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平和养性防“冠心”

平和养性防“冠心”

时间:2022-0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现代医学已经把冠心病列入心身疾病范畴,表明心理因素在冠心病的病因与病程演变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保持情绪稳定和安宁不仅有助于消除冠心病的病因,控制冠心病的发展,更好地发挥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的效果,而且能减少心肌梗塞、猝死等心脏意外的发生。宽恕不仅能带来平静和安宁,有益于冠心病的康复,而且能保持人际的融洽与和谐,所以人们把宽恕称作不需花钱的“精神补品”和心身健康必不可少的“维生素”。

16.4 平和养性防“冠心”

人们常把心脏称为“焦虑的专门器官”。情绪参与血管疾病的发生与发展现已为世人所公认。生活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景:争执中的某人因情绪太激动,突然说不出话来,双手捂住前胸倒在地上,不省人事。焦虑、紧张、愤怒、烦恼等不良情绪会引起血液中儿茶酚胺激素大量增加,出现呼吸加重、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肌肉紧张、血管收缩等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当导致大脑供血不足时,就会头昏、头晕甚至晕倒;导致心脏供血不足时,会出现胸闷、心悸,严重时冠状动脉发生痉挛、阻塞而引起心绞痛、心肌梗塞,甚至猝死。据专家们统计,有1/3~2/3的心肌梗塞病例有发作病因可寻,其中最常见的是情绪激动、紧张和疲劳。50%~70%的心肌梗塞病人在住院期间有情绪问题。现代医学已经把冠心病列入心身疾病范畴,表明心理因素在冠心病的病因与病程演变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冠心病的治疗取得了许多进展,冠脉支架术和冠脉搭桥术等手术治疗更趋完善,但无论是药物治疗还是手术治疗,都需要患者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心理治疗是冠心病的治疗环节之一。保持情绪稳定和安宁不仅有助于消除冠心病的病因,控制冠心病的发展,更好地发挥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的效果,而且能减少心肌梗塞、猝死等心脏意外的发生。

下面介绍一下冠心病患者自我情绪调节的方法:

(1)认识自己。冠心病患者往往有勇于进取、行为果断、言行直率、脾气急躁的个性,但常常容易生气和得罪人。患者首先要承认自己性子急、容易生气的缺点,然后请配偶或一位好友经常提醒自己要心平气和,不要遇到不顺心的事就生气。

(2)宽恕别人。宽恕不仅能带来平静和安宁,有益于冠心病的康复,而且能保持人际的融洽与和谐,所以人们把宽恕称作不需花钱的“精神补品”和心身健康必不可少的“维生素”。别人说错了话要宽恕,因为一个人说的话不可能句句是真理;别人做错了事也要宽恕,因为一个人不可能不犯错误。别人对你不好,不一定是有意的,也许是一场误会,在没有弄清事实真相之前,不要动肝火。别人的确对你做了坏事,也要宽恕别人,不要对其报复,报复对自己的伤害必定超过对别人的伤害。

(3)信任别人。一个人即使有三头六臂,也不可能包打天下,一定要学会与人共事,要信任和尊重别人。有些事情可以放手让别人去做,这样可减少自己的操劳,也可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烦恼。

(4)“难得糊涂”。古人云:“人至察则无徒。”过于精明,求全责备,往往导致自身孤立,这种心理会产生精神压力,进而损害心脏,还会导致其他更多的疾病。因此,我们在待人处事中要提倡“难得糊涂”的人生哲理。对子女、金钱、名誉、地位及对自己的劳苦都还是“糊涂”点好。斤斤计较、瞻前顾后、争名夺利,这些东西会像魔鬼一样吞噬自己的生命。同样,对自己的疾病也不要考虑太多。学习医学卫生知识,加强自我保健是必要的,但如果把自己的疑问在医学书中寻找答案,“对号入座”,就容易出现危险的片面看法,对疾病的康复是不利的。

(5)自我解嘲。对于生活中看到的某些不合理现象或不公正的对待,用幽默的方法进行自我安慰,从而避免恼火。其实适当的“阿Q精神”对自己的心理平衡是有益的。

(6)自我放松。通过自我放松训练,消除紧张情绪,是一种很有效的防病治病方法,尤其是适合心理烦躁时的冠心病患者。自我放松的方法很多,现介绍最常用的呼吸放松法:在安静的环境中或坐或卧,闭目养神,态度从容,全身放松。然后平静、缓慢地用鼻子呼吸,要求始终注意到自己在呼吸,似乎在鼻孔外面有一小撮兔毛,随着呼气而飘动,在每次呼气的时候默念“松”字。如此反复呼吸约20分钟,然后睁开眼睛,不久便会产生满意的放松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