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公鸡操锻炼孩子平衡

公鸡操锻炼孩子平衡

时间:2022-0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杜绝此四病,得到的便是中庸之道,达到的便是“中和”之美。另外,人的精神因素也决定着我们能否保持机体各个器官的协调关系和保持内环境的动态平衡。科学研究还认为,养生之道贵在讲求“平衡”。否则后果不堪设想。道出了科学养生中心态平衡的重要性。

不自以为是

子曰:“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灾及其身者也。”(《中庸》)这段话的意思大体如下,孔子说:“愚昧却喜欢自以为是,卑贱却喜欢独断专行。生于现在的时代却一心想复古回到过去的状态。这样做,灾祸一定会降临到自己的身上。”

下面的这个故事则能更加形象而生动地为我们揭示出这一道理:

农场里养了一只雄伟壮硕的公鸡,每天它都会准时报晓,为了感谢公鸡的辛劳,主人每天清晨总要撒一把黄豆犒赏公鸡。

有一天,主人又撒下一大把黄豆,公鸡居然撇着嘴不吃了。主人觉得很奇怪,问它为什么不吃?

公鸡抬着头高傲地说:“你不能老是让我吃这些便宜货。天是我叫亮的,没有我,你耕种就会迟到,就会延误最好的时机,就会没有收获。如果你没有收获,你只有饿死。换句话说,我是你的救命恩人,你应该把最好的东西给我吃。”

主人没有争辩,当天夜里他就用一段麻线将公鸡那尖尖的嘴巴牢牢地扎住了。第二天清晨,主人照例起床,拿起农具要下田,路过鸡舍门口时,他对公鸡说:“真奇怪,今天你没有报晓,天怎么还是亮了呢?”

公鸡羞得面红耳赤,不敢做声。

从上面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现代人不要自以为是,否则灾祸就会上门,违背养生之道。

孔子杜绝了四种毛病——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毋意”,就是不凭空揣测,即根据客观实际认识事物;“毋必”就是没有一定要怎样的期望,含有全面、灵活的意思;“毋固”,就是不固执己见,不用静止的观点看事物,而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事物;“毋我”即不自以为是,也包含着对人对己要一分为二。

这四种毛病的共同之处均在于刚愎自用,不知权变,没有韧性。我们应该多有一点韧性,能够在必要的时候弯一弯、转一转。太坚硬的东西容易折断。唯有那些不是特别坚硬,而具有更多弹性的人,才可以克服更多的困难,从而度过更多的挫折。杜绝此四病,得到的便是中庸之道,达到的便是“中和”之美。这符合养生之道,贵在讲求“平衡”。

生物学家和医学家研究发现,每个人与生俱来就有一种自然的免疫能力——即抗病和自愈能力。而这些能力是由人体内分泌免疫系统(如各腺体分泌出肾上腺素、荷尔蒙退黑素以及各种酶等)来调节。医学研究还表明精神与肉体是紧密相关的统一体,一个人的精神状态至关重要,并可以影响他的身体内部的神经体液——内分泌免疫调节系统的生理机能。而恰恰是这系统决定我们是否适应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并对各种外来刺激及致病因子产生反应。另外,人的精神因素也决定着我们能否保持机体各个器官的协调关系和保持内环境的动态平衡。

科学研究还认为,养生之道贵在讲求“平衡”。一如环境平衡、营养平衡、动静平衡、阴阳平衡等,首要的就是身心平衡,只有身心达到完善和谐的统一,才能达到真正的健康,否则一个人终日沉浸在悲观、烦恼、失望的情绪中,任何“灵丹妙药”都会无济于事,我国谚语“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正应其中道理。

俗话说:“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天下无十全十美之事,知足不辱,病从忧生……”说明遇事要乐观,要求心态平衡。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中国最早一部医书《黄帝内经》指出:“心是脏腑之主”,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又曰:“百病皆生于气。”道出了科学养生中心态平衡的重要性。所以,老人不要急于求成,不能斤斤计较,要注意保持心态平衡,做到“四个一点”。即顺境时要谨慎一点,逆境时要振作一点,得意时要谦虚一点,烦恼时要糊涂一点。不因地位低微而气馁;不因薪资偏薄而苦闷,不因权力丧失而哀叹。要善于控制情绪,切勿庸人自扰,惹是生非,避免过喜过怒,以免造成过度兴奋,血管收缩,心跳加快,血压骤升,血糖改变,引发脑充血或心脏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