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返朴归真”思想的基本内涵

“返朴归真”思想的基本内涵

时间:2022-02-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 “返朴归真”思想的基本内涵“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因而,“返朴归真”思想是老庄生态美学理论体系的价值基础。“返朴归真”目的就是要通过自身的修行和修养,使生命返复到始初的状态。宗白华先生将“返朴归真”的过程称之为人生修养的过程,而得道的人生观应是老庄及道家倡导的“超然人生观”。“返朴归真”即返归到自然而然的德性境界。
“返朴归真”思想的基本内涵_回乡之路寻皈审

第一节 “返朴归真”思想的基本内涵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老子》通行本第16章)老庄极力推崇“返朴归真”,主张人的精神复归至虚极本真、静笃淳朴的自然之美,即“自然而然”天道本初美和“无为而为”人性朴真美的相统一的境域之中。因而,“返朴归真”思想是老庄生态美学理论体系的价值基础。纵观各研究学派的研究成果,对老庄“返朴归真”思想的诠释,大致可分为“生活方式论”、“生命修养论”和“德性境界论”三个具有代表性的学术观点。

第一,生活方式论。持此观点的学者认为,“返朴归真”是老庄强调的一种隐逸的生活方式,是道家一贯秉持的清静生活功夫:人处在一个纷繁芜杂的社会里,要学会规避尘世,回归于自然,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静,使精神进入“虚极”的境界。意为体道者通过修养性命,摒弃伪性,返归纯朴天真的本性,如同赤子而与道同一。老子提出了“返朴归真”的修养方法,即“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老子》通行本第67章),并将之奉为三宝,身体力行。他任周朝守藏室史期间,为官清廉,生活俭朴,反对奢侈;后见周室皇朝逆天道腐败盛行,遂弃官西行出函谷关,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留下了一部流传千古伟著《道德经》。庄子继承并发扬了老子修行隐逸的思想,他一再强调“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劳汝形,无摇汝精,乃可以长生”(《庄子・在宥》),倡导人心要清静,思想要纯洁,生活要素朴。古代的陶渊明、谢灵运、孟浩然、王维以及现代的朱自清、沈从文等文人雅士,以“返朴归真”为生活的基本方式,栖居于田园之中,系情于山水之间,成了雅士之典范。闲情逸致的逸士们所推崇的是一种“六清之道”的人生观:吃得清淡一点,穿得清冷一点,住得清静一点,想得清纯一点,过得清苦一点,游得清闲一点。朱光潜先生将这种“清逸”的生活方式称之为“人生的艺术化”或叫“艺术人生”,认为“人生本来就是一种较广义的艺术,每个人的生命史就是他自己的作品。……分别全在性分与修养”。[2]凡夫俗子只要依照“六清之道”去提炼生活品质,久而久之就会有闲情逸致,也就自然成了逸士,也即进入“艺术人生”之境了。

第二,生命修养论。持此观点的学者认为,“生态”可作解为“生的状态”、“生生的状态”。宇宙万物都处于生生的状态,生生是一切存在物的根本特征。因为生生,世界才呈现为不断延续的过程整体。《周易》“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中的“易”,指的就是自然万物自身始终以运动的方式存在着,不断地衍化自己,以致生命通达无限。这就是“天地之大德曰生”、“天以生为道”、“天地以生物为心”之类的哲学命题才能够彰显出的深刻的哲学蕴意。“返朴归真”目的就是要通过自身的修行和修养,使生命返复到始初的状态。人原初的本性是纯朴和纯真的,是近于“道”的本性的。但由于受世俗纷扰的影响和权财利色的诱惑,人不断地消耗了原有的生命元真,也迷失了原有的朴真天性,从而损害了自己的健康和生命,也降低了自身的精神品位。而“返朴归真”,就是要使生命返归到朴真的状态。这就必须“见素抱朴”,“少思寡欲”:持一守中,怡养生命的真元,使之不为物欲所诱惑,不为私心杂念所困扰,按照安时处顺的“天道”,履行循理举事的“人性”,使生命慢慢恢复到淳朴的状态,与道相合。胡孚琛先生认为:“在个体生命上,新道学主张人通过修道而达到真人的境界,而真人为纯真无假的人,也即道教里的仙人。人只要通过内丹学的人体修养系统工程,按法诀完成内丹筑基、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四个修养程序,最大限度地开发个体生命和心灵的潜能,使自身的精气神与道一体化,与大自然的本性契合,能和宇宙的虚无世界交通,便是体道合真的仙人。人通过道学的修养达到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超越心理学’所说的那种‘高峰体验’,并和佛教禅宗、密宗、印度瑜珈、伊斯兰教苏菲派等修持方术一脉相通。这样,仙人境界就成了人生的最高艺术境界,是一种至真、至善、至美的最能体现人类生命价值的真人境界。”[3]而在生命修养过程中,要遵循身心并重、形神兼顾、性命双修的三个原则,要在平和的心性德性根基上,通过“返朴归真”把已耗散的生命元气逐步修复,从而达到安身立命的状态。宗白华先生将“返朴归真”的过程称之为人生修养的过程,而得道的人生观应是老庄及道家倡导的“超然人生观”。[4]

第三,德性境界论。持此观点的学者认为,“德者,得也,谓得此也。夫物得以生者,外不资乎物,内不由乎我,非无非有,不自不他,不知所以生,故谓之德也。”(成玄英《庄子疏・天地》)性即生,即天生之性、天然之性、本然之性,亦即合乎于天道的本性。物得以生而不知其所以生者,自然也,所以人之德性亦是自然之性。德性境界论强调,人的自然本性首先是人存在的澄明,人存在于现实世界中,受各种非德性因素的污染,其人性被异化是难免的。人的存在因异化而被遮蔽,又通过“返朴归真”向本原复归而获得解蔽以达到更高层面上的澄明。张继禹认为:“人完全可以通过自我修炼,达到心身健康,成就仙道的目的。这种修养包括心性品德修持和形体生命修养两个方面。心性品德的修行就是要修成具有与道一样的情操和精神,通过修持磨炼自己的意志,摒弃一切功利私欲,并广做善事,积功累德,使自己的品德修养不断提高,精神不断升华,做一个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人。……修道必先修德,修德是修道的基础工程。生命的修养则是在品德修持的基础上,在符合道的生命哲学和方法论的指导下,进行系统的养生修养,使身中精、气、神三宝长盛不衰,由后天返还先天,乃复归于婴儿。”[5]人之德性与“天道”在本质上是同源的,并且德性境界存在于人的心中,其境界本质上是自由的。所以,境界不是时间上的已然,而是动态的未然,处于永续的解构与建构过程中。人之德性境界是通过“返朴归真”的提升活动而在自由与秩序之间获得一个张力。“返朴归真”即返归到自然而然的德性境界。正如庄子所说:“夫虚静恬淡寂漠无为者,天地之本,而道德之至。”(《庄子・天道》)天地万物源于道,道之本性是自然,自然是虚静、恬淡、寂漠、无为的。人既源于道,道之性亦即是人之性,所以,人之德性也应该返归到虚静、恬淡、寂漠、无为的朴真状态中。蔡元培先生认为:“世界是无涯的,人只占数尺之地;世界是无限的,人只占数十年之命。”[6]人只有通过“返朴归真”、知足知止,以提升德性而成为“人生”,即“为群伦而不为小己,为将来而不为现在,为精神愉快而不为体魄享受”[7],人生才能通达无境、无限的境界。

综上所述,“返朴归真”总的法则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是天地万物的本质及其自然循环的法则,天道即自然而然,人性则无为而为,只有人的生命活动符合自然无极衍化的规律,人才能安身立命、生生不息。“返朴归真”首先要树立一个观念:天人合一的整体协和观念。同时要通达三个境界:正确对待自我内在人性修养,达到清静自正的境界;正确对待世尘社会的欲海纷扰,达到精神超越的境界;正确认识和顺应自然规律,达到德性修持与天地造化同途的境界。通过持守“一个观念三个境界”,久而久之便能通达“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审美生存的超然境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