犹不及”。过分周到的照顾,给孩子带来的不是爱的体验,而是依赖的习惯和沉重的压迫感。时间久了,孩子要么认为理所当然,要么想要摆脱和逃离。

有人问上小学的孩子:“你什么时候感觉到了父母的爱?”孩子说:“一次妈妈生病,我拿了一杯水给她喝。妈妈微笑着看着我说:‘你长大了,真懂事!’那时,我知道妈妈是爱我的。”

很奇怪,是不是?人能够感觉爱的时候,不是被动接受,而是主动付出。然而,事实就是如此。接受的时候,未必能深切体会到对方浓浓的亲情,付出时却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爱。“养儿方知父母恩”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了。

给孩子一个机会,让他感觉到我们需要他的帮助。这样做不仅能够让孩子体察到父母每天给予的爱,还能让他相信自己的爱对父母也是非常重要的。

“童话大王”郑渊洁小时候和别的孩子打架,他的父亲问过事情的原委后,对那个孩子的家长说了一句话:“一个巴掌拍不响!”郑渊洁说:“你不知道当时我有多感动,父亲这么爱我,谁还好意思再犯错呢?”郑渊洁说,他以后做什么事情都想让父母高兴,写童话也是。

正是父亲对郑渊洁的理解和支持,让他在最软弱的时候感受到了来自亲人的关爱。

我看到有些父母习惯于作为审判者俯视孩子。在他们的眼里,孩子只有听训的权利。如果胆敢为自己辩护,就是没有深刻反省,不愿悔改。但也正是这种想法,疏远了孩子和父母的距离,因为孩子根本没法理解这是父母对爱的表达。

还有些父母,因为一直生活在没有爱的家庭中,所以不知道怎样对孩子表达自己的爱。

一位妈妈因为自己的父母经常争吵,因而非常害怕婚姻。结婚后,又与公婆关系不好,就把自己对于家庭的不满发泄到女儿身上。最终,母女俩相互指着鼻子对骂、仇视。为了逃避这种不堪的感觉,也是为了对抗母亲,女儿整天把自己关在家里看电视,不愿出门,也不去上学。

俄罗斯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说过:“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很多不幸的家庭,最大的共同点就是畸形的爱。父母不懂得如何爱孩子,或者没有爱孩子的能力,而孩子也无法从父母那里学到如何爱别人,和被别人爱。但是,我们不能让这种悲剧一代代地重演。如果没有从父母那里学会爱与被爱,就向自己的孩子学吧,和孩子一起重生!

孩子原本都是纯真而可爱的,让我们帮他保持住这份美好,并且把爱的种子润入他的血液,让它生根、发芽。爱,需要体会才能懂得,懂得了才能相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