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有利于改善睡眠的食品

有利于改善睡眠的食品

时间:2022-02-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食品添加剂是指食品在生产、加工、保藏等过程中加入和使用的化学合成物或天然物质。对食品添加剂及其使用应符合一定的要求,如对人体无害或进入人体后不被消化道吸收,对食品营养成分不应有破坏作用,对添加剂应有严格的质量标准等。进餐习惯能够给儿童少年提供充足的营养。动物蛋白质和豆类蛋白质在蛋白质总量中所占比例应为50%~60%,膳食中钙含量要充足,每天学龄儿童为800毫克,中学生为1000~1200毫克。

1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安排适合孩子年龄特点的作息时间,是他们身心健康发展的保证,少睡1个小时,对成年人可能没有明显感觉,但对孩子却是很重的负担。这种疲劳慢慢积累起来,就可能会发现孩子无缘无故地变得喜怒无常或任性随意了。

1岁半的孩子白天安排两次睡眠,每次各15~2小时。通常父母的做法是安排孩子白天睡眠一次,时间达3小时,其间连续不睡眠的时间延续至六、七小时,孩子容易造成极度疲劳,儿童健康专家研究认为这是不合理的。只有到1岁半以后,才可以逐步过渡到白天一次睡眠的作息制度,体弱或患过重病的孩子还应该推迟。在孩子白天有两次睡眠的情况下,“睡眠—哺乳—活动—哺乳前的又一次睡眠”这一作息时间表依然有效。把夜间睡觉前的一次哺乳计算在内,幼儿一天要喂4次。

将近1岁半时,孩子可以连续5个小时不睡觉。因此,可逐步过渡到白天一次睡眠。应尽量使这一过渡逐步实现,以减轻孩子的负担。不能昨天还是上午几点让孩子睡觉,今天就改在中午12点。突然改变作息时间可能引起孩子睡眠失调,精神紧张,性情变化无常。

作息时间表上要留出户外活动时间,这是儿童教育专家特别强调的。具体作法是冬天每月2次,每次约2小时。春天和秋天则根据气候变化逐步增加,夏天应该大多数时间在户外度过。

2饮食卫生要求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饮食卫生的要求也日益提高了,卫生差的食品越来越没有市场。一般情况下,常见的主要食品卫生问题是由污染物和添加剂所引起的。在食品的原料选择、加工制作、运输和冷藏等各个环节中,若管理不当,食品可受到污染变质危害人体。食品污染物按其性质可分为以下3类:

生物性污染主要有细菌和细菌毒素,霉菌和霉菌毒素,肠道病毒,寄生虫与卵以及螨类等。

化学性污染如残留在动、植物食品中的农药;工业废水、废物污染食品的金属、多环芳烃、N-亚硝基化物;由工具、容器、包装材料与涂料等溶入食品中的有害物质。

放射性污染主要来自放射物质在开采冶炼和各种用途中对食品的污染。

在各种食品污染中,细菌污染以及由此引起的腐败变质是食品卫生中最常见的有害因素之一。因此,不吃腐败变质的食品,不吃不干不净食物,才能保证安全摄入食品中的营养。

食品添加剂是指食品在生产、加工、保藏等过程中加入和使用的化学合成物或天然物质。对食品添加剂及其使用应符合一定的要求,如对人体无害或进入人体后不被消化道吸收,对食品营养成分不应有破坏作用,对添加剂应有严格的质量标准等。

防腐剂、抗氧化剂、发色剂、漂白剂、酸味剂、凝固剂、疏松剂、增稠剂、消泡剂、甜味剂、着色剂、品质改良剂、抗结剂、香料乳化剂及其他共15类,为我国现行具有国家标准的食品添加剂。

在保证食品卫生的前提下,只要人人讲卫生、坚持均衡膳食,相信我们的生活会更美好,身体会更健康。

3进餐与睡眠的习惯

进餐习惯

进餐习惯能够给儿童少年提供充足的营养。而营养是促进儿童发育、增强健康和提高体力、脑力活动效率的物质基础。因此,儿童进餐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制定合理的膳食制度。三餐间隔的时间要适中,养成按时进餐的良好习惯。早餐时间6∶30~7∶30;午餐11∶30~12∶30;晚餐5∶30~6∶30。三餐热量分配应是:早餐占全日的30%~40%,午餐占40%~45%,晚餐占20%~30%。

(2)膳食要多样化,比例要合理。动物蛋白质和豆类蛋白质在蛋白质总量中所占比例应为50%~60%,膳食中钙含量要充足,每天学龄儿童为800毫克,中学生为1000~1200毫克。维生素的供给也要丰富,使三大营养物质(蛋白质、脂肪、糖)的比例趋于合理,达到平衡。一日三餐合理安排,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少。学龄儿童在学校内加一次课间餐也是膳食构成上一个补充早餐热量分配不足的重要办法,是一种增加营养的好方式。

(3)吃饭要定时、定量,遵守饮食制度。进餐时要细嚼慢咽,不要偏食,进餐时间不少于15~20分钟,饭后休息片刻再学习和进行活动。饭前便后洗手,餐具要经常消毒并保持清洁。

睡眠习惯

睡眠是机体的重要功能。它能保护神经系统和加速生长发育,提高学习效率。根据不同年龄给儿童规定充足睡眠时间,一般不少于10小时。在夏季应适当增加睡眠时间。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睡前要给卧室通风,保持床被清洁,枕头高低要适当,睡前用热水泡脚有解乏和入睡快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