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保护宝宝的耳朵

如何保护宝宝的耳朵

时间:2022-0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新生儿起就应观察宝宝的听力,新生儿从一出生即有声间的定向力。不要给宝宝挖耳屎,有的家长喜欢用不于净的小木棒、火柴杆、毛衣针、发卡、小耳勺等尖硬的东西给宝宝挖耳屎,这样做很容易将耳朵深处的鼓膜刺破,使外耳腔与中耳腔相通,引起中耳炎。吃奶的宝宝家长应注意,不要在宝宝平躺的时候给其喂奶,因为这样宝宝很容易出现溢奶及呛奶,导致奶汁沿着咽鼓管流入中耳腔引起中耳炎。

每年的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那么,家长该如何保护宝宝的耳朵呢?以下几点供你参考。

(1)从新生儿起就应观察宝宝的听力,新生儿从一出生即有声间的定向力。听力差的特点为:当声音出现时,宝宝不会把头转向声音发出的方向,对突然响起的声音无任何反应,如惊跳、眨眼、哭闹等,出现以上现象,应及时到医院请医生帮助鉴定是否宝宝的耳朵出了问题,以便及时寻找原因及时治疗。

(2)积极地治疗上呼吸道感染(鼻炎、扁桃体炎、咽炎、喉炎),由于婴幼儿耳朵在解剖是还未发育完善,中耳有一条与鼻咽部相通的管道叫咽鼓管,婴幼儿咽鼓管较宽、直、短与中耳腔几乎是水平相通,这就为细菌进入中耳大开方便之门,婴幼儿抵抗力差,如患了鼻咽部的感染(上呼吸道感染),比较容易引起中耳炎。

(3)不要给宝宝挖耳屎,有的家长喜欢用不于净的小木棒、火柴杆、毛衣针、发卡、小耳勺等尖硬的东西给宝宝挖耳屎,这样做很容易将耳朵深处的鼓膜刺破,使外耳腔与中耳腔相通,引起中耳炎。

(4)吃奶的宝宝家长应注意,不要在宝宝平躺的时候给其喂奶,因为这样宝宝很容易出现溢奶及呛奶,导致奶汁沿着咽鼓管流入中耳腔引起中耳炎。

(5)有些药物如氨基糖苷类药物对一些特殊体质孩子的听力有损害,所以,孩子生病了,家长不能自行乱给孩子服药。

(6)及时发现宝宝的异常现象,孩子患有中耳炎,年长幼儿会诉说耳朵的疼痛,不会讲话的小婴儿则发现为用手搓揉耳朵,摇头及不明原因的烦躁哭闹,如有以上情况应立即带宝宝到医院就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