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治疗肝脾不和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粥疗方

治疗肝脾不和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粥疗方

时间:2022-01-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具有疏肝行气、燥湿和胃等功用。鸡内金、酒炒丹参各25g,白蔻仁、郁金、茜草、炒白术、炒黄连各15g,炒吴茱萸、炒槟榔、龙胆草、高良姜、干姜炭、粉甘草各12g,盐及粳米各适量。前13味共为末和匀,贮瓶备用。具有理气活血、调和脾胃等功用。前6味水煎取汁,入大米煮成稠粥即可。每日1剂,分2次服用。吴茱萸15g,粳米150g,白糖适量。前2味加水煮成稠粥,加糖调味服用。

以下粥疗方,仍采用前题行气、疏肝、活血化淤等治则。

(1)沉香、酒蒸大黄各15g,木香9g,酒浸当归、白茯苓、山药、酒制菟丝子、防风各30g,郁李仁、槟榔、酒浸牛膝、火麻仁各60g,炼蜜及大米各适量。前12味共为末和匀,贮瓶备用。每日2次,每次取药末20g,水煎取汁,加入大米30g煮成稠粥,加适量炼蜜调味服用。具有行气和胃、润肠通便等功用。

(2)麸炒青皮、陈皮、沉香、芒硝各1.5g,麸炒枳实、茯苓、炒香附、炒瓜蒌仁、木通各3g,姜汁炒黄连2.1g,姜汁炒半夏6g,炒苏子、炒白芥子、桃仁各4.5g,生姜5片,大米100g。前15味水煎取汁,入大米煮成稠粥即成。每日1剂,分2次温热服用。具有疏肝行气、燥湿和胃等功用。

(3)鸡内金、酒炒丹参各25g,白蔻仁、郁金、茜草、炒白术、炒黄连各15g,炒吴茱萸、炒槟榔、龙胆草、高良姜、干姜炭、粉甘草各12g,盐及粳米各适量。前13味共为末和匀,贮瓶备用。每日2次,每次取10~20g,水煎取汁,入粳米煮成稠粥,加盐调味服用。具有理气活血、调和脾胃等功用。

(4)干姜6g,泽泻、姜黄各3g,茯苓、白术、炙甘草各9g,陈皮、猪苓各15g,炒枳实21g,半夏27g,黄连30g,炒黄芩60g,生姜、大米各适量。前12味共为末和匀,贮存备用。每日2次,每次取药末30g,与生姜一起水煎取汁,入大米30g煮成稠粥温热服用。具有健脾行气、清热燥湿等功用。

(5)青皮、陈皮、木香、白蔻仁、缩砂仁、炮京三棱、炮蓬莪术、荜澄茄、莱菔子、麸炒枳实各30g,威灵仙90g、生姜、大米各适量。前11味共为末和匀,贮瓶备用。每日2次,每次取药末30g,与生姜一起水煎取汁,入大米30g煮成稠粥服用。具有行气活血、燥湿和胃等功用。

(6)丹参25g,芍药20g,柴胡、山栀、黄芩各10g,半夏、砂仁各6g,黄连、甘草各8g,粳米100g。前9味水煎取汁,入粳米煮成稠粥即成。每日1剂,分2次服用。具有清热燥湿、调和肝脾等功用。

(7)干葛90g,姜汁炒甘草、半夏各22.5g,生姜、竹茹、大枣、大米各适量。前3味共为粗末和匀,贮存备用。每日2次,每次取药末15g,与生姜3片、竹茹9g,大枣1枚一起水煎取汁,入大米30g煮成稠粥温服。具有清热和胃等功用。

(8)三棱、广木香、丹参、厚朴、白芍各10g,生甘草6g,大米60g。前6味水煎取汁,入大米煮成稠粥即可。每日1剂,分2次服用。

(9)吴茱萸15g,粳米150g,白糖适量。前2味加水煮成稠粥,加糖调味服用。每日1剂,分2~3次空腹服用。具有行气祛寒的功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