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运动处方范例

运动处方范例

时间:2022-02-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准备活动的目的是加快心率、升高体温,并增加肌肉的血流量。目前,推荐的运动强度范围为50%~85%最大摄氧量。只有超过一定强度的运动才能有效地引起机体的适应,该强度所对应的心率称目标心率。整理活动还可以减轻剧烈运动后的肌肉酸痛感和心律失常。力量练习的运动处方分为三个阶段:开始阶段、慢速增长阶段和保持阶段。

(一)提高心肺功能适应水平的运动处方

心肺功能适应水平的运动处方由三个部分组成:

1.准备活动

准备活动的目的是加快心率、升高体温,并增加肌肉的血流量。准备活动通常是进行5~15分钟舒缓的运动,这可使机体逐渐适应剧烈的运动。选择不同方式进行锻炼时,准备活动的具体内容有所不同。如选择跑步作为锻炼方式,可按以下步骤进行准备活动:

(1) 1~3分钟轻松的健身(或类似的活动)练习。

(2) 1~3分钟的步行,心率控制在高于平时的20~30次/分。

(3) 2~4分钟的拉伸练习(可任意选择)。

(4) 2~5分钟的慢跑并逐渐加速。

如果选择其他的锻炼方式而不是跑步,在按照以上步骤进行的同时,以相应的活动方式替代步骤(2)和(4)即可。

2.锻炼模式

锻炼模式是运动处方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包括锻炼方式、频率、强度和持续时间等。

(1)锻炼方式。常见的增强心肺适应能力的锻炼方式有步行、慢跑、骑自行车和游泳等,凡是有大肌群参与的慢节奏的运动都可以作为锻炼方式。

在选择锻炼方式时,首先,应选择喜欢的运动,只有从事喜欢的运动,才容易坚持下去;其次,要考虑到可行性和安全性。冲击力强的运动(如跑)比冲击力小的运动(如游泳和骑自行车)更易引起锻炼者受伤。对于容易受伤的人来说,最好选择冲击力小的锻炼方式。选择单一的锻炼方式,不仅枯燥无味而且容易受伤。最好采用综合性的锻炼方式,一次锻炼可以包括不同的练习内容。

(2)锻炼频率。一周进行2次锻炼就可增强心肺适应能力,锻炼3~5次可使心肺达到最大适应水平,且受伤的可能性减小。但一周锻炼超过5次并不能引起心肺适应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3)运动强度。运动强度接近50%最大摄氧量时即可增强心肺适应能力,故常把这一强度称为锻炼阈。 目前,推荐的运动强度范围为50%~85%最大摄氧量。在确定运动强度时,心率指标比最大摄氧量指标更实用,因此常用心率间接地表示运动强度。只有超过一定强度的运动才能有效地引起机体的适应,该强度所对应的心率称目标心率。 目标心率常以最大心率的百分比表示(最大心率二220-年龄), 50%和85%最大摄氧量的运动强度所对应的心率值分别为70%和90%最大心率,因此目标心率是70%和90%最大心率。据此,18岁学生的目标心率是:(220-18) ×70%=141次/分,最大心率是: (220-18) ×90%=182次/分。

(4)持续时间。提高心肺适应水平最有效的一次锻炼时间是20~60分钟(不包括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起初每个人的适应水平和运动强度不同,所以锻炼持续的时间应有区别。对于一个适应水平较低的锻炼者而言,20~30分钟的锻炼就可提高心肺适应水平,而适应水平高的锻炼者可能需要40~60分钟。低强度的锻炼要求练习的时间长于高强度的练习时间,如以50%的强度进行锻炼,需要40~50分钟才能有效地提高心肺适应水平;而以70%的强度进行锻炼,仅需20~30分钟即可。

3.整理活动

每次完整的锻炼都应包括整理活动。整理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促进血液回流至心脏,以避免血液过多分布在上肢和下肢而造成头晕和昏厥。整理活动还可以减轻剧烈运动后的肌肉酸痛感和心律失常。整理活动至少应包括5分钟的低强度练习(如步行、柔韧性练习等)。

(二)发展肌肉力量、耐力的运动处方

负重练习应有短期和长期的目标,确定目标对保持锻炼的兴趣和热情非常重要。设置的短期目标应在最初的几周练习中能够达到,这可以激励自己进一步实现长期训练目标。力量练习的运动处方分为三个阶段:开始阶段、慢速增长阶段和保持阶段。

1.开始阶段

在计划的开始阶段,应避免举最大重量。过大的重量会增加肌肉和关节损伤的危险性,用较轻的重量(最高重复次数为12~15次的负荷),不会使肌肉产生过度疲劳。如果原来选定的重量能轻松自如地重复12次,则可以增加重量。如果练习者不能重复举起12次,则说明该重量过大。

根据练习者最初时的力量水平来确定开始阶段持续的时间,一般持续1~3周。初练者的开始阶段可能需要3周,有训练基础的人只需1~2周。

2.慢速增长阶段

经过开始阶段的力量练习,如果肌肉已经适应练习动作,就可以增加重量,并能重复举起6~8次(最高重复次数)。当肌肉力量进一步增强时,可再增加重量,直至达到练习者预定的目标为止。

此阶段的练习一般为每周3次,每次练习为3组,每组6~8次。

3.保持阶段

根据用进废退的原理,如果停止练习,获得的力量会自然消退。保持阶段力量练习的强度应比获得阶段小。研究表明,力量增长后,每周1次的练习即可保持原增长水平。若不训练,30周后原增长水平完全消退。

表4-7-1力量练习的运动处方

注:开始和慢速增长阶段,练习者应根据自己的初始力量水平,在各个方面作适当调整。

(三)非健康体质处方

非健康体质须经过严格的医检,并在医生和健康体适能指导员的帮助下,制订康复保健处方进行锻炼,必要时随时接受指导与检测。

表4-7-2非健康体质处方表

思考题

1.什么是体适能?

2.健康体适能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3.简要说明少年儿童健康体适能锻炼的价值?

4.心肺适能的生理学基础是什么?

5.如何用简易方法进行心肺适能的评定?

6.心肺适能锻炼的基本要素有哪些?少年儿童如何进行心肺适能锻炼?

7.肌肉适能的生理学基础是什么?如何测定肌肉力量与肌肉耐力?

8.肌肉适能锻炼的要素是什么?进行肌肉适能锻炼应注意哪些事项?

9.柔软度的生理学基础是什么?

10.柔软度锻炼的要素是什么?进行柔软度锻炼应注意什么?

11.什么是身体指数?身体指数的大小对健康有何影响?

12.控制体重的基本原则与方法是什么?

13.健康体适能锻炼如何自我检测?

14.运动处方包括哪些内容?制订运动处方的原则与方法是什么?

15.通过本章学习,设计制订一份少年或儿童健康体适能周锻炼处方(肌肉适能、心肺适能、柔软度或三项组合,可选其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