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运动处方制定的程序

运动处方制定的程序

时间:2022-02-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锻炼者健康程度的判断,是制定运动处方的重要依据之一。可采用直接的医学检查,也可以直接索取近期的身体检查证明,来获取人体器官系统的功能状况指标。锻炼者身体机能对运动承受能力的检测和评定。一般进行安静和运动状态下生理机能的检测,主要应测定心跳频率、最大吸氧量等机能指标。是衡量运动量的最重要指标之一。适宜运动强度的范围,可用靶心率的70%~85%的强度作为标准。

运动处方可根据个人所需制定周、月、季、年、多年锻炼内容及要求。运动处方制定的程序如下。

8.5.1 了解锻炼者的基础情况

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疾病史、过去及现在身体锻炼状况,此外还有锻炼者的食欲、睡眠和精神状态等。

8.5.2 健康诊断

对锻炼者健康程度的判断,是制定运动处方的重要依据之一。可采用直接的医学检查,也可以直接索取近期的身体检查证明,来获取人体器官系统的功能状况指标。

8.5.3 运动负荷测定

锻炼者身体机能对运动承受能力的检测和评定。一般进行安静和运动状态下生理机能的检测,主要应测定心跳频率、最大吸氧量等机能指标。

8.5.4 体力测定

主要是对锻炼者身体素质的检测和评定,内容包括身体各部分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性、柔韧性等。为便于评价,可将测试指标与较大样本的同项指标对比,以确定该项素质的优劣程度。

8.5.5 制定运动处方

根据以上四项调查、测定的结果,结合身体锻炼的原则,制定包括运动内容、运动强度、运动时间等在内的运动方案。

(1)运动目的。通过有目的锻炼达到预期的效果。

(2)运动项目。在运动处方中,为锻炼者提供最合适的运动项目,它关系到锻炼的有效性和持久性。选择运动项目,且要考虑运动的目的,是健身的还是治疗的;要考虑运动条件,如场地器材等;还要结合体育兴趣爱好等。

(3)运动强度。是衡量运动量的最重要指标之一。适宜运动强度的范围,可用靶心率的70%~85%的强度作为标准。

靶心率=(220-年龄)×(70%-85%)。如20岁的靶心率是140~170(次/分)。

最适宜心率,计算公式为:最大心率=220-年龄

心率储备=最大心率-安静心率

最适宜运动心率=心率储备×75%+安静心率

(4)运动时间。与运动强度紧密相关,运动强度大,运动时间应稍短;运动强度小,运动时间应稍长。有氧锻炼一般在30min左右就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

(5)运动频率。指每周的锻炼次数。据有关研究数据显示,1周运动1次,肌肉酸痛和疲劳每次发生,运动后1~3天身体不适,效果不蓄积;1周运动2次,酸痛和疲劳减轻,效果有点蓄积,不明显;1周运动3次以上,无酸痛和疲劳,效果蓄积明显;1周运动4~5次,效果更明显。可见,1周运动3次以上,效果才明显。

8.5.6 实施锻炼方案,完善处方

按运动处方的要求锻炼一个阶段后,应再次进行健康检查、运动负荷测定和体力测定,这样一方面可以评价运动处方的实效和锻炼效果,另一方面也可根据身体的变化,修改和调整运动处方,使处方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