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百年古祠“通德堂”

百年古祠“通德堂”

时间:2022-0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郑氏十七房宗族,以先祖郑玄为榜样,将大宗祠命名为“通德堂”。经商发迹后出资数千金,由其妻戴恭人委托十五世传澜公承办,在宗祠后院空地建造郑氏洽礼堂及厢房若干楹。宗祠之前堂,大门上方悬挂着“郑氏宗祠”匾额。左右为“东廊”“西廊”,中间为穿堂直通正堂“通德堂”。正堂为“通德堂”五间,为木结构歇山顶建筑,东西两旁为厢房,中间三间,雕梁画栋,古色古香,是郑氏宗族议事决策的场所。

“通德堂”——出自东汉文学家、北海太守孔融景仰郑玄(东汉著名经学家)的学识和德行,名其居为“通德里”,名其门为“通德门”,后人以“通德”为堂号,表示继承与发扬郑玄的学识和德行。郑氏十七房宗族,以先祖郑玄为榜样,将大宗祠命名为“通德堂”。

郑氏大宗祠,是郑氏商帮的产物。据《郑氏宗祠碑记》载:始建于乾隆二十六年(1761)辛巳,由后新屋商帮领袖十世祖国桢公郑光礽,壮年(乾隆初年)在嘉兴、苏州一带经商。“公精于白圭之术,客游嘉苏间,弃取废举,屡能奇中,数致千金,而慷慨好施。”发迹后,虑郑氏族人,人口日蕃,尚无宗祠以妥先灵,与族弟亦吴公郑之玠(十七房三房人)商议建祠事宜,亦吴公慨然答应,愿捐三亩三分田为祠基,国桢公即出资一千数百金,由国桢公族弟郑光祥为襄理,督工筹材,创建起了郑氏大宗祠。国桢公并倾其家产之半,以田一百十亩助祀,以养族中之鳏寡孤独废疾而贫无依者。光绪七年(1881)辛巳,另一位商帮人物溥仁公郑开成,他壮年远离家乡,在苏州、南京、开封一带经商发迹,陕西秦商、山西晋商都佩服他的经商本领。经商发迹后出资数千金,由其妻戴恭人委托十五世传澜公承办,在宗祠后院空地建造郑氏洽礼堂(又称女祠)及厢房若干楹。

据《郑氏宗谱·大宗祠图》载:原大宗祠气势雄伟,前后三幢,规模宏大,设计精致。分别为:前堂、正堂、后堂,分隔前、中、后三个天井。前堂天井内两根旗杆高高矗立,串堂走廊影壁照辉,后天井内建有花坛。大宗祠正堂和后堂屋顶,高耸屋脊,花格梁砖,上有“双龙抢珠,双凤夺冠”雕塑,造型精湛,五彩绘画,雍容大气。

宗祠之前堂,大门上方悬挂着“郑氏宗祠”匾额。东为迪光祠,奉祀族中之以功名、德望而荣光宗族者;西为贻谷祠,奉祀以田、谷佽助宗祠者。左右为“东廊”“西廊”,中间为穿堂直通正堂“通德堂”。

正堂为“通德堂”五间,为木结构歇山顶建筑,东西两旁为厢房,中间三间,雕梁画栋,古色古香,是郑氏宗族议事决策的场所。昔日正厅通德堂内悬挂先祖遗像、许多匾额和对联,蔚为壮观。匾额有十二方,显示了“郑氏巾卷不绝,代有闻人”,分别为:“贡元”“进士”“经元”“父子司训”“兄弟明经”“父子登科”各一方,“文魁”两方、“登科”四方。

后堂又称“洽礼堂”,系郑氏女祠,悬挂着康熙朝宪旌“松令柏节”和光绪朝“竹猗娥江”“澄粹资灵”三块匾额,祠内供奉着70多名节孝妇女的神主牌位。

郑氏宗祠建立后,为规范宗祠管理,自乾隆三十九年(1774)始,国桢公创立宗约、祠规。祠规、宗约是当时的乡规民约,是郑氏家族根据自己本土文化传统、自然条件和现实利益制定的,规范做人道德标准,制约族人日常言行。

宗祠设宗长,宗长总管所有管祠之事。各房设房长,房长为一房表率,必须品行端方心地光明。祠中设经理一人,柱首四人,司册一人。凡祠下子孙有难化之徒、难处之事,到祠理论,必须协同总房绅士秉公处置,不得徇情推诿。族人遇有争执之事,必须先告本房长理论,再禀宗长理论,如事主不服,备祭礼开祠门,请经理发单传各绅如房长贤达公议曲直,不准递行涉讼以敦族谊而保赀财,其有恃蛮逞刁倚官仗势者,轻则议罚,重则黜族。

宗祠祭祀活动,有统一祭文,还设立神主簿、上丁簿、生成册,掌管各房的生卒婚配,以备日后修谱之用。总之,郑氏宗祠管理有条不紊,规章制度健全,有事大家助,受难大家帮。后来族人又筹立“敦族会”,同治初,由郑权、郑传箕、郑传盛等集资创设,光绪六年(1880),郑德源、郑传笈、郑钟铭等积赀置田57亩禀县立案,舍棺槥立义冢,在宗祠内备棺以施不能殓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