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黄帝内经养生篇讲解

黄帝内经养生篇讲解

时间:2022-01-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同样,对人体生长规律有害的生活方式,慢慢地在体内起变化,先是分子水平,逐渐到细胞水平,然后是组织、脏器、系统,最后影响整个生命。遗憾的是,在脏器以上水平的损害,往往是积重难返,不可逆的损害。例如,细胞发生了癌变或用酒精刺激,细胞壁的振动频率均发生改变。在《黄帝内经》中,已记载的根据声音改变以调理健康状态的理论,但已失传。

迄今为止,世界上有案可稽最长寿的人是法国的Jeanne Calment太太,她活了122岁。2005年初有报道:一个老太太已经到125岁,仍无法提供出生证明,正在积极的寻找可以公认的出生证明,以争取成为世界上生存年龄最高的纪录。

在今天科学最发达的美国出生的新生儿,其生命的预期值(life expectancy)是77岁左右,而这一预期值在1900年时是47岁。进入21世纪后,如果科学不能改进人类老化的过程,男女性的生命预期值不可能超过90岁,即使所有的令老年人死亡的疾病全部消失,这一预期值最多再增加15岁。

即使我们不用《黄帝内经》中所说的真人或至人作为观察指标,我们只用最新科学数据作为观测指标,即:90+15岁,那么,我们也足以知道为什么一般的人无法观察到自己每天、每月和每年的生活方式是对或错,或是出了什么毛病。同样,对人体生长规律有害的生活方式,慢慢地在体内起变化,先是分子水平,逐渐到细胞水平,然后是组织、脏器、系统,最后影响整个生命。作为个体来说,长期的有害生活方式造成机体的损害,待人体感觉到时,至少是脏器以上水平。遗憾的是,在脏器以上水平的损害,往往是积重难返,不可逆的损害。这种积重难返,不可逆的损害的信息,还有可能在生殖系统记录下来,保留在遗传基因中,遗传给下一代。

最新的科学研究,已经可以发现细胞壁水平的变化,这一变化平均只有3个纳米(nm)。1个纳米是百万分之一毫米。2002年,吉姆泽夫斯基教授利用原子力显微镜,发现细胞从生到死,均存在某种细胞壁的振动,这一振动的频率可以因细胞的生存状态而改变。例如,细胞发生了癌变或用酒精刺激,细胞壁的振动频率均发生改变。

振动的频率在人耳的听力感觉范围时,就是声音。吉姆泽夫斯基教授测出的细胞频率变化正好是在人的听觉范围,只是振幅太小,要把它放大,才能够被人听见。于是,吉姆泽夫斯基教授创建了细胞声学(sonocytology),提出,可以根据细胞壁振动频率的改变,在最早期即可探知疾病。同时,吉姆泽夫斯基教授在洛杉矶建立了一个展览厅,将细胞的声音放大,供大家听取。

300多年前,列文虎克发明显微镜,于是有了病理学,著名的病理学家微耳和根据显微镜下看见的细胞病变,宣布:一切疾病,均是细胞的疾病。现代医学就是建立在这样的病理学的基础上的。至今,没有这种病理学上的细胞病变的证据,一切疾病都不能够被明确诊断。吉姆泽夫斯基教授创建的细胞声学,有可能是现代医学的一个重大突破,在细胞尚未发生真正病变之时,在细胞刚刚产生不适状态,还仅仅是在细胞壁振动改变的状态下,如能发现,即进行修正,以保持健康。

在《黄帝内经》中,已记载的根据声音改变以调理健康状态的理论,但已失传。2003年,作者有幸因一偶然机会,对其进行整理发掘,整理出版了《阴阳二十五人的经络调理》和《阴阳二十五人的饮食调理》两书,并发明了分辨声音的机器。在临床应用过程中,获得不可思议的效果。

因此,对《黄帝内经》的宝藏,更生崇敬与信仰之信心,发现在其传授经络、病机、脉要、证候、药性等等当代中医仍然继续发扬的部分之外,尚有相当部分讲授天地人相应的理论,以有关讨论运气的七篇文章为核心,应当说是《黄帝内经》理论的精华与核心之一。

在《阴阳二十五人的经络调理》和《阴阳二十五人的饮食调理》两书中,我们对经络调理和饮食调理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讨论,本书还将就《黄帝内经》中一年四季的饮食方案,作更为系统的讨论。

参 考 文 献

1 黎焕颐.难得一个化字.第7版.文汇报,2005年3月20日

2 刘力红.思考中医.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

3 张介宾[明].类经图翼.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5:390-391

4 高士宗[清]《黄帝内经素问》直解.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7-8

5 高也陶.阴阳二十五人的饮食调理.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5

6 Olshansky S J,Hayflick L,Carnes B A.No truth to the fountain of youth.Sci Am 2002 Jun;286(6):5-92

7 Pelling A E,Sehati S,Gralla E B,et al.Local Nanomechanical Motion of the Cell Wall of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Science,2004;305(5687):1147-115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