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肾病患者如何心理治疗

肾病患者如何心理治疗

时间:2022-02-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肾病特别是肾病等顽固性病例,由于治疗效果较差,病情常反复加重,患者难免产生一些不良情绪,对肾病康复十分不利。肾病患者因经常出入医院,接触医师较多,对各种化验检查结果和药物疗效比较熟悉,容易产生揣测心理。其次,医护人员要加强对肾病患者的心理呵护。肾病患者长期受疾病折磨,病情时好时坏,对治疗常缺乏信心,特别是看到同病室患者病情恶化时,容易产生悲观失望和沮丧心理。

肾病特别是肾病等顽固性病例,由于治疗效果较差,病情常反复加重,患者难免产生一些不良情绪,对肾病康复十分不利。因此,应该进行科学的心理调理,努力克服各种有害健康的不良情绪。

情志因素对疾病的关系,早有所载,并成为中医学主要致病因素之一,历来被高度重视。事实证明,此项理论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已发展成为独立的学科。中医学认为,人的情志活动与内脏功能活动有密切关系。良好的情绪,有利于人体气机调畅、各脏腑功能活动的正常进行。反之,不良的情绪可使气机升降失调,气血运行紊乱,而易使脏腑功能失常,加重病情。因此,应充分重视情志护理。

首先,医护人员要加强对肾病患者的心理呵护。肾病患者因经常出入医院,接触医师较多,对各种化验检查结果和药物疗效比较熟悉,容易产生揣测心理。这些患者对周围环境特别敏感、常常根据医护人员的细微表情变化来猜测自己的病情,因此,护士在接待患者时,态度要真诚,回答问题语气要肯定。在日常护理过程中,要处处关心体贴患者,经常和患者谈心,及时了解患者的思想动态变化,并向患者介绍肾病的医护常识,以及一些治疗效果较好的病例,帮助患者正确对待疾病,使患者能够认识到肾病虽无特效药,但只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锻炼身体,避免受凉感冒,避免过度劳累,定时足量服用降压药物,保持血压稳定,同时服用一些保护肾功能的药物,有很多患者虽然没有彻底治愈,但仍能维持一定的健康水平。帮助患者树立信心,努力调动患者的积极性,使其能自觉服从医嘱,坚持治疗。另外,护士还应做好患者家属的思想工作,使其不要冷落患者,共同为患者营造一个温暖、和谐的休养环境,使患者充分体会到家庭社会的温暖,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其次,医护人员要加强对肾病患者的心理呵护。肾病患者长期受疾病折磨,病情时好时坏,对治疗常缺乏信心,特别是看到同病室患者病情恶化时,容易产生悲观失望和沮丧心理。同时,由于反复多次住院,住院时间长,难以胜任本职工作,或由于经济或其他原因与家人关系紧张,容易产生焦虑烦躁心理。因此,家人要对患者表示同情、热情,相互理解,尽量宽慰,不可产生厌烦情绪。肾病病程较长,且无特效疗法,中医药治疗亦需长期不间断。因此,患者在物力、财力、精力等方面承受的压力很大,思想负担重,往往表现出情绪低落,不善言语,脾气暴躁,故而容易产生急躁情绪和孤独感。同时,患者病后对自己的疾病转归及预后非常关心,而且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心理紧张,加之部分患者的家庭责任感,更容易产生悲观失望和对家庭的内疚感。家庭成员要充分理解,树立同情心,以爱心来感化、鼓励患者,使其思想放松,情绪乐观,以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还应学习有关知识,提高对疾病的认识。要注意与患者倾心交谈,引导他们倾诉和抒发心中的情感,从而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避免增加患者的思想压力,在做好其他护理的同时,消除不良因素对患者的影响。

第三,培养患者的兴趣,创立良好的治疗环境。家庭成员应时常关心患者,主动了解患者的病情和需求,积极帮助患者解决困难的同时,要注意培养患者的兴趣,提高修养,如可根据患者的不同性格特征,选择养花、养鸟、书法等情调高雅而又不甚劳累的活动作为爱好,且根据患者的不同年龄和文化层次,购买音乐设备,如歌曲、古典音乐、戏曲等音带,以供患者欣赏等,从而创造良好的治疗环境,借以消除患者紧张、焦虑、悲观、抑郁的情绪,调动其主观能动性,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第四,患者亦应积极配合,主动学习肾病的有关知识,可在养病的同时,选择较为适合自己的某种功法配合治疗,并从思想上认识到该病是完全可以治愈的,从而消除紧张心情,并积极与医师联系,配合医师的治疗,保证各种治疗措施顺利实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